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2018-07-25杨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教学

杨琴

【摘要】在初中阶段,因为学业比较紧张,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力度和目标方面较之以前有所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班级管理的方向特性,试析初中班主任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205-02

在学校当中的活动基本都是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而进行的,因而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会直接影响到班级教学管理的质量。班主任本身就承担着较多的责任,因而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是学校当中的佼佼者。我们常说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班级文化和氛围,这些不同一方面是班主任不同管理理念和方式施行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班干部们的影响。

一、班主任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

不论要求学生做什么,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班主任既然是班级的领导者也是管理者,在学校中不仅要管好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让学生明白在学校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更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做和不能做的原因。如果老师只是口头上重复的说教,往往会起到反作用。这时班主任就应该起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良好行动来影响学生。例如,教育学生不穿奇装异服,不乱丢垃圾等。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当然也不能违反这些规矩,并且从自己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周围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做个好榜样。另外,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并主动的去遵守制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导,使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更加有效。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成熟期,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理、叛逆心理,再加上升学压力造成的厌学心理,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初中班主任在处理一系列学生异常行为问题时,常常会受个人情绪、学生态度、教学活动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厌烦感。这样的现象十分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会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班主任必须构建全新、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为班级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

初中班主任除了加强对日常班级工作的管理之外,还要融入学生群体中,多关心、注意、理解和尊重学生,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抛开教师身份,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感受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要运用心理学中的移位补偿心理,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近况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自信心。面对不同的学生问题,多点耐心、包容心、爱心、责任心及宽容心。做到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好坏等因素歧视和偏袒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真挚的友谊,成为学生群体中一员;最后,坚持公平、民主原则,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选择合适的班干部

班主任在班级中主要扮演领导者角色。班级是由很多学生组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學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力亲为,那么班主任自身的教学工作将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班级负责人即班长帮助自己分担一部分工作。班主任选出班干部之后要适当将自己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由他们代替自己解决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事情。但是班主任要注意班干部的选择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班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责任心、爱心、奉献心,要善于发现班级同学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要认真负责地积极主动为班主任分忧,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努力创建一个干劲十足、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四、让班级更加的团结

由于身体的变化以及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变化,初中的学生不会像小学生那样腼腆与无知或是盲目,随着自身经历的增多,初中生便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同时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外向,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变得更积极和成熟,在集体中的集体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会更喜欢表现自己,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发言权,所以会更加愿意在班级的集体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许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敢说的人,或许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更多人注意自己。正因如此,他们能够以相对积极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的日常讨论工作中,这些都是可喜的事情。因此,对于初中生的这个特点,班主任应该更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更加有权利说话,所以班主任要把权力下发给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班级的事务中,更愿意在班级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同时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对实现班级团结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候,班主任只是一个向导,对学生组织的具体工作不应多问多管,只要是学生能够做好的工作,都应给予高度的信任和支持。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不应不管不顾,而是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当然也可以适当的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为班级事务提供良好的建议,班主任也应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当然还要对学生的工作有一定的监督。让学生们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让权利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十分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总之,班主任比一般的教师要求更加严格,对于实德的要求更高。要求班主任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只有爱教育事业,才能体会教育成功的乐趣;作为一位班主任要爱学生,才能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班主任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要具有崇高的师德。

参考文献:

[1]谭小飞,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5)

[2]黄莉霞.初中班主任管理技巧和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11,(2)

[3]鲁涛.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创新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初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