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科普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2018-07-27宋培峰王晓峰赵翰青李炜炜
宋培峰,王晓峰,赵翰青,李炜炜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2016年8月初,拟议中的连云港核循环项目因部分当地群众反对而被迫宣布暂停,该项目计划投资上千亿元,是确保全国核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这是自2013年江门鹤山核燃料产业园项目以来,再次被公众叫停的一个国家大型涉核项目,充分暴露出涉核项目面临的公众接受度问题的严峻性,涉核项目已陷入“项目立项—民众抗议—政府叫停”的怪圈。
这属于“邻避冲突”[1],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益诉求、知识普及、安全忧虑、公众参与、信息透明等,甚至可能与项目推进方“注重政府许可,忽视社会许可[2]”的工作思路有关,这里的“社会许可”即公众认可或接受。很多案例告诉我们,要获得“社会许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相关知识的普及。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我国政府及涉核团体和企业对核能及相关项目公众接受性方面的问题予以逐步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科普宣传等工作,但公众仍普遍存在谈“核”色变的心理。
1 我国核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核科普开展的一些工作
近年来,业界高度重视核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各种宣传活动、制作品牌科普产品、设立科普基地、培训科普人才等。有些科普工作是单个主体完成,更多的往往是多部门、机构联合开展完成,部分梳理如下:
1.1.1 政府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牵头推进内置公众沟通相关内容的《核安全法》出台,并于2018年1月1日实施,以依法加大核安全科普宣传力度,增进公众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引导公众正确、科学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中宣部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核能和核科技的宣传普及;环境保护部编制《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方案》及《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核技术利用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和《输变电工程公众沟通工作指南》,建立了相关公众沟通工作体系[3];教育部组织核科普教材的编写,加强中小学生对核能的认识;中国科协牵头推动科普中国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4]。
1.1.2 协会等行业组织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国内核电厂公众沟通(含科普宣传)工作的同行评估[5],先后针对湖南桃花江、浙江秦山等核电项目完成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公众沟通水平得到提升。中国核学会与各核电集团,组织专家资源(院士)开展联合课题研究、访谈座谈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活动,同时中国核学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核电集团推进建立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全国核科普联盟,组织核科普奖评选。辐射防护协会等也分别开展了核相关的科普活动。
1.1.3 核电集团
核电集团分别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在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公众开放体验日、国际核能合作进展、海上反应堆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和大规模宣传,全面报道中国核电发展情况,提高了公众对核电的认识。国内核电集团均开通新媒体等多种媒体平台,鼓励下属企业、个人、专家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主动开展沟通,建立社交媒体联盟或矩阵,年阅读量超过数千万人次[6]。
1.1.4 科研院所及其他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10家单位积极建立核科普教育基地,以促进更多公众对核事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推进核事业的健康发展,被中国核学会评选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所高校组建了“全国高校核与辐射科普联盟”[7],以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承担核与辐射科学技术研究和核与辐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用,进而驱动核能安全高效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1.2 我国核科普工作的一些不足
尽管当前我国在核电公众宣传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与我国涉核项目推进的需要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1.2.1 顶层设计略不足,需形成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核科普工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即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策划和推动,没有针对不同受众从不同环节、领域、内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机制、渠道、产品、受众等几个方面都未形成标准化模式;科普工作缺少充分的法规制度保障,无法形成长效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1.2.2 单向宣传教育多,互动式、体验式等双向沟通不足
过去数十年里我国的科普方式以宣传教育、单向信息灌输为主,比较单一。以至于宣传效果往往从参加人数、举办规模、领导重视程度评判,同时,对于公众究竟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虑、关心什么、害怕什么则缺少反馈。现在我们已进入了信息社会和风险社会,公众自我决策意识增强,再一味地“说教”,可能会适得其反。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中[8]对核能利用进行了调查,显示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如图1所示)以电视和互联网为主,二者皆具有一定的互动性。
可喜的是福岛事故以来,互动式、体验式的科普形式被更多采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推进、创新。
图1 公民获取核能利用信息的渠道Fig.1 Channels for the public to access information of nuclear utilization
1.2.3 科普对象定位仍需提升精准度
科普对象是科普的受众,是解决我们要向谁科普知识的问题,找准科普对象才能取得沟通的实效。以涉核项目建设过程的科普为例,科普的受众仅局限于项目周边是不合适的;而对受众根据职业、学历等因素进行分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从一些涉核舆情事件中的反馈看,涉核科普工作在如何对受众进行科学分类、精确定位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2.4 综合考量科普内容
核相关知识相对比较生僻,普通公众对核基本不了解,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中(如图2所示)显示平均有近60%的调查者不知道或没听说过核能利用[8]。在公众的印象里更多的是与核武器和核事故联系在一起,核是神秘的,核事故是易发的。
图2 是否听说过“核能利用”Fig.2 Survey of “knowing nuclear utilization”
除此之外,公众对核安全及其管理也是不太了解的,对核安全是担忧的。目前很多科普材料试图从概率安全的角度向公众证明核电的相对安全性,但普通公众往往是缺乏风险认知的,所以对核电的安全性根本听不懂。
1.2.5 科普产品吸引力不强
目前很多科普读物可读性不强,公众不感兴趣;一些音频视频产品内容枯燥、平铺直叙,受众则是左耳进右耳出,留不下任何印象,科普效果大打折扣。
事实上,科普的过程是一个帮助科普对象对特定知识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含义为“知道知识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趣的人”,这告诉我们必须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人们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首先是来自兴趣。若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较轻松,思维也较活跃、有效,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兴趣会使大脑皮层兴奋,使其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当学习者感兴趣时,这种兴趣会调动其学习动机,提高求知欲。所以,涉核科普必须激发公众的兴趣,进而增强公众主动性,让公众有代入感。
1.2.6 须进一步与公众统一频道
向公众普及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公众沟通的过程,这需要科普者与科普对象在一个统一的频道。舆情事件中关注事件的公众各有获取信息渠道的选择性偏好,有的倾向于依赖看电视、听收音机;有的只通过官方网络媒体平台;有的只喜欢通过贴吧、论坛等民间媒体平台。所以科普信息必须对这些平台进行覆盖,尤其在一些舆情事件处置阶段,更是需要找准舆情聚集地进行科普信息的精准科普。
1.2.7 新媒体平台利用有待提升
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全球科学传播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拓宽了科学传播的空间和维度,提高了科学传播的效率。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便捷、便宜、高效的互联网等新媒体在科学普及中的应用,以手段创新带动科普工作品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摆在科普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涉核科普也不例外。
2 涉核相关知识普及与建议
下面主要谈一下我国涉核科普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2.1 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法规制度的建设
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研究建立涵盖部门规章、导则、技术文件和工作指南的系统完善的公众沟通法规体系,通过法规制度建设保障涉核知识普及工作的持续性、长效性。制定科普宣传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制定企业信息公开指南,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和保密审查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强化核科普工作的合作分工。
2.2 方式、方法要互动式、体验式
人们对单向灌输、专业性较强、表现力弱的信息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仅靠展板、宣传栏、宣传品等单纯的“宣讲式”、“直线式”、“灌输式”的科普工作方式已经严重不满足涉核相关知识普及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互动式的各种形式的具有较强参与感、体验感、身临其境的科普方式,如视频交流、互动活动、动画模拟、VR参观、微旅游等。这种科普模式更加重视信息的接收效果,并引入信息受众向传播者的信息反馈机制,拉近了受众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距离,这容易使受众愿意相信并且能够理解宣传者所传播的知识。美、法、日3国所采用的科普方式见表1[9]。
表1 美、法、日的核与辐射科普方式Table 1 Th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of nuclear and radiation knowledge in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Japan
此外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用三维动画和Flash模拟项目效果,把对环境、社会影响等立体展现给公众,模拟噪音、气味、安全处置等,把难懂的科学指标通俗化。
可喜的是,我们国家涉核相关科普相关工作也已经在积极推进采取多种互动式的知识普及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以引导公众实地参观的微旅游方式来说,抓住了公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心理,轻松起到释疑效果。曾有公众代表被邀请赴秦山核电基地参观,他们看到多年来核电基地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很多人从事高附加值的核电带动的相关产业时,打破了对核能误解和偏见,消除了疑惑,转变为从科学理性、积极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核电。
2.3 精准定位科普对象
早些时期,很多具体项目在向公众做知识介绍时,往往局限于项目周边的相关公众,但近期很多舆情事件显示,一些对项目表达不理解、抗议、反对的可能并不是项目周边的公众,有的恰恰相反,项目周边的公众却是支持项目建设的。所以在选择科普对象时不能局限于项目周边。
此外,从科普效果来说要注意选取关键对象。根据既往涉核项目科普经验,对科普对象需要分类进行,起初是抓“关键少数”。比如,老师、学生、有影响的地方行政人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重要企业家、医生等。这些人是科普的“关键少数”,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可较快地理解和较强的接受新事物。以他们为“点”逐步向“面”传播,形成舆论导向,逐步影响周围的公众,提升接受性。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8]中关于核能利用公众相信谁的调查(如图3所示)显示公众对科学家、政府官员(关键少数)的信任度是比较高的。
图3 关于核能利用最相信谁的言论Fig.3 Survey of “the most trusted opinion of nuclear utilization”
同时, “关键少数”也将成为项目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共享共建的主要声音与推动力量[10]。
2.4 综合考量科普内容
科普的内容是解决要科普什么的问题,正如裁缝给人做衣服,需要“量体裁衣”,涉核项目的科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这需要在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前充分做好调查研究。一方面,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实行舆情日报制度,根据舆情研判,有受众、有针对性的展开科普宣传。另一方面,对效果研判总结,分析调整工作重点。可以通过信息公开、问卷调查、座谈会形等形式,收集公众对所涉项目的建议、意见,同时依据汇总的意见对普及工作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具体涉核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普及内容外,还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工作需要涉核科普工作者去推进,而且尤为迫切,具体如下:
2.4.1 去掉核的神秘化
如今“待在深闺人未识”是嫁不出去的时代。
对中国公众来说,提到“核”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两弹一星”,多与高科技、爱国主义等比较正面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同时,加之我国核工业较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对外界封闭的状态,最近虽民用核能发展很快,但与外界的交流却没有达到同样的水平,外界包括公众对核工业知之甚少,强化了这种神秘感。而神秘的东西容易引发恐惧是人之常情,进而引发不信任感也是情理之中。
针对此,潘自强院士等编著的《核与辐射事故(事件)中的社会响应问题》中提出,建设适应新媒体环境,具有高度开放度的核工业系统,打破这种相对封闭。潘院士的建议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把信息透明化,让公众了解核工业,进而去掉核工业的神秘化,逐步建立信任的基础。因此,具体科普工作者应有这种统一的认识,并应从各自的角度,界定好可以宣传的内容,做好“自我介绍”,推进核工业的外部化[11]。
另外,还要注意从身边出发,介绍公众身边的核技术,而事实上核技术已经在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安检、医疗等领域。这些内容也是科普的重要部分,让公众意识到其实核并不遥远。
2.4.2 向公众介绍风险认知知识
我们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充满各种风险的世界,然而很多公众对此是一无所知,所以当向公众介绍核电安全概率时公众并不买账,甚至认为专家在玩文字游戏。所以有必要向公众介绍和普及一些概率安全、风险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公众接收和理解涉核项目概率安全方面的内容。
2.4.3 增加监管相关内容
涉核项目科普除了科普具体知识外还需要向公众普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方面相关的内容。从目前一些涉核的科普读物和宣传品情况看,涉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相关内容的不多。从一些涉核舆情事件中统计的网民观点看,很多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几乎不了解,进而增强了不信任感。所以有必要向公众介绍和普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相关知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仅仅只有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在做知识普及时需要做的,涉核项目相关的科普工作者都应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知识纳入到要科普内容中。
2.4.4 “客观化”原子弹、核事故的影响
目前公众谈核色变,对核有很强的“心理障碍”,这是一种较强的集体记忆,它往往引起对一个社会学现象和事件的认知。对核的认识中国公众受到美国在日本丢的原子弹,切尔诺贝利、三哩岛、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深刻,见表2。
表2 世界三大核事故Table 2 The three nuclear accidents in the world
这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这是令人恐怖、恐惧的。涉核项目的舆情恰恰建立在公众这种心理基础之上。这有一定客观因素,但也与过去我们在宣传抗战成果时过度渲染原子弹的杀伤力,以及上述三次核事故的影响、媒体对核事故的报道有关。目前网络上充斥着较多关于核武器、核事故的信息,有些是极不客观的。
这需要,一方面,客观的向公众介绍核武器、历史上核武器使用的背景及影响、当前核武器使用规则、常规涉核项目与核武器的区别。介绍三起核事故客观信息,伤亡人数、产生的影响等。
另一方面,有必要向公众介绍一些社会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以起到一定的公众心理疏导的效果。这是因为,公众担忧核事故,且在公众看来很小的发生概率与不发生是两回事。毕竟,在历史各个阶段,最具经济、技术优势的前苏联、美国、日本都发生了切尔诺贝利、三哩岛、福岛这样的事故。“墨菲定律”揭示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前苏联、美国、日本没有逃脱墨菲定律的五指山,为什么说“我们除外”。因此,公众心理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疏导。
2.4.5 “对冲”一些长期存在的谣言和不客观观点
要向公众普及的不仅是核相关知识、物理理论,还有必要向公众阐明一些媒体平台上,甚至公众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曲解,以求“拨乱反正”,还原客观情况。不必说国外,近年国内发生了,诸如“杞人忧钴”“抢盐风波”“核雾霾”等等层出不穷的涉核谣言,且广为传播,在公众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见表3。
除此之外,连云港舆情事件再次验证了这样一个规律:只要涉及核燃料循环相关项目的舆情,则大概率会出现关于核废料的言论翻炒;只要涉及内陆核电相关项目的舆情,则大概率会出现关于内陆核电的言论翻炒。同时,一些关于核事故、国外核设施的不实报道也会被翻炒。除国外情况外,这些言论,在网上非常容易被找到,这些言论虽偏激、不准确,但在情绪化公众看来则非常的有认同感,甚至是专业的。这些不实言论如躯体上的疮疤,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便发作,给躯体运动带来阻碍和伤害。
表3 近年发生的一些涉核谣言Table 3 Some of the nuclear rumors in recent years
因此,有必要通过专业打造,以知识普及的形式,建立一个权威的网络信息集散库,不但驳倒这些不实言论,挖掉这些疮疤,还要提供公众关切的、全面的,准确的、最新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链接访问、查询,也可以通过百度、搜狐等检索。
2.5 科普产品需更“接地气”
目前,国内涉核科普产品日新月异,也涌现出很多公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但仍需根据公众的“胃口”,进一步提升。对于视频类作品,简单的宣读、宣教无法抓住公众的注意力,必须通过互动、减少一些严肃性、加入一些轻松成份等使视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甚至可以考虑将科普知识内置于一些轻松地节目中。关于文字类产品,则需要事先把好公众脉搏,将题目切中疑问;语言要贴近生活、接地气,单纯的追求学术的准确性,对科普工作而言可能并不是最优的;多用比喻,引用贴近生活的例子类比;图文并茂,图表漫画一目了然,寓教于乐可读性强。内容题材可以适当引用国外的例子和资料,抓住公众“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
2.6 统一频道与公众在一起
开展涉核科普必须与受众在统一频道,不能错位。但我们一些大型企业,习惯于上大型电视频道、报纸、网站等官方背景强烈的媒体去做宣传,追求“高屋建瓴”效果,当然这是可以的,但同时必须注意,我们科普对象在哪里,要保证与他们统一频道。某涉核舆情事件期间,传统舆论场,主流媒体关注点为核电走出去、核电新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叠加该涉核项目有关的信息公开。百度贴吧、微博、QQ群、微信群等论坛和新媒体舆论场则聚集了白热化的舆情。因此,涉核项目的科普必须关注公众喜欢去、常去的平台,比如腾讯、网易、百度贴吧、地方论坛、知乎、天涯、水木社区等,做到不留真空。
2.7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
“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房事问天涯”虽然是网民的戏谑,但足以说明我国网民获取信息对互联网的依赖。而现在又进入了移动阅读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了目前公众的主流阅读渠道,有数据估计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12],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0.3%,数字化阅读超过半数,有声阅读成新增长点,国民阅读情况见表4。
表4 国民阅读调查情况Table 4 National reading survey
因此,涉核科普必须将知识“碎片化”,走进公众的手机,将科普知识编辑成易于手机阅读、浏览或便于倾听(有声阅读)的形式。
3 结论
核能行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选择,将在我国低碳能源体系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同时核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国防、科研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信息传播已进入融媒体时代,涉核科普除了抓住涉核项目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联合协作外,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信息传播形势推进,方能取得奇效。我们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涉核科普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