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政治课能给学生什么

2018-07-25欧阳光标

关键词:政治课人文心理健康

欧阳光标

前几天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讲到了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所以就讲到了一个人——朱镕基总理,结果学生反问我:老师,朱镕基是谁啊?我当时就凌乱了,后来在我所带的高一八个班我都有意问了一下,让我很惊讶的是:几乎70%以上的学生都表示“不认识”、“从来没听过”……

回到办公室后,总是觉得很压抑,或者说很悲哀,我不断的问自己:对于我们高一政治课,除了课本知识的传授,我们到底还能给学生什么呢?我们到底还应该给学生什么呢?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强调,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印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對性和主动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形势的复杂,一方面,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要有符合社会主流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社会精英人才也势必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纯理论型、技能型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笔者以为,总书记话,既点明了青年干部的“主攻方向”,也给我们高中政治老师指明了课改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专家预言,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有学者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身体疾病,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2009年12月,对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部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对200份调查样本的具体分析表明:有10.3%的中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7.4%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8.6%的学生偶尔有某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据新华社最新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看来,随着学业的增加,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

但是笔者认为,其实与其说是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了,倒不如说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欠缺。没有人文素养的积累,我们的孩子们怎么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且不说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没有或者说缺乏人文素养,我们的孩子们怎么走向社会?当一个孩子不知道祖国的历史、不知晓基本的社会经济政治常识,你如何期待他去为这个社会作贡献?不知道历史的人,如何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教训、增长见闻?不知晓基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常识的人,如何去理解我们的社会制度、如何去投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建设?一个连自己国家总理名字都没听过的孩子,你如何期望他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你如何期待他去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当然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累积起来的,那么具体到我们高一的政治课,我们能给我们孩子什么呢?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具体到教育上就是“三全”,即全体学生在全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我们广华中学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坚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理念,不正是我们高一政治老师能给学生、需要给学生的么?

教育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生命的幸福生长。什么样的生命能幸福生长?如果一棵树和它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的话,能良好生长么?同样的,一个孩子,如果他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话,你怎么能相信他是幸福的呢?人的幸福感,应该是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幸福,必然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付出;精神层面的幸福,那就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作为支撑了,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则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作为基石。一个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必然不会为生活中的琐事斤斤计较、必然不会为别人的成绩羡慕嫉妒恨、必然不会为生命中的挫折坎坷难以释怀,如此,必然是幸福的!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智慧的启迪,对灵魂的丰富!”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高一政治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幸福生活奠基,更加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教育的指导思想。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什么样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单方面的发展,肯定不是科学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乃至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那就要求我们对学生是尊重的,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在课堂上牢固树立生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恰当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作为高一政治老师,我们一定要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参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体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人文素养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内心世界的强大、幸福生活的追求,我想,这就是我们高一政治课可以给学生的,也是我们高一政治课,应该给学生的!

猜你喜欢

政治课人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人文绍兴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人文社科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