APP下载

重点部位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的防护

2018-07-27郑丽芳洪锦治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肛周白血病口腔

郑丽芳,洪锦治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城东分院血液内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白血病是以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异常增生、浸润周围组织器官为主要特征的造血系统疾患,发病率较高,其在恶性肿瘤总患病率中高达3%,均肿瘤疾病发病率第6位,且每10万人中即有5~6人因救治无效而死亡[1]。化疗是临床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措施,但该类患者体质较弱,机体免疫力低下,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其身体疼痛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预后康复[2]。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是白血病患者治疗期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减少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点部位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防护中的应用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在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67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61(45.90±8.40)岁,病程1~29(10.30±4.50)个月,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1~62(46.42±8.36)岁,病程1~28(11.50±4.31)个月,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剔除标准

入选标准:与《内科学》中白血病诊断标准相符合[4];均行化疗治疗;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经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剔除标准:伴有肺结核等疾患;对化疗存在禁忌;合并严重精神疾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饮食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象、生命体征及各系统感染情况,保持病房良好通风,叮嘱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重点部位护理干预:1)口腔护理。指导患者采用双氧水(3%)或生理盐水等交替漱口,3 次·d-1;若患者口腔pH值较高则采用硼酸溶液(1%~3%)擦洗,若pH值较低则给予碳酸氢钠溶液(2%)擦洗;若口腔已出现感染则采用呋喃西林(0.02%)漱口;叮嘱其用餐后漱口,必要时可采用口腔护理产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2)呼吸道护理。为患者提供保护性隔离病房,病房2 次·d-1紫外线消毒,保持50%~60%湿度及18~22 ℃温度;强化体温监测,若体温>38 ℃则进行冰袋物理降温,若出现高热且伴有呼吸困难则进行重点监护;给予正确的咳痰及呼吸训练,每天进行深呼吸训练(3~5组),15 min·次-1;若患者痰液黏稠或体弱无力不易咳出则进行雾化吸入、拍背等辅助排痰。3)肛周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3组·d-1提肛训练,15 次·组-1,大便后可相应增加训练次数;每天温水坐浴,时间为5~10 min,并以干燥软毛巾擦拭干净,将混合护肤粉涂抹于患者肛周,无菌纱布敷于上面,以胶布(透气良好)固定;将盐水瓶、热水袋等紧贴于患者肛门处,进行局部热敷;指导患者排便,保持肛门清洁,并嘱其多食蔬菜水果,禁止辛辣刺激饮食;若已出现肛周感染则采取高锰酸钾水(10%)坐浴。4)皮肤护理。加强个人卫生宣传,保持皮肤清洁,叮嘱其勤更衣、勤擦洗、勤翻身,避免发生压疮;密切关注患者皮肤有无瘀斑、瘀点等出血倾向,一旦出现瘀斑、瘀点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1.3.2 观察指标

1)化疗期间感染情况。2)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5]。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90~100分为十分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6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采用QLQ-30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佳[6]。

1.3.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

观察组感染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见表1。

表1 2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P=0.042(χ2=4.148)与对照组比较。

2.2 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

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2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

VAS评分比较

组别n发热持续时间 t/dVAS评分/分住院时间t/d观察组346.09±2.581.70±1.2021.50±5.37对照组339.40±2.453.34±1.4231.50±5.69t5.3825.1127.400P0.0000.0000.000

2.3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P=0.034(χ2=4.484)与对照组比较。

2.4 生存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早期进行多周期、大剂量化疗可有效杀灭白血病细胞,缓解病情,但多数化疗药物缺乏选择性,导致其在杀死肿瘤细胞时亦会损害正常细胞及各脏器功能,引发骨髓抑制等并发症,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增加感染发生概率,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化疗过程中相应的护理干预是防止化疗感染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重点部位感染率,已成为护理科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既往临床所采用的常规护理以医生为中心,多注重整体调护,缺乏对各部位的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不佳,本研究进行常规护理后患者感染率为36.36%,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因此需辅助其他护理措施对口腔等各部位进行针对性强化护理干预。张仁平[8]指出加强口腔肛周护理是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主要措施,干预后口腔感染发生率仅为5.0%,肛周感染率更是低至2.5%。吴凤琴[9]亦发现重点部位防感染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强化治疗效果,化疗后总感染发生率仅为28.3%。重点部位护理是一种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将临床护理各个环节系统化,强化各重点部位的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漱口、擦洗、正确刷牙等干预,保持其良好的口腔卫生,防止细菌进入口腔,减少口腔感染发生概率。肛周感染是白血病化疗患者常见感染之一,通过局部热敷、提肛训练、涂抹护肤粉及饮食指导等干预,可预防肛周感染、肛裂、便秘等肛周症状发生;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及相应排痰、呼吸训练等呼吸道干预,可增强患者呼吸道抵抗力,避免呼吸道因被细菌侵袭而发生感染;此外勤翻身、密切观察皮肤变化等皮肤护理,不仅有助于降低褥疮等发生率,且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征象,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预后。本研究实施重点部位护理后总感染率仅为14.71%,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白血病化疗期患者口腔、肛周、呼吸道、皮肤等重点部位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围化疗期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机体疼痛程度,促进发热消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本研究发现经重点部位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原因在于患者进行口腔、肛周等重点部位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患者机体免疫力,强化治疗效果;且可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减轻身心负担,提高治护依从性,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

总之,重点部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其疼痛程度,缩短发热持续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肛周白血病口腔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