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伤病 家长的误区

2018-07-26

新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伤病个案跑步

现如今,孩子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发育,也关系到孩子的特长爱好、评选三好、考试升学等成长中的要事。与此相伴的是,带着孩子来我们工作室看病治伤的家长日见增多,他们在这方面的疑惑和误区随之暴露出来。在此,我就说说这样两例少儿病案。

她,跑步为何拖后腿?

第一例个案的主角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主要问题是跑步不达标。尽管她的家长原先从事过体育运动,对此却没有办法。他们请教过不少老师和专家,可孩子的跑步成绩始终不能提高。有的老师还断言,这孩子的跑步练不出来了。家长心急火燎,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孩子要连年当选三好生,进而升入优质中学,怎么能因为这一项拖了后腿呢!

听了家长的主诉,我要来孩子的体育成绩单,发现几乎各个运动项目的成绩都过关,尤其是跳绳,成绩相当不错,惟独跑步不及格。我心中起疑:跑步与跳绳一样,都需要强大的下肢力量,为什么这孩子跳绳出色,跑步却不行?

我让孩子跑跑看,发现她体态上有些问题:上身呈小小的含胸驼背,下身膝关节内扣,腿脚呈内八字,而且跑动时只是小腿摆动,髋关节用不上力。很明显,髋关节没有一定的活动度,臀大肌没有力量,人当然跑不起来。于是,我习惯性地问家长,孩子的髋部腰部以前是否受过伤。家长想了好一会儿后,突然说孩子过去摔过屁蹲,现在身上还有斑痕。我用手去摸这块斑痕,孩子说还有痛感。

我清楚了问题的症结。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发展与身体感觉和结构发育紧密相关,一旦出现损伤,就可能造成动作代偿和变形。这个女孩儿小时臀部有伤,出现小腿代偿性发力,腿脚内扣的现象,使跑步能力下降。这位家长不可谓不细心和不用心,但忽略了孩子问题根源——伤病史,把关注点都放在跑步运动技术上了。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采取的治疗康复方案主要是从孩子的身体结構上入手,一是去除孩子臀部的斑痕,使之能发上力;二是调整体态,纠正膝关节内扣。

她,术后为何不爱动?

第二例个案的主角是一个5岁的女孩。家长望女成才心切,让孩子从小学练跳舞。孩子不慎将膝盖压伤,被诊断为滑膜炎,医生建议做关节镜手术。家长急欲让孩子早日脱离伤痛,就同意了。这时,孩子才4岁多。没想到术后半年,孩子的伤腿仍无法伸直,重心只好落在好腿上,走路时腿脚显现一长一短、一个有力一个无力的现象。孩子越来越不爱活动了,家长则更加焦虑,甚至睡不好觉,后悔当初给孩子做了手术,接着带孩子到处求医,得到的答复莫衷一是,有的说可以做康复治疗,有的说不要做。

我们细心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身体有一系列问题:其骨盆已出现旋转,走路时伤腿骨盆往前,身体不正,骶髂关节有松动,膝关节术后又出现粘连,这一切使孩子活动不便。尽管孩子说不清哪儿不舒服,但把她郁闷少动的现状与家长所说的以往爱动爱美的习性一比对,就能发现很大的反差。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首先解决孩子的膝痛问题,让她在腿伸直发力时不感到难受,这样孩子才敢于做动作,才能恢复活泼爱动的天性。其次是解除其伤部的粘连,让她的腿能够充分伸直。最后是改变其活动习惯,让伤腿能够发上力。

儿童很难理解康复训练的意义,他们最深切的直感就是舒服与否。针对这种特性,我们一方面努力减少孩子治疗康复中的痛苦,一方面把游戏娱乐内容融入治疗康复之中。果然,在这种玩耍一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由自主地爱动起来,同时不自觉地将身体重心移向伤腿。其间,家长担心孩子这样会累坏了。我们告诉家长,孩子的天性是感觉舒服了就会活动。现在活动量加大,说明孩子的感觉变好了。我们还利用小姑娘爱美的特点,诱导孩子自觉用伤腿,配合康复训练。比如,我们常对她说,只有两腿一齐用力做动作,人就会变得非常漂亮,孩子听后立即来了精神。

家长,负责任更要有能力

这两例少儿伤病个案看似普通,却让我想到许多,在此说来与大家分享。

少年儿童是没有或缺乏保护意识和决策能力的人群,需要家长、老师等群体细心地关注,科学地对待他们的运动损伤,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损伤。

在这方面,上述两对用心良苦的家长都有误区和遗憾。在第一例个案中,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既往伤病,没有使孩子得到科学的诊治。在第二例个案中,家长急于求治,对过度治疗缺乏认识。关节镜手术现在虽然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但对处于发育期的小孩来说,负面影响要大于成人。而且,少年儿童的恢复能力很强,应尽量选用非手术的方式解决问题,像滑膜炎之类的伤病,采取敷药等治疗手段,也会慢慢好起来。

科学关注和对待孩子的伤病,是家长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因此,家长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些健康知识,特别是运动损伤知识,至少对孩子的伤病有一个基本判断,通过分析比较,做出最佳的治疗和康复选择。

其次,家长关注孩子的伤病,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留心孩子的伤病史。在带孩子诊疗或康复时,要带全相关资料,并将伤病史详细地告知医生、康复师。现在的医院病人多,医生往往没有时间仔细询问每个病人,常常是匆匆看片,匆匆开方,这对于第一例个案那样的功能性伤病,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而需要家长做好辅助工作。

再次,孩子出伤后,不要过急,要冷静地选择正规医院和有经验的运动医学专家、康复专家进行诊治和康复,必要时可以请求多方专家来会诊,尽量寻求一种既能治好伤病,又对孩子发育成长有利,并且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最佳方式。

最后,关注孩子的体态和健康,不只在他们的活动或运动之中,更要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之时。像第一例个案中的小学女生,小小年纪就团肩含胸,这是平时背负的书包太重造成的体态变异,类似常见的情况还有桌椅或电脑高度不合适、书包左右受力不均、长期伏案、坐姿不正、运动时间不足等,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带来脊柱侧弯、颈椎病、肩疼腰痛等问题。可以想见,有这样或那样毛病的孩子进行活动或运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能不增加受伤的机率吗?

猜你喜欢

伤病个案跑步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伤病及防护的研究
其实,跑了你才懂
近两次乒乓球比赛器材的变化对运动员伤病的影响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莫让伤病成为一种恐惧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