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018-07-25范伶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素养课堂

范伶俐

【摘要】21世纪对音乐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音乐教师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补充和提高,激励自己做一个博学多才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音乐教师 素养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60-02

教师是个光彩熠熠的字眼,因为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做一个好教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师,如何定位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呢?我认为,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全面的、持续的、无限的。

一、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不管任何课,教师都应该有自身的魅力。音乐课更是如此,教师的音乐表现不仅应该是自然、朴实和富于感染力的,还应该是生动、鲜明和富于儿童的天真性、稚拙性、自由性和创新性。教师示范时的歌声,律动时的肢体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无不影响着音乐课中美的感受。在听一位老师讲课时感受颇深,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听了几种声音,有打雷声、下雨声、刮风声,并让学生模仿出这些声音,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来模仿这些声音。紧接着老师又让孩子们听歌曲,老师跟着伴奏唱了起来,他把这首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喜欢上了这首歌曲,学起来也就更容易了,所以说音乐教师本身要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很重要的。

二、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驾驭节奏训练的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舞蹈,语言文字等是怎样联系到一起来组成动人的音乐呢?答案就是节奏。音乐的节奏就是一种音符运动,人们对节奏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动感。这种动感遍布于人的全身以及全部的生活里,如人呼吸的节奏,走路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劳动的节奏,它丰富多彩,无穷无尽,需要人们自己去发现、发掘。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学习节奏是至关重要的,训练学生的动感是学习音乐的关键。在一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中,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我叫X X X],按节奏:[走走跑跑走],接着让学生按节奏[走走走走]和[走走跑跑走]向老师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自己,最后找喜欢的同学介绍自己(找朋友)。这时老师再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并加以动作强调,加深学生的印象,这节课在师生互相认识、熟悉的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难点。

在教学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里,让学生自己按音乐节奏敲打乐器,激发兴趣,解决难点,体验打击乐器带给我们的强烈的节奏感。在教学《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歌时,有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难点是全曲贯穿着的附点八分音符,前八分附点音符,后十六附点音符连起来演唱。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音乐教室,将打击乐器发给他们,让他们认识乐器,学生们随意奏出了尖、快、乱、强的节奏。接着我让学生听音乐给音乐伴奏,请学生自由发挥并自愿上台表演,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我特地让学生的耳朵听到有效的附点八分音符,然后让学生找到准确的伴奏。最后让学生跟着那位敲得准确的小老师一起来伴奏,争当小小演奏家。在伴奏、敲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歌曲,玩得开心,学得高效。

三、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对于音乐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好教师,有了音乐学习的动力就能促进学生想学习、要学习、乐学习。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加以引导使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创作活动中来,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等学生创作完成之后,让学生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再相互讨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自己主导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能够把音乐培养成自己的一门爱好,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

四、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他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师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总之,现代的教育理念對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专业性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59

[3]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素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