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8-07-25周德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周德雅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是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50-01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前提下,对数学知识有着探索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在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就要教师转变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

教师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合理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枯燥乏味变得深动有趣。那么怎么让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呢?首先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数学。如教师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在家找到带有米、分米、厘米单位的尺子并观察,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上学时带好尺子,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拿出直尺先认识1分米1厘米的大小,再用刻度尺测量课本长度厚度课桌的长度等,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把一个对学生来说易记但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在一个既有趣,又有真实体验的活动中去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去发现生活中与数学有关事物,课堂教学尽量引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学,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体会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凑整、取整知识不容易理解,灵活应用感觉就更难了,如果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做,让学生有时间在家陪家长买东西,并应用所学的简便运算知识亲自算帐等等。以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运用及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明确目标,学习主体地位要突出

明确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根本,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未来的教学才能更加科学、合理。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更加重视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思维,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情感领域教学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没有将情感教学与理想教学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比较少,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自然教学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障。结合实际,参与实践。数学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由此可见,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动脑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中的三角形特性中,可以利用学生的乐于动手的能力。教师找到秸秆或者木条,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三角形框架。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懂得了三角形的构造,不同的边长比例是可以改变三角形的大小的。还有,小学生本身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利用三角形原理制作立体图案框架,更加考验了学生的思考以及动手能力,良好的学习有关于三角形的特性问题。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習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四边形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音频、视频或图片来讲解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播放动画使学生了解到四边形不仅仅就是指长方形,还包括梯形、菱形等特殊四边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四边形物体的视频或图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最喜欢的四边形,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时,可以从旁适当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探究情境,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众所周知,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要想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中集中精力,设置有趣的问题或者营造特定的情境是很好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尽可能地创设出仿真性的探究情境,以便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情境活动中来逐步解决那些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探究学习形式包括学生个人独立的探究、既定小组的合作探究以及学生临时组成的小组探究。从而就要求在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既可以采用单一的探究形式,还可以实施多样化的探究形式,以便更加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所取得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因此,建立起激励课堂评价是有效的方法,这样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充分运用激励评价,这样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0,(30)

[2]琼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2011,(36)

[3]徐进.探索关于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0,(9)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