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初探
2018-07-26张秀香
张秀香
【摘要】小学数学高级课堂教学就是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利学利教,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力图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与空间,展现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级 课堂教学 知识 方法 情感 价值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89-01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与教的过程
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是通过教学过程展开的,而教学过程的展开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而实现的。故此,在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时,都要围绕学习目标而进行,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服务于学习目标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使问题有明显的目标性。引领学生学、教师教的过程。例如,在“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一课,我设计了3个问题:(1)如何求出图中梯形的面积,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2)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3)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想一想并与同伴交流。教学活动中,这3个问题的一步步解决,也就全面有效实现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重视多种教学活动,渗透教学思想
在课堂上,我经常设计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充满想象和思考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在讲课前,先给学生看了10个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思考“这10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基本方法。数方格,重叠,割补等为后续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积累了经验。
三、关注学生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对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3个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其中第一个问题“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一方面希望学生借助前面的经验来学习,另一方面通过3名学生的对话说明3的倍数的特征需要从新的角度来探索,第二个问题“请你在百数表接着圈出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借助百数表让学生经历圈数,表达理由交流反思的过程,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第三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并与同伴交流”。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这3个问题的层层递进,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本思考过程。在“分数的再认识(二)”中我重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设计了4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在用纸条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是多少的活动。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后面两个问题则是在制作“分数墙”的活动中认识分数单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实质,发展思考能力,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形成。
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体会数学的价值和趣味
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和习题的设计上,力求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授“探索活动:成长的脚步”一课时,我通过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关系,接着我有设计了估计学生自己脚印面积大小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体会估计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再如,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某博物馆的介绍牌思考,在7000平方米的山林中仅发现两只老虎是否合理,提醒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等说明自己的想法。这样设计,一方面学生对已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回顾与反思;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我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一个是利用表现形式多样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展示数学自身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促进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和谈论数学。这是发展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例如,由于学生对概率的思考方式比较陌生,课堂上我尽可能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意在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逐步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又如,这节课我安排了,瓶盖游戏,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体会到利用数据可为决策提供依据,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开展特色活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开展“综合与实践”专题活动,将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查、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活动,学生通过应用与反思,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例如,我在“设计秋游方案”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合理的秋游方案”活动任务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等活动过程,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花的学习机会
教学中,我通过设计拓展性问题和作业,自始至终把“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概念为重要准则,面对同一个情境,同一句话语,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尽可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学会独立思考并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问题的独特理解。
总之,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的教学素质,学生的学习品质,都很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收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做为一名一线教师要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