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2018-07-25周文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对小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提问,不仅能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而且能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就当前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堂提问的无效或低效问题,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33-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巩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记忆效果,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对于数学教师而言,通过课堂提问能够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其学习状态,并能以此为依据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实效。基于此,本文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希望能改进当前课堂提问现状,提升提问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能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学习记忆。但就当前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发挥,具体分析如下:

(一)提问形式单一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且提问形式一般是口头提问,学生回答则一般是集体回答与举手回答的形式,创新性不足,且此提问形式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并不适用。另外,在课堂提问中,往往由教师占主导地位,对课堂节奏与进度进行完全掌握,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与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不利影响[1]。

(二)问题设计欠合理

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来看,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缺乏创新性,提问内容单一、随意,并未进行精心准备,且一般来源于教材内容,甚至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即可在教材中获得答案,问题设置欠合理,导致提问效果并不明显。另外,教师选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提问,一般只是对记忆性问题展开提问,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即使学生回答正确,或看起来课堂氛围活跃,但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也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问题反馈效果不佳

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并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只是从表面形式上对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将问题答案反馈给教师。在这一提问形式下,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对问题的思考积极性不强,问题反馈效果不佳,不仅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而且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另外,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小学数学公式、概念等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大多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数学意识不强,导致其遇到问题时无法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一来限制了其数学思维的发展[2]。

二、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一)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首先,在课堂提问中,问题应紧扣教材内容,并以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难点为依据展开提问。课堂提问的问题应服务与教学内容,且每次提问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巩固学习效果,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课堂提问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课堂提问如果失去启发性,其提问作用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以启发式问题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其通过独立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以此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最后,课堂提问应具有趣味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趣味性知识兴趣较为浓厚。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趣味性问题,提问内容新颖独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同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3]。

(二)充分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并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依据,选择提问时机。通常而言,良好的提问时机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在对新知识进行讲授时,需要与以往学过的旧知识加以联系,此时就是提问的良好时机,通过提示与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回忆,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第二,对新知识进行推导时,教师应通过即问即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思考,对新知识的推导过程加以明确;第三,在探究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应通过引导扩展式提问,使学生深入思考,啟发思维、开拓思路,并激发其探究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课堂提问模式下,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即可。这样的提问模式,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不利于自主学习意识与思考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接受能力为依据,设置教学计划,保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4]。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将眼光放在全体学生身上,关注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后进生,并给予其发言的机会,善于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

(四)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缓解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根据教学需要实施角色扮演,加强数学问题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小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进一步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提问策略,改进提问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代琼芳.浅谈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12):92-93

[2]李玉薇.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8(01):31-32

作者简介:

周文福(1961-),男,汉族,甘肃省古浪县人,中专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