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学做科研之路

2018-07-26严小燕

关键词:草根王老师前置

严小燕

曾几何时,对于“做课题”,我曾有过恐惧,认为这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只有“专家们”才能完成,与我们普通老师相距甚远。正如王白云老师曾对上海市杨浦区进行全样本调研后的结果显示,真正参与教育科研的“草根”不足教师总人数的30%,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不写论文、不做课题、不研究、不反思已经成为工作常态。诚然,我就是王老师笔下的“草根”。每次OA上跳出各级课题申报的通知时,我就会自动屏蔽这些信息,但看到同事因为课题结题获奖时,我又很羡慕。

2014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教科室主任王老师让我尝试申请一个区级课题。临危受命,我有点惶恐,但心里也有点跃跃欲试之感。通过王老师的指点,我开始阅读相关书籍,比如徐世贵老师的《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拜读学校里优秀的结题报告取经。自此,开始了我——这个“草根”的课题研究摸索之路。

客观来说,我原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比较模糊的,教学方法也是陈旧的。虽然,我也经常参加一些教研活动,但因为理念没有更新,在实际教学中研究、反思相对较少。利用做课题的契机,我花时间琢磨课堂教学,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总觉得“讲了那么多遍,还是教不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这是传统“先教后学”的模式,即先讲授新课后作业巩固,带来的弊端。学生无目的性地进入课堂学习中,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教师则被迫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会不自觉地走神,思维難以激发,教学难以顺畅地层层递进,甚至出现停滞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率。这也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它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让学生的疑惑提前暴露,迫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探索者”,从而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恰好我校自2011学年开始进行学科作业的改革即自编作业,对作业的设计、反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举办了以作业为研修内容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当下,我琢磨着想做一个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课题。查阅了国内相关课题文献后,我发现对于初中科学学科前置性作业的研究,目前成型的比较少,并且宁波地区所使用的华师大版还没有关于实际教学中成型的前置性作业操作体系。至此选题结束,经过反复斟酌,确定课题名称《初中华师大版科学前置性作业实践的研究》。

猜你喜欢

草根王老师前置
奇妙的旅行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有趣的动物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草根
草根论调
给草根创意一个舞台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