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8-07-26张国华

关键词:动手数字探究

张国华

一、有效地组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对事物既好动又好奇,因此,让学生做数学,动手操作更为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教师一次一次的讲解。同时,动手操作也有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对后进生的转化具有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二、有效情地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内容之一。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中,给学生讲《骄傲的9》这个故事:在数学的王国里,从0到9这些数字都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数字9发现它在这些数字里是最大的,就开始骄傲起来,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全都比我小,你们以后都得听我的,我是你们大王。”为了帮助教育9,其他数字就悄悄地商量了一个好办法。让数字1站在9的最瞧不起的数字0的左边,变成一个新的数。数字9看到这个新数以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再也骄傲不起来了。从此,数字9和其他的数字又成了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该故事把思想教育和“数”有效的结合,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有效地课堂评价,优化课堂的效果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注失时机的对他们答问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让学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渗透数学思想

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然而,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1.探究性学习的深入。“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有6枝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22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

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2.接受学习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长度单位1厘米、1分米、1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实践证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字探究
我也来动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动手演示找错因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