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水池构筑物变形缝渗漏的分析处理
2018-07-27朱庆波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文/ 朱庆波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1、工程案例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建设于2015年,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平面尺寸为57.30mX24.10m,池壁高度7.0m,池壁厚0.5m,底板厚0.7m,水池埋深4.0m,使用期池内常水位6.0m,池体正中设置池壁与底板通长变形缝,缝内设置橡胶止水带。2017年,使用单位发现变形缝两侧池体有不均匀变形差,由下往上变形差异越大且变形差异有持续发展的趋势,池顶处可观察到部分橡胶止水带已被拉断,局部变形缝出现漏水现象。
2、渗漏分析
(1)考虑到本池体池壁高度及池内水位较高,池壁顶部变形位移可能存在超限情况,首先对结构强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工况1:池内有水,池外无土;工况2:池内有水,池外有土;工况3: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1)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基础持力层选用②层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位按-1.0m考虑。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计算修正后地基承载力,数值详见附表fa(kPa)
2)基底反力计算及承载力验算
根据《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3.2.2计算
取1m长度计算
底板底面积(m2) : 6.60
底板底面抵抗矩(m3) : 7.26
?
3)池顶位移计算
4)壁板及底板配筋裂缝计算
最大裂缝为0.198mm<0.2mm,满足设计要求。
5)经复核结构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地基反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2)池壁结构厚度或配筋低于原设计要求,造成池壁变形过大。
经现场实际检测,池壁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池壁内变形缝处配筋情况无法核实,可能存在变形缝处构造配筋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变形缝处位移过大。
(3)地质条件局部不均匀,引起结构不均匀沉降,撕裂止水带;
根据地勘报告池体中部靠近变形缝处,池体基础底局部位于不良土层中,施工时已予以全部挖除,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处理,可能存在回填质量控制不佳,导致基底土体承载力不均匀情况。
(4)变形缝长期渗水造成局部地基软化,引起缝周池体结构不均匀沉降。
(5)变形缝处渗水的原因也是存在多种可能:
1)变形缝止水带附近混凝土、特别是底板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2)变形缝止水材料质量差,抗拉和变形的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
3)止水带安装不规范,如违规搭接、接头冷接、安装偏位等。
3、渗漏处理
(1)为查清渗漏原因或渗漏范围,应将全池放空进行彻底检查,对变形缝两侧的底板裂缝、底板高程、变形缝材料完整程度、渗漏点进行全面检查。
对底板变形缝处的周围土体区域需进行土体注浆加固,并在池壁及底板的变形缝迎水面安装封闭连续的止水带。
沿池壁与底板变形缝清除已失效的聚硫密封胶等原封堵材料,注入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浆液灌入混凝土裂缝后,与渗漏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脲的衍生物。从而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
(2)对池壁外侧的变形缝周边进行处理,实施方案如下:
1)由地面打入注浆孔,对变形缝两侧、池壁外的底板进行注浆;
2)开挖后由底板和池壁植筋,在变形缝增加扶壁柱,柱间重新安装质量优良橡胶止水带;
3)以素混凝土回填开挖的基槽,至底板上1m。
结语:
(1)当大型水池构筑物的长度、宽度较大时,应设置适应温度变化作用的伸缩缝(土基情况下,当露天环境中伸缩缝间距不大于20m,地下式或有保温措施时则不大于30m)。变形缝是大型水池构筑物设计及施工的关键部位,因此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对其高度重视。
(2)变形缝处的防水构造应由止水板材、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组成。构造材料的产品质量及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变形缝扛渗能力。
止水板材的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等,填缝材料应采用具有适应变形功能的板材,嵌缝材料应采用具有适应变形功能、与砼表面粘结牢固的柔性材料,并具有在环境介质中不老化、不变质的性能。
施工过程中需做好橡胶止水带的固定工作,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止水带及缝内杂物清洗干净,并要在吸干止水带表面积水后再进行浇筑,以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必须严格控制好止水带附近的砼捣实和排气工作。
(3)变形缝两侧池壁刚度宜适当增强,宜以暗柱形式增大变形缝两侧配筋。
(4)对于大型敞口水池,池壁上端为自由端,应考虑到变形缝两侧池体顶端受力挠曲变形大小不一的影响,可增大池壁厚度或者配筋,或者顶端加设固定约束方式,减小不均匀变形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