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

2018-07-26陈刚肖东毛建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幽门先天性切口

陈刚 肖东 毛建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该病发生率约为2%~3%, 多见于出生后2~6周的婴儿,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有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等[1]。该病对患儿消化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若忽视治疗,可导致营养不良, 甚至引发衰竭死亡, 因此一旦确诊, 需尽早给予手术治疗, 加快机体康复[1-3]。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对6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 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9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男47例 , 女18例;日龄15~75 d, 平均日龄(40.18±12.15)d;体重2.0~5.0 kg, 平均体重(3.35±1.24)kg。对照组男48例,女16例;日龄14~76 d, 平均日龄(40.37±12.23)d;体重2.1~4.9 kg, 平均体重(3.32±1.22)kg。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 术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 于患儿脐窝上缘做0.5 cm左右的的弧形切口, 从切口处置入0.5 cm Trocar, 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保持在 8~10 mm Hg(1 mm Hg=0.133 kPa), 经 Trocar 插入腹腔镜, 在腹腔镜直视下于患儿上腹部做0.3~0.5 cm的横切口, 之后置入Trocar, 紧贴幽门用抓钳抓住十二指肠, 将电钩插入患儿的左上腹, 之后沿患儿十二指肠向胃方向, 纵行切开幽门浆膜层及浅肌层, 选用幽门分离钳钝性分离肌层, 使黏膜充分暴露, 向胃管内注入空气, 待胃部充盈后, 详细检查黏膜有无破损、幽门通过是否顺畅、有无漏气, 确保无异常厚, 解除气腹, 除去器械, 逐层闭合切口。

对照组患儿给予开腹手术治疗, 术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 于患儿右上腹部做3.0 cm左右的横切口, 逐层进腹, 将幽门提出切口后, 用电刀纵行切开部门幽门浆肌层, 同时选用分离钳分开肌层, 使黏膜充分暴露, 由胃管注入空气, 确认无异常、黏膜无损伤后, 逐层闭合切口。

两组均于术后6 h开始喂葡萄糖水, 术后1 d视情况喂母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 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如呕吐、切口感染、切口疝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临床常见的儿科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尚未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 肌肉功能性肥厚、神经功能、胃肠激素、环境因素等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4,5]。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对婴幼儿的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引发营养不良, 严重者可导致衰竭死亡, 因此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减少疾病对婴幼儿造成的伤害[6]。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腹手术, 该手术无需建立人工气腹, 可彻底解除梗阻, 但由于切口较长,术中创伤大, 易产生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多种并发症, 不利于机体康复[7]。腹腔镜手术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之处, 其切口相对比较小, 术中创伤小, 术后美观度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机体恢复快, 同时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进食时间、全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 治疗效果显著, 因此得到广大家属的认可[8]。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该病多发生在婴幼儿, 而婴幼儿的麻醉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患儿对气腹耐受性较差, 器械技术要求高, 因此术者需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在手术过程中, 需做到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注意防止大血管及腹腔内脏的损伤, 防止漏气, 同时能够正确评估幽门管的长度与幽门环肌的厚度, 正确分离幽门肌层等[9]。本次临床试验中, 将129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案, 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实验组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8%也低于对照组的21.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综上所述, 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 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缩短患儿的进食时间、术后达到全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较低, 患儿家属接受度高,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幽门先天性切口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