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2007~2017年我国苹果虫害研究现状
2018-07-26樊景超
樊景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1-3],同时又是有害生物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苹果生产中有害生物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4-11]。为全面掌握我国苹果虫害研究的基本情况,方便从事苹果虫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迅速掌握研究动态与研究热点,笔者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主题分布、核心作者、合作度、期刊排名等方面,对我国2007~2017年近10年的苹果虫害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了我国苹果虫害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人员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开展虫害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1 数据收集
1.1 数据源选择
为保证检索中文文献的全面性,在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的在线检索功能进行检索时,分别选择CNKI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重庆VIP、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结果以Excel形式保存导出题录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在检索时间上限定查找时间从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1.2 虫害主题词遴选
首先单一使用“苹果”和“虫害”进行主题检索,检索结果仅有1000余条。在通过文献关键词统计时发现涉及的专业虫害名称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是主题检索方式是在标题、关键词和摘要里进行检索词的匹配,但是很多虫害具体名称比如二斑叶螨、球坚蚧等相对专业的名词,容易造成漏检,降低查全率。文献题录内容没有涵盖“虫害”关键词,但是包含了专业虫害的文献显然也是相关研究文献。因此需要补充专业苹果虫害名词作为检索词,汪景彦等[12]根据虫害危害苹果的部位和方式,将虫害主题分为潜叶害虫、蚜、疥害虫、植食螨类、食心害虫、食叶害虫、卷叶害虫、枝干害虫、金龟类共8个主题。其中潜叶害虫包括:旋纹潜叶蛾、金纹细蛾、银纹潜叶蛾;蚜、疥害虫包括:球坚蚧、绵蚜、苹果瘤蚜、日本球坚蚧、梨园蚧、绣线菊蚜;植食螨类包括: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果苔螨、二斑叶螨;食心害虫包括: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桃柱螟、吸果夜蛾;食叶害虫包括:淡褐小巢蛾、天幕毛虫、苹果巢蛾、舟形毛虫、黄刺峨、青刺蛾、扁刺蛾、梨网蝽、蚧壳虫、古毒蛾;卷叶害虫包括:苹小卷叶蛾、苹褐卷叶蛾、顶梢卷叶蛾、黄斑卷叶蛾、黑星麦蛾、梨星毛虫;枝干害虫:苹果小吉丁虫、梨金缘吉丁虫、星天牛、桑天牛、梨眼天牛、蚱蝉、大青叶蝉;金龟类包括: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苹毛金龟子;共计49种,另外考虑到虫害存在别名、谐音字和多种名称现象,因此,进行了补充查询并合并到相应主题。
1.3 数据检索及清洗分析
通过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的在线查询功能界面,将“苹果”和“虫害”以及每个虫害主题的具体虫害名称作为主题词采用“并且”关系同时查找。检索结果进行批量获取后保存到单独的子文件夹。此时的文献题录信息尚不能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题录导出功能保存为Excel格式的数据文件进行后续分析。由于Note Express导出题录包含80个字段列,不利于分析,本研究使用C#语言提供的Excel文件读写API读写文献计量需要的“作者”、“年代”、“标题”、“关键词”、“摘要”等少数几个列形成单一表格,保存到微软SQL Server 2012数据库进行存储,再使用C#语言对题录数据进行机构合并、作者提取、错别字修正等内容清洗工作,并进行计量分析。按照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论文总量的变化趋势、主题分布、核心作者群、合作度、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害研究年度与主题分布
合并3个数据库导出的题录数据总计3293条。通过“作者+标题+年代+期刊名”的组合形式去除重复文献,再通过文献的标题、关键字和摘要进行人工判读,对与苹果虫害主题不相关文献以及广告、品种介绍、市场推广等低相关度文献进行删除,剩余文献2123篇。根据表1可以看出,2007~2012年苹果虫害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在2012年达到峰值(224篇),2012~2017之后总体上逐渐回落,说明研究热度有所降低。通过对检索文献的主题进行关键词提取,依据关键词所在分类进行主题划分,从而对虫害研究主题进行分类。仅包含“虫害”关键词的文献没有提及具体虫害名称的归为“综合类”;包含2个以上主题分类的具体虫害关键词的文献归为“多分类”,比如宋守强在2013年发表的《如何利用害虫习性防治苹果害虫》一文关键词就包括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大青叶蝉、梨小食心虫、舟形毛虫、山楂叶螨、食心虫、苹小食心虫。这些关键词涵盖了卷叶虫害、食叶虫害、食心虫害等多个主题虫害;对仅包含单一主题关键词的文献,尽管有多个虫害名称,但具体关键词也归为“单分类”,比如顾耘在2017发表的《胶东地区果园叶螨类害虫演替动态与防治技术》一文关键词就包括果苔螨、二斑叶螨、山楂叶螨、红蜘蛛、苹果全爪螨,该文献归为植食螨类。
通过表1的虫害主题分类可以看到“综合类”文献总量632篇,占比29.76%,排名第一,此类文献一般偏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或栽培技术等,对具体虫害论述较少。“多分类”文献308篇,占比14.51%,排名第二,此类文献倾向于介绍害虫种群分布、杀虫药剂、虫害调查、害虫防治等。最后是单分类虫害文献中蚜、疥类、食心虫类、植食螨类文献,都在200篇以上,潜叶类、枝干类、食叶类、卷叶类、金龟类依次降低。在蚜、疥类虫害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包含“绵蚜”的文献数量达到215篇,本主题占比高达75%,说明绵蚜虫害是我国苹果虫害研究的重点。在食心虫类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包含“桃小食心虫”129篇(56%)、“梨小食心虫”102篇(44%)、“苹小食心虫”12篇(5%)、“白小食心虫”0篇。在植食螨类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包含“山楂叶螨”或“红蜘蛛”的文献169篇(73%)、“二斑叶螨”70篇(30.7%)、“苹果全爪螨”56篇(24.56%)、“果苔螨”4篇(1%)。在潜叶类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包含“金纹细蛾”141篇(90%)、“潜叶蛾”29篇(18%)、“旋纹潜叶蛾”2篇(1%)。在枝干类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包括“天牛”42篇(38.9%)、“吉丁虫”35篇(32.4%)、“大青叶蝉”28篇(23.1%)、“蚱蝉”4篇(3%)。在食叶类研究文献中包含关键词“蚧壳虫”或“介壳虫”55篇(73.3%)、“舟形毛虫”或“天幕毛虫”9篇(12%)、“巢蛾”8篇(10.6%)、“古毒蛾”3篇(4%)。卷叶类虫害研究文献中包含关键词“卷叶蛾”58篇(90.6%)、“梨星毛虫”5篇(7.8%)、“黑星麦蛾”1篇(1.5%)。金龟类研究文献包括关键词“黑绒金龟子”8篇(21.1%)、“白星花金龟”7篇(18.4%)、“小青花金龟”7篇(18.4%)、“苹毛金龟子”4篇(10.5%)、“褐绒金龟”4篇(10.5%)、“黑绒鳃金龟”4篇(10.5%)、“铜绿金龟子”3篇(7.9%)、“暗黑鳃金龟”3篇(7.9%)。
表1 2007~2017年苹果虫害研究文献按主题与年度分布 篇
2.2 苹果虫害文献作者分析
2.2.1 核心作者分析 2123篇文献中署名文献2119篇,共有第一作者1640人。对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得知,发表单篇文献1359人次,占总数的82.87%,2篇文献196人次,占总数的11.95%。3篇以上第一作者迅速减少。10篇以上的第一作者5人,所在区域分别是山东2人(孙庆田14篇、李保华12篇),陕西2人(君广斌10篇、郑庆伟10篇),河南1人(仇贵生10篇)。这3个省都是我国苹果主要产区所在地(表2)。
表2 第一作者苹果虫害文献数量分布
2.2.2 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合作度是指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量,合作率是合作论文与发表论文的比例[13]。通过对2119篇苹果虫害署名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共涉及作者5275人,合作度为2.49。在署名文献中合作文献1186篇,占全部署名文献的55.97%(表3)。
2.3 苹果虫害研究期刊核心排名
通过对近10年的苹果虫害期刊文献统计得知,一共有261种期刊,根据布拉德福定律[14],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的顺序排列,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相关区和散布区。将期刊发文数量进行倒排,文件数量在40篇以上的10种期刊的总文献数量是701篇,占到总文献量的33%,具有明显的核心效应。前10名期刊排名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果农之友》和《西北园艺(果树专刊)》发文数量都超过100篇(表4)。
表3 苹果虫害研究文献作者合作分布
表4 苹果虫害文献主要期刊列表
3 小结
(1)近10年来,苹果虫害研究文献的年平均发文数量为212.3篇,发文数量在2012年达到高峰,之后逐年下降。说明我国苹果虫害发生的情况逐步得到控制,研究热度降低。
(2)涉及“虫害”主题的综合类和多分类文献占比44.18%。此类文献多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作为主题。在针对单一虫害主题开展研究的文献中,“绵蚜”的发文量超过200篇、山楂叶螨(红蜘蛛)、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均超过100篇,说明当前我国研究人员对上述虫害的研究较为集中。
(3)虫害研究文献发文最多的是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的孙庆田,核心作者集中在山东、陕西和河南,这与我国苹果主产区重叠一致。苹果虫害的合作率为55.97%,合作比例高于独著,合作度为2.49,也说明我国研究人员重视合作。
(4)苹果虫害研究文献的核心区期刊为发文量超过40篇的国内专业性期刊,其中《果农之友》和《西北园艺(果树专刊)》发文量均超过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