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的巧妙结合

2018-07-25王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结合

王新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由于语文教师本身兼具的教育优势,使得他们相比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在中学阶段更容易成为班主任人选。本文将就“如何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结合起来”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班级管理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18-01

引言

中学生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此阶段任职班主任的教师可说是任重道远。而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团体中的骨干。在此前提下,如何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下文提出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学缺乏体系性,不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在开展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离不开教学体系的培养与创新,确保教学的体系性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性,是提升中学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思维体系的培养,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造成了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的局面,知识实践应用效果比较差。

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从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创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阻碍了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下,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新的主体,如果不能根据教学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无法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3.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缺失

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落后,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锻炼。很多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构建起语文知识体系,语文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制约了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的巧妙结合

1.语文课可连带班会课

正常来讲,语文课是语文教师教授语文课本知识的,而班会课则是特意为班主任准备用来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指导的。二者可以单独分开进行,但如果合在一起也未尝不可,因为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人文学科。在中学阶段,很多语文教师会为了让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书面上看得漂亮而只教授考试中学生需要的文本知识,这其实会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将学习到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假如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中的文学现象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鲜活例子中,再启发学生由一个个例子展开更深入地思考,最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到文本乃至超越文本。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教授学生,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更深层面内容的掌握,还能使他们更自然地被教师健康引导其思想品德。此举便将班会课不露声色地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一举两得。

2.以语文教师之情,动学生之心

语文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文学素养普遍偏高,在处理人与人感情这一方面比较细腻,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拿出阅读文本般能揣摩作者情感的敏锐心理去“阅读”学生。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很多学生可能还会有严重的叛逆心理,这就需要有个耐心且细心的人去引导他们。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演绎这一角色,他们大多都是能言善辩的,在以班主任的角色去教化学生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即使在接受教化时也能感到温暖贴心。

(1)用文字传情

语文教师的文笔都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有时候,有些话在平时生活中可能轻易是说不出口的,但是可以借助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的时候,如果只是改了一个分数在试卷上,未免有些干瘪。但如果,教师在试卷上划出亮点句,点出不足句,再整体地给学生写一个温暖带鼓励的读后感,相信学生在看到后会自然地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这就相当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地进行了一次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不知不觉便亲近起来。

(2)用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每个语文教师腹中皆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妨拿出来和学生分享分享。很多时候,上课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可是教师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加上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轻松地被调动出来。好奇心起来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3.将语文文化注入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

生活中可谓处处皆有语文文化,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自己体会出其中所包含的语文文化,从而达到提升其语文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主持家长会前布置一个作文题目为“我的班会策划案”;又比如在一次运动会后,让学生写一篇经历后记,等等。此种方式可让学生将班级文化中的素材都运用到作文方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运用语言,组织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既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4.将做人与作文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写作时必然会有一个明显的写作意向,亦即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都会呈现在作文中,所以,学生有一个非常健康的三观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更多时候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所以要想学生言之有正物,先得让学生感受到正物。让学生感受到正物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看到、感知到。在语文教师教育学生时保证所教授内容是健康向上的,这是最基本的。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教师自然也应当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

5.树立新型教材观念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书本式”教材观念,创新教材认知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材料式”的教材观念,提升教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料。此外,中学语文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加以重視,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材认知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科学教育目标,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实力。

三、结语

综合以上所有观点,笔者发现将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班级管理巧妙结合后真的会收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结合的方法应当是远远多于笔者在本文中所列举的,广大语文教师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当会收获更多有效有益的方法造福人类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年晓.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09-1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结合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