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并发焦虑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2018-07-26向振敏吴长江晏桂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0期

向振敏 吴长江 晏桂萍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47例冠心病并发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①男、女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文化程度越高其HAWA总分越高,患者焦虑情绪也明显。③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次数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冠心痛患者伴有的焦虑症状,并及早进行焦虑程度的评估,及时诊断,并给予早期的干预治疗。

关键词 冠心痛;焦虑障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焦虑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而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其患病率40% -70%[1]。现就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并发焦虑障碍4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冠心病并发焦虑障碍患者47例,均符合第8版《内科学》对心绞痛型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功能按照NYHA等级分为Ⅱ~Ⅲ级,年龄<65岁。

研究方法:调查工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般人口学资料:47例入组患者中, 男25例(53.19%), 女22例(46.81%),男女比例为1.14:1;年龄37 -65岁,平均(54.62±6.18)岁。其中男性年龄37 - 65岁,平均(53.32±7.29)岁;女性年龄49 - 63岁,平均(56.24±4.16)岁;男、女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08,P> 0.05)。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25.5%(12例),高中及中专38.3%(18例),初中23.4%(11例),小学及以下12.8%(6例)。患者病程1- 12年,平均(5.72±2.585)年;住院次数1-6次,平均(2.72±1.192)次。

调查对象的焦虑症状:本研究对象HAMA得分19 - 51分,平均(30.40±7.845)分。按照全国量表协作组的规定,HAMA总分≥14分为有焦虑症状,本研究对象中,总分≥29分占21.28%(10例),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且<29分46.80%(22例),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且≤21分31.91%(15例),肯定有焦虑。研究对象躯体性焦虑得分6-32分,平均(16.91±7.419)分;精神性焦虑得分9 - 22分,平均(14.23±3.465)分;差异有统汁学意义(t=2.681,P< 0.05)。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组患者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其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见表1。

不同病程、住院次数的患者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病程>6年的患者,其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病程≤6年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4-7次的患者,其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住院1-3次的患者,见表2。

HAMA总分与病程及住院次数的相关分析:患者年龄与HAMA总分(t=0.415,P<0.05)呈显著正相关,即患者年龄越大,其焦虑情绪越严重。患者病程越长,其与HAMA总分(r=0.415,P<0.05)呈显著正相关,即焦虑情绪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92,P< 0.05)。患者住院次数与其HAMA总分(r=0.382,P< 0.05)呈显著正相关,患者住院次数越多,其焦虑情绪越严重。

讨论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与焦虑、抑郁关系最密切的是冠心病[2]。按照全国量表协作组的规定,HAMA总分≥14分为有焦虑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焦虑症状。躯体性焦虑明显高于精神性焦虑。

最新报道,在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上男女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世纪90年代初调查的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的结果不同[3]。本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冠心病并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與女性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担任社会角色上趋于与男性平等,因而所引发的焦虑发生的差异消失有关。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患者情绪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其HAWA总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情绪也明显。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能更担心丧失原有的社会地位、收入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焦虑在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次数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即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住院次数越多,其焦虑情绪越严重。究其原因,可能与对疾病性质缺乏正确认识、对疾病预后担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健康的自我评价水平低、对疾病恢复程度的期望值过高、长期医疗费用的增加等有关。

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患有焦虑障碍,就使得躯体疾病本身症状加重,使治疗复杂化,影响疾病的康复,且预后差[4]。通过本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冠心病患者伴有的焦虑症状,并及早进行焦虑程度的评估,及时诊断,并给予早期的干预治疗。抗焦虑治疗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治疗同等重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要对伴有的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系统、足疗程的抗焦虑治疗。

参考文献

[1]代华磊,杨蓓,李健美,等.冠心病与焦虑症[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1):72.

[2]刘淑芳,贾树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5):33.

[3]陈清刚.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新近研究[J].天津医药,2002,14(5): 16.

[4]杨燕玲,吕飞娟.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122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