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研究
2018-07-25李逢斌刘玲
李逢斌 刘玲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现状以及治疗手段。方法: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80例(4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中,全部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损伤23例,并发肺功能损伤10例,并发消化道损伤7例。死于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8例。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多器官功能障碍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当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多器官功能障碍
肺心病是由于肺动脉、肺组织或者胸廓的慢性病变,肺功能受到影响,肺血管阻力加大造成血管压力增高,导致心脏衰竭。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属于慢性病,多发群体为老年人。经过长期的病情变化,患者会出现心功能、肺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伤。病情经过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两个时期。慢性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有时伴有心力衰竭。对于慢性肺心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进入急性发作期多器官发生损伤,病死率提高,后果严重。本次研究对我院呼吸科室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现状,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发现。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80例,其中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42例。以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为本次调查的主要研究对象。42例多器官损伤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2~85岁,平均f66.9±4.8)岁;<50岁2例,50~59岁8例,60~69岁19例,≥70岁13例。所有患者的确诊都严格按照国家对于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无其他重大身体疾病,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各器官损伤的诊断标准:①心功能障碍:心跳加快、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机体内心肌酶含量高于正常人的2倍。代谢功能损伤为持续> 24 h出现血糖浓度> 6.5 mmol/L,血中钠浓度<130 mmol/L。②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 28次/mm,呼吸时氧分压<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③肝功能障碍:机体血清中胆红素总量>34.2 mmol/L.丙氨酸转氨酶的含量高于正常人的2倍。④肾功能障碍:患者尿量< 40 mL/h,体内血肌酐含量>176.7μmol/L。⑤胃肠道功能障碍:腹胀,有应激性溃疡少量出血,无溃疡病史,但有黑便、呕血情况出现。⑥凝血功能障碍:体内凝血机制受阻,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⑦肺性脑病:在Ⅱ型呼吸衰竭基础上有意識不清、昏睡或者间歇性抽搐现象。
治疗方法:临床上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除了要重视原发病的诊治,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危害。监测患者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改变,定期进行血胆红素、血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等的含量检查。避免使用伤害脏器的药物,关注呼吸道情况,保护胃肠道,加强营养支持,防止心衰,改善患者微循环。
结果
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诊断结果: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时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诊断结果,见表1。
患者病死率情况:42例并发多器官障碍患者中,死亡18例,总病死率42.9%。患者受损脏器越多,死亡的比率越大,见表2。
讨论
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高年龄段的人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较多,并且并发呼吸衰竭和心衰的患者为100%,说明此疾病对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损伤严重,肾功能伤害次之。脏器受损数越多,死亡的比例就越大。≥5个脏器损伤的死亡患者为100%。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中有4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率52.5%。4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18例,病死率42.9%。临床上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当予以重视,除了治疗原发病,还要积极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发作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密切监测患者各项重要器官(心脏、肾脏、肺等)的情况,定期进行血胆红素、血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等的含量检查。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积极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时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于闯,张振宝.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1(4):31-32.
[2]王君兰,包勇,练祥忠,等.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21):1606-1609.
[3]张敏.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障碍36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1(10):5669-5670.
[4] 许丙俊,刘志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6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381-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