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续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8-07-26荆安庆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7期
关键词:黄芩中风证候

李 欣 荆安庆

(1.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重庆 401520)

急性脑梗死(ACI)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所有卒中病例的8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ACI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已成为中老年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ACI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与社会负担[1-2]。小续命汤是中医早期治疗杂病中风的名方,在治疗中风方面一直具有显著的疗效[3]。笔者近年来应用小续命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手段来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中医以中医学会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015版)[5]中的风痰上扰型为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有脑外伤、脑肿瘤者;2)继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及脑干、小脑梗死者;3)合并有意识障碍、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消化道出血者;4)生命体征不平稳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对本试验不知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 20 例,女性 10 例;平均年龄(46.20±7.12)岁;合并高血压25例,冠心病16例;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3例,枕叶区2例,额叶区1例,颞叶区4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 8例;平均年龄(46.60±7.20)岁;合并高血压22例,冠心病14例;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1例,枕叶区6例,额叶区1例,颞叶区2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梗死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颁布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5》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血、抗感染、给予脑保护剂,抗脑水肿治疗,血压高者控制血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麻黄9 g,桂枝9 g,党参10 g,附子9 g,防己 10 g,炒白芍 10 g,杏仁 10 g,川芎 6 g,防风 10 g,黄芩10 g,甘草6 g,生姜15 g。上肢瘫痪者加羌活、桑枝各9 g;下肢瘫痪者加独活川牛膝各12 g;头晕明显者、肢体抽搐者加天麻、钩藤各12 g;便秘者加虎杖12 g;语言障碍者加石菖蒲15 g。水煎,鼻饲,每次100 mL,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1.5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4-5]制定疗效标准。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不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V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APTT较治疗前增多(P<0.05),FIB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

3 讨 论

ACI属于中医学“卒中”范畴,临床常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6]。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气血亏虚,又感受外界风邪所致。治疗本病以祛风解表、补气养血为主要治则。小续命汤是从外风立论来救治中风的经典名方。此方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后被唐代名医孙思邈收录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谓“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称其是“六经中风通剂”。李可老中医常采用大小续命汤治疗中风,患者获益良多[7]。全方由麻黄,防己,防风,炙甘草,杏仁,桂枝,黄芩,川芎,生姜,白芍,炮附片,党参12味药组成。其中麻黄、桂枝、防风发散风邪;川芎、白芍、杏仁、党参、甘草养血补气、活血通络;防己、黄芩清热利湿,同时制约麻桂温燥;生姜助麻桂发散外风,内温脾胃,附子温里,以防发汗伤阳。诸药共用起到发散风邪,益气养血,清热活血之功。

从本次观察来看,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治疗后患者PT及APT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FIB明显降低,表明通过有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障碍,同时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说明小续命汤结合西医治疗本病,在临床疗效上较单独应用西医治疗更加优良。

现代研究证明,从小续命汤中分离提取得到的芍药苷、苦杏仁苷、黄芩苷等化合物,可能是小续命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分[8]。因为其中芍药苷[9]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离子通道、抗组织氧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改善胆碱神经功能而发挥作用;黄芩苷[10]也具有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但它主要是通过调节Caspase-3的表达发挥作用;而苦杏仁苷[11]则是通过激活细胞色素氧化酶而改善脑缺血状态。另外,小续命汤其他有效成分还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提示其有效成分可能还通过其他机制参与了脑组织缺血时的神经保护和缺血后的神经修复过程[12-16],从而提高中风恢复期的疗效。相对于血塞通而言,小续命汤对中风恢复期脑血管病理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从而提高对脑血管疾病整体的疗效。

总之,小续命汤为治疗ACI的专方,也是经临床证实的有效方,在临床治疗本病中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黄芩中风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