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探究
2018-07-26李红青
李红青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教学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效,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形式,采取趣味性教学模式来为初中生进行授课。兴趣是初中生学习的动力,初中生只有对语文知识产生好学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知识,学习效率也会逐渐的提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特性,以此论述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教学的缺失,并提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趣味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86-01
一、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特性
趣味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初中生心理情趣为发展动力,其根本教学目的是实现初中生心理与学习的全方位发展,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对初中生进行启发,使初中生能够改变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实行创造性的发展与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发现,从而从根本上满足初中生在求知方面的需求。趣味性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初中生的心理优势出发的,是将抽象的知识与思想转变成为学习乐趣,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实现初中生的学习目的,实现初中生的个体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教學的缺失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与发展,使教育事业得到了显著的改变,然而,在教学中,以往的应试教育与轻素质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在评价初中生表现时,一部分教师还是拿初中生的分数来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也是根据初中生的分数来评价教师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在,教师的教学重点大都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很少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来教授初中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注重初中生的分数,忽视了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来教授初中生知识,从而使初中生学习兴趣不高。再者,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思维较为活跃,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并没有培养初中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在繁多的知识中,初中生很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投入太多的思想精力,使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状态底下,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策略探究
(一)教师运用趣味的言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趣味的言语为初中生进行授课,因教师的语言能够使初中生印象深刻,教师采取有趣的语言来为初中生授课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例如,在学习有关风的诗词时,教师可以采取幽默风趣的语言来为初中生讲解诗词的本意,激发初中生的兴趣,使初中生融入到教学中,听教师授课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适当的为初中生提出一些教学问题,让初中生进行回答,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初中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如果初中生回答正确,教师应该给予初中生适当的鼓励,激发初中生认真听讲的思想意识;如果初中生没有回答正确,教师也不能够打消其积极性,应该采取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激励初中生再次回答问题的勇气,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讲述一下与语文知识相关的故事,通过课文故事的讲解,拓展语文教材内容,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望,使初中生具有兴趣的认真听课,从而使初中生能够在趣味教学中收获知识,在趣味教学中成长,使初中生喜欢学习语文知识内容。
(二)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感到枯燥,是初中生不理解语文知识的奥秘,不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文章作者形成共鸣,故而,初中生感觉语文知识难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变得形象化与立体化,让初中生能够明白语文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使初中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求知的欲望,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初中生能够轻松的学到知识,并能够理解文章的根本意思,使初中生能够受到知识的感染,从而积极有效的进行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知识内容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初中生进行播放,初中生感到好奇,会具有兴趣的观看,让初中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者身处的年代,体会到作者是在什么力量的感染下写下这篇著作的,初中生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能够深入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根据教学视频中的情节为初中生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让初中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文章,初中生的求知欲望能够促使初中生找寻答案,使初中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找寻正确的答案,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模式。
(三)教师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教学模式来教授初中生社会责任感与公德心,运用语文知识为初中生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使初中生对知识产生求知欲望,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励志故事与事件,与语文知识相结合,有效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讲述给初中生听,让初中生明白所谓成功不是一时半刻既能够实现的,其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力与努力,让初中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到底、勇往直前,才能够在磨练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去动脑想,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来鼓励初中生勇于回答教师提出的知识问题,从而培养初中生学习知识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鼓励初中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并在提出一个问题时,给予初中生一定的时间让初中生进行思考,因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故而,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多给初中生一些教学时间进行考虑问题,从而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望》时,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意思为初中生拓展课文知识,来提高初中生的积极性,在为初中生设立相关的知识问题,可以给予初中生相对应的提示,让初中生根据提示进行思考,使初中生有效的找寻到语文答案,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将趣味教学模式渗透到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言语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妍玲.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7(27):64-65.
[2]顾艳.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47.
[3]张卫东.初探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J].才智,2010(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