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专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2018-07-25陈玉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陈玉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专语文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专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44-02

引言

中专语文课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中专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给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积极参与。在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的普通教学课堂具有无效性与低效性两大特点。从高效课堂教学含义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教学的发展主要是知识、技能、教学与学习过程、教学方法与情感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从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效语文课堂教学与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同。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语文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常识,引领学生探讨与自身实际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经济、语文与文化生活。在学习研究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从中了解与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大部分中专教师更加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述,忽视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由于教学中长时间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慢慢失去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下阶段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选择相应教学途径,打破学生对语文的刻板印象,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中专语文教学方案设计阶段要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了解每个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案,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变得完整。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的基础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能过分限制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发现语文知识点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教学开展打好基础。

2.以提问教学的形式提高互动教学质量

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无论让学生学会某一个知识点,还是要掌握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应当借助互动教学模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的探究活动,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为质疑跟提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提问过程中将质疑的因素渗透其中,启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知识跟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性思考问题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体现“双向提问”的作用,立足于“教师问和学生答”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生问和教师答”的模式提高互相效果。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设计多层次、多视角、巧妙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问题,都应当立足于文本知识,并且密切地联系实际生活与教学知识,以使提问具备显著的思考性与启发性。

3.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交流式教学

交流式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角色扮演,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书本里面所描述的人物,通过人物台词的变化,进行人物之间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中专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有很多描写人物的题材的课文或小说,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台词的变化切身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体会文章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最后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主人公所遇到的一切,通过感知其喜怒哀乐,来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通过角色扮演这种交流式教学来建立学生对阅读的思想情感,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小组合作,互动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既可以增进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思考,又感受到集体阅读环境的影响,是一种体验互动交流的教学。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注重锻炼学生个体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引导其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另一方面,还要重视集体阅读的优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学生自我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进行强化,并进行小组讨论,在互动阅读中得到多角度的启发,从而更全面地领悟阅读内容。同时,互动式的阅读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少,学生之间无互动的僵化课堂。学生围坐在一起,氛围轻松愉悦,你一言我一语,靈感在讨论中迸发,教师再加以巧妙地引导,互动阅读效果可见一斑。以《幼时记趣》一文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预先提出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几件趣事?能否调换顺序?”“作者文中描写的‘昆虫在生活中很常见,为什么能够令其获得‘物外之趣,并且描绘得生机盎然?”然后划分小组,让各小组选择自己的方式带着问题进行合作互动阅读。有的小组选择结合自己的童年趣事代入分析,从幼时的自己的角度入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组内汇总,这样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了解作者主要记叙了三件趣事,这三件趣事按照室内到室外的写作顺序,表达了作者对于动物、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并且强调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多元化的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甚至于对母语兴趣的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创新思维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使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得到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余春梅.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读书文摘,2016(10)

[2]康玉燕.试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7)

[3]侯天生.浅析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6(10)

猜你喜欢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