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与符号:涉藏纪录片中的西藏形象研究

2018-07-26孙玉艳,刘小三

今传媒 2018年5期
关键词:影像

孙玉艳,刘小三

摘 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传播已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西藏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和传播良好的西藏形象,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视听符号角度出发,分析2008年以来涉藏纪录片关于西藏形象的视听文本中所塑造的西藏“视听形象”,并挖掘其能够代表“西藏形象”的视听符号,进而探讨“西藏形象”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性。

关键词:影像;视听符号;涉藏纪录片;西藏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109-02

2008年“西藏3.14事件”,由于传播媒介的集体失声引发各界对于西藏形象对外传播的思考,而当时《西藏一年》纪录片则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与好评,为以纪录片为媒介传播西藏形象,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以来,无论是独立制作人、央视媒体、高校教授专家都在以纪录片为媒介形式对西藏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实践着,他们不断突破和创新着西藏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方式,因此本文选取了2008年以来具有典型性、影响力较大的三部涉藏纪录片《西藏一年》《第三极》《喜马拉雅天梯》作为研究对象。这三部纪录片作为一个整体,基本能够反映自2008年以来西藏在涉藏纪录片上的媒介形象。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解读涉藏纪录片中的影像所表达的意义及内涵。

一、影像的实质与意义

影像是创作者用来表达思想,进而与他人交流的工具,是由图像素材和声音素材组接而成的一种表意符号[1]。其实质是视听符号的编码,其意义是视听形象的塑造。

影视作品就是运用影像即画面和声音进行表意的方式,影像根本上就是符号,只不过它借助的是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视听符号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传播过程中,视听符号所传播的不仅是在表面上所描绘的各种符号,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视听符号背后的意义,这才是传播的本意[2]。

二、涉藏纪录片视听符号分析

本研究从受者本位来解读并评估这些纪录片影像。通过仔细观看纪录片,列出影像中主要包含的视听符号,识别并确定代表西藏的关键视听符号。

从视觉符号角度分为:人物符号、动物符号、自然符号、宗教符号;从听觉符号角度分为:音乐符号、同期声符号、解说符号。

1.视觉符号

在对样本影像进行梳理之后发现,自然景观、建筑景观、人物,是中国涉藏纪录片视觉符号的主角。其中藏式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西藏传统特色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藏区领导、寺院喇嘛与普通藏区民众悉数涵盖,巧妙地向世人传递出了热情、淳朴、和谐的西藏民族个性,同时也传递出真诚、开放的西藏印象。

三部涉藏纪录片由影像分类组合而成,分为建筑景观、自然与人文、藏区干部、宗教信仰、西藏传统元素、普通民众等6个主题,以影像叙事顺序6个主题贯穿起来,有风景、有人物、有宏伟巨制,也有细节特写,既展示西藏的“硬实力”,也表现出其“软实力”。由西藏的建筑景观开始,寺院、藏式民居、村落、街道等西藏传统特色建筑映入眼帘,接下来便是人物景观,有喇嘛、妇女主席、村长这些领导干部,也孕妇、三轮车夫、情侣、老人、藏医等普通人。此外,藏装藏饰、民俗等也展示了西藏的传统文化。有现代产物也有传统文化,有远景全貌也有近景特写,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百姓,整个视听表征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活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西藏全景图[3]。

2.听觉符号

通过对纪录片中解说符号与同期声符号分析发现:《西藏一年》中同期声比例远高于解说,形象建构者尽量想去保持客观性,用客观的态度去呈现真实的西藏形象。《第三极》中解说比例高于同期声比例,解说配合人与自然和諧相处的主题,显得相对主观且富有诗意美感,形象建构者想通过略带主观而富有诗意的解说更好的突出人与自然这一主题,从而塑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西藏形象。《喜马拉雅天梯》也大量的采用同期声进行更加客观真实的呈现西藏形象。

音乐符号运用方面,主要是以传统藏歌为主。《西藏一年》一开场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藏语女歌声响彻江孜大地;《第三极》的开篇同样以传统悠扬的藏歌开场;《喜马拉雅天梯》片头,低音藏歌伴随高山星空呈现。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创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3.符号编码呈现的西藏形象

涉藏纪录片实质上是各种符号整合生成意义的过程,涉藏纪录片的传播即片中符号意指的传播[4]。传者通过媒介向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涉及到符号编码的过程。编码符号的背后是创作者通过影像对于西藏形象的塑造。

(1)宗教信仰浓厚的西藏形象。片中宗教符号表面能指的是西藏本土存在的宗教景观,所指意义则是表达西藏受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在《西藏一年》中,我们看到了次旦法师为德吉作法事这些符号,人们认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与神灵分不开。《第三极》中萨噶达瓦节日符号的呈现,师徒协作用彩色砂砾凝神构建坛城的影像,通过这些符号塑造了宗教信仰浓厚的西藏形象。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断融合的西藏形象。在这三部片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西藏一年》中小僧人次平的新潮与师傅的保守之间的矛盾其实也是现代元素与西藏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创作者通过这些符号的呈现塑造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断融合的西藏形象。

(3)淳朴包容、积极乐观、坚韧刚强的西藏形象。《西藏一年》中三轮车夫拉巴,他的侄子看病需要很多钱钱,为了挣钱给侄子看病,借钱买了机动三轮车继续做生意并兼职做了向导。《喜马拉雅天梯》中为了胜任大山向导,学员们每天坚坚持不懈地训练,吃苦耐劳,勇敢与恶劣环境作斗争。外部建构者通过这些普通人物符号塑造出了一个淳朴包容、积极乐观、坚韧刚强的西藏形象。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保护良好的西藏形象。高原、雪山、珠峰、峡谷、青稞、湖泊等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塑造出了一个很有辨识度的西藏形象。三部影片中均涉及到自然符号,《西藏一年》中唐麦村的远山近野,《第三极》中具有强烈视觉震撼的山脉湖泊蓝天等让受众感受到一个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的西藏形象。创作者们通过这些人物和自然符号塑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保护良好的西藏形象。

三、涉藏纪录片运用视听符号塑造西藏形象的思考

1.现代文化符号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代科技作为西藏现代文化符号的重要元素,在三部影片中虽有呈现但相比于其他符号比例很小,且多以与传统文化符号交织碰撞的形式出现,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正面塑造现代科技给西藏带来的改变。如智能手机、支付宝、网购等现代科技符号应进一步加强,塑造一个现代科技与时俱进的西藏形象。

2.新的现代西藏符号有待挖掘

影像中大部分在呈现传统人文生活符号居多,与现代的符号如电脑互联网科技虽有但比例很少,三部片子符号的重叠率不少,需要挖掘新的现代西藏符号避免受众审美疲劳和刻板印象。

3.平民化视角和国际化视野即西藏故事国际表达成为趋势

影像人物的选择虽基于小人物,但创作者的视野已开始国际化。如《第三极》中制作佛像的印度人、雪豹专家乔治夏勒、《喜马拉雅天梯》中的外国登山者和国际友人等人物符号的呈现。另外《第三极》通过大量自然符号呈现了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环保理念,可见平民化视角和国际化视野已成为趋势。今后的涉藏纪录片创作也应该更有效的利用平民化普通西藏元素符号,更国际化的传播易于不同文化下的普世价值。

4.“西藏形象”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性探讨

通过符号巧妙地不漏痕迹的传播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思想,塑造西藏形象。通过分析可知,纪录片影像的视听符号表征蕴含着建构者的主观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更加生活化平民化的视觉符号表达外,今后的涉藏纪录片应注意同期声符号与解说比例以及解说风格,进而不露痕迹的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

5.丰富西藏符号,传播国家理念

西藏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国家形象相结合。本质上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离不开国家理念的支撑。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处于指导性的位置[5]。通过传播西藏符号建构西藏形象和国家形象,实质上是传播国家理念。因此,纪录片创作者还需要把握国家理念,丰富和挖掘西藏符号,进而使西藏形象更好的传播。

四、结 语

涉藏纪录片的传播,影响着受众对于西藏形象的认识。从视听符号角度出发分析其所塑造的西藏形象进而探讨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性是必要且有价值的。

通过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典型涉藏纪录片中,平民化视角和国际化视野成为趋势;在视听符号选择上,普通人物、宗教和自然地理符号受到创作者们的重视,现代文化符号有待进一步加强,为避免审美疲劳与刻板印象新的西藏元素符号有待挖掘。西藏形象传播应该更具国际化视野和普世价值,通过西藏元素符号巧妙地不漏痕迹的传播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思想,塑造西藏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晨辉.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故事化影像研究[D].湘潭大学,2016.

[2]郑保卫,赵丽君.视觉符号视角下的中国國家形象——基于西方国家主流杂志封面图片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2,34(12):53-60.

[3]张露瑶.视觉符号视阈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罗素英.中国国家形象片的符号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李彦冰.论国家理念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04):11-14.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简介:孙玉艳,女,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刘小三,男,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藏对外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影像
影像在广告作品中的作用
《荒野猎人》的影像表达
椎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