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成人腹壁疝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8-07-26王徐杨洋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腹壁复发率出血量

王徐 杨洋

(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 重庆 400061)

腹壁疝是在腹壁上的腹外疝,占到腹外疝发病率的近15%,主要临床表现有腹壁上会出现时有时无的肿块,主要是由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导致[1]。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此病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为更好的研究治疗此病的方法,本文笔者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成人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成人腹壁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成人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为(53±3.6)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为(51±2.6)岁;两组患者疝环直径均在5~10厘米之间,分上、下腹部切口疝,同时均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能够用于本次临床研究样本。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即让患者平躺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在患者腹部切口约6厘米左右,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找到疝囊位置,对疝囊周围组织进行分离[3]。分离后用补片放在疝环的后壁并对补片进行固定缝合,完成后逐层进行手术缝合,并行常规切口清理。

1.2.2 实验组采用腹腔手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患者取平躺姿势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在患者腹部形成三个主要手术孔,分别是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和观察孔,其中主操作孔在肚脐水平延长线和右腹外缘的交叉点、副操作孔在肚脐和耻骨连线的左上方2~3厘米处、观察孔在肚脐右约5厘米处[4]。人工气腹建立在主操作孔上,压力控制在12~15毫米汞柱,腹腔镜插入后进行观察,先观察腹腔内的脏器有无损伤或黏连,如存在黏连则用腹腔镜上的单极电凝刀进行分离,后逐步深入直至找到疝囊位置[5]。将疝内物质回纳使疝环充分显现,根据疝环的大小选择比疝环直径稍长2~3厘米的补片,后用悬吊法将补片进行固定缝合,特别注意在缝合后要留出15厘米左右的线头,后在患者腹部切一小口用引线器穿进腹壁与预留线头相连并引出腹壁外打结置入皮下,完成后逐层进行手术缝合,清理切口。

1.3 评判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效果差异显著。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是100分钟、60毫升、10天和1.3万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是70分钟、20毫升、6天和1万元。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相关数据

同时,对照组患者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实验组患者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出现了1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3%;实验组患者没有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为0%。因此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差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腹壁疝为典型的腹外疝病症,约占据15%的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壁上会出现时有时无的肿块,通常由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所致。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手术治疗腹壁疝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前者为过去常用手术方法,虽然治疗效果尚可但往往会造成手术时间长、手术中出血量大、恢复慢等情况,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负担和身心压力[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优势,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为更好的对比两组手术方法,本文笔者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成人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通过临床记录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费用分别是100分钟、60毫升、10天和1.3万元;实验组患者对应指标分别为70分钟、20毫升、6天和1万元。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患者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实验组患者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出现了1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3%;实验组患者没有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为0%。因此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差不大,P>0.05,差异不显著。基于此可发现,腹腔镜手术在成人腹壁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壁复发率出血量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