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思:世界上没有比坚持更好的美德

2018-07-27口述采写

家庭生活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家乡

口述/周 思 采写/德 博

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叛逆者”居多。周思也不例外。在电视台工作十余年的周思,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每一个选择,都会让人大跌眼镜;而她的每一份坚持,又让人闻之动容。近日,《指南》有缘与她倾谈,听她讲述自己打破常规的人生步调,以及她矢志不渝的自我追求。

高考那年,周思以艺术专业全国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国顶级艺术殿堂“飞”来的录取通知书,对于这名尖子生来说,好像是一件寻常之事。她没有急着欢呼,而是一个人背起行囊,来到成都,开始了一场悠然的旅行。

漫步武侯区,不经意间,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建筑映入周思的眼帘,她很好奇,迫不及待地步入其中。原来,这里是西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的学子荟萃于此。浓郁的民族气息,清奇的校园环境,让周思来了就不想再离开。本就真实,加上年轻无畏,周思当即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来到校领导面前,毛遂自荐!后来,西南民族大学破格录取了她。

一次旅行,改写了周思的人生轨迹。然而,身在哪里并不重要,周思依旧凭借天资和骨子里的拼劲散发光芒。一个中午,周思正在学校食堂打饭,一名同学急匆匆地拍她肩膀:“有个剧组在招编剧。你再不去就来不及了!”周思放下饭盒,疾速奔向招聘现场。然而,到了教室门口,她却被老师拦下:“回去吧,里面的同学都已经快答完了!”周思不甘心,让老师出个题目就行,她马上就写!见状,老师不忍,给了她一个机会:“就写母爱吧。”果然,当周思将手中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时,刚刚拦下周思的老师被感动得泪眼盈盈。“就是你了!”她拍手叫绝,当即选定由周思来执笔长篇小说《遥远的家》。

回到宿舍,周思为了不让自己犯困打盹,连床都拆了!19岁的青葱年纪,20天的挑灯夜战,30余万字的盈盈硕果,周思仅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就交出了长篇小说的手稿。《遥远的家》讲述的是一名农家子弟带领家乡人致富并扎根于繁华都市的励志故事。小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在当时那个以都市爱情为主的快餐文化消费时代,犹如一抹清新,给读者带去难得的缓慢柔软的阅读感受。

2003年,周思进入中央电视台,在西部频道《天天快乐》栏目做导演。说起做节目,周思幽默地说:“我真是没有天赋,数一数曾经制作过的电视节目,竟然干黄20几个啦。”其实,这都是周思自嘲的玩笑话,她执导的电视节目,从创意到收视率,都赢得了颇多赞许。

《钻头铭刻的丰碑》是周思执导的第一部纪录片。当时跟组出发时,她的角色是一名副导演。然而,到达拍摄地后,总导演因病不得不即刻返程接受治疗。事发突然,剧组全员蓄势待发,每耽搁一天都是人力财力的巨大损耗,紧急时刻,周思被推到了总导演的位置上。兵来将敌,容不得周思退缩,她再次拿出“我能行!”的冲劲儿,扛起重担。

在新疆克拉玛依,周思一待就是半年多。在沙漠戈壁中潜心摸索,与钻井工人同食共住,她用小巧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广大石油工人的点点滴滴。“幸好,剧组里的摄影师和剪辑师都很优秀,最终把我那个稚嫩的拍摄打造成了精品。”回忆起那段和剧组人员在荒凉戈壁丹心相映的难忘时光,周思感慨不已。

在滕文骥导演的电影《日出日落》剧组做场记,是周思人生的一次华丽晋级。影片中,漫天的黄沙、金色的向日葵田、风化的砖土窑房,和说书人祖祖辈辈苦苦生存的酸咸苦辣,周思都亲自品匝过、体味过。“场记是最能会意导演心思的人。”周思笃定地说。

正当周思的事业风生水起时,家中传来周父生病的消息。孝顺的周思决定离开中央电视台,回到父亲身边。当了一辈子律师的周父理性过人,自然不同意,他躺在病床上,哽咽着问女儿:“什么才叫孝顺?孝顺有三:小孝是陪伴;中孝是传承;大孝为超越!我不能让你为了我放弃前程。”周思摇头:“爸爸,我经历过感受过,就没有遗憾了。何况我回到家乡,一样可以拍电影啊!”

世间的所有懂得,只存于心与心相印的一刻。周思倔强的性格多遗传自父亲,他知道自己拦不住女儿,只好作罢:“你是又一次不听我的话了!”然后又满怀骄傲地说:“不过每次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我的女儿都做到了!”

回到家乡后,周思来到黑龙江省电视台。“没有明星,我就请明星;没有演播室,我就自己搭建演播室!”周思用实际行动,给黑龙江电视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望从影之路,周思要感谢的恩师很多。记得那次周思正在与谢晋导演一起拍摄电影《江湖冀》。在成都的青城山上,已经80多岁的谢晋导演不失风采,精神饱满地爬山、拍电影。他对周思说:“导演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蕴含着老人毕生敬业精神的平实话语,触动了周思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此后,她又跟随导演翟俊杰拍摄完成了电影《心灵的天空》。在周思成长的道路上,另外一位不可或缺的恩师是作家石小克。此前,周思虽然出版过长篇、散文等作品,但那都和写剧本是两回事。结识了石小克老师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周思又一次突破自我,在创作剧本的路上笔耕不息。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三部作品。”周思满怀憧憬地告诉我,今年,她的三部曲为《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青春机器》《雪印》。作为一名创新型女导演,周思像个开拓者,一次次深入不同的领地,故事越讲越宽阔。

《雪印》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电影。知青是许多导演镜头下不变的情结,也是周父青春年代的印迹。周父做过知青,历经17次手术后病愈,现今重新迎来了光辉岁月,“《雪印》讲述的是知青人的命运沉浮,也是给父亲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另一部即将开机的《青春机器》,则完全颠覆了观众对周思的认知,是以未来科技反思当代教育的一部新作,为了把剧本打磨得更精彩,周思还特地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拜访了多名科研专家,只为上映后,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采访临近结束时,周思又给了我一个意外。原来,她的头衔不仅仅有导演、编剧,她还是一名教师——她做教育已近十年,学生遍及上戏、中戏等各大艺术院校。周思说,她热爱这片黑土地。从央视回到家乡,虽是为父归来,但更希望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人的生命有限,唯有知识可以世代传承。我愿意用我所学所知回报我的家乡,让更多的人才留在家乡,用更多的影片诠释黑土地的故事,让世人知晓中国哈尔滨这座城市。”但是这样忙碌很辛苦,面对追问,周思说:“其实,趋向比到达更有魅力,过程比结果更值得享受,我相信我能行,因为没有比坚持更好的美德。”

猜你喜欢

家乡
我的家乡
我们如何面对回不去的家乡
家乡一别四十年
未来的家乡
我的家乡
十年后的家乡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