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白杨无性系扦插苗年生长规律及抗病性比较

2018-07-25王耀军杨文涛温铖鹏韩国伟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速生感病叶枯病

张 锁,王耀军,杨文涛,温铖鹏,韩国伟

(吴起县种苗工作站,陕西 吴起 717600)

杨树生长周期短,对气候坏境适应性强,繁殖方式简单,品种易改良,是主要的工业用材和生态防护、环境治理优良速生树种,也是陕北黄土高原栽植面积最大的主栽树种,为提高育苗质量,我们对几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材料为秦白杨、新疆杨、河北杨的无性系1 a生扦插苗。3个杨树无性系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引入,分别为秦白杨5号、新疆杨3号和河北杨5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吴起县白豹镇楼坊坪苗圃进行,本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为7.8 ℃,全年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7.7 ℃和21.5 ℃。年平均降水量为478.3 mm,主要集中在7-9月(占到全年降水量62.4%),无霜期短(年均147 d)。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370.7 h。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为黄绵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

1.3 试验方法

取1 a生通直、健壮、中部枝条做插穗,剪成长18 cm插穗,保证插条底部和顶部剪口有各1~2个饱满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杨树无性系扦插3个小区(3次重复),每个小区20株,株行距40 cm×50 cm。施底肥、整地做畦,扦插前灌足水,插条于2016年4月1日扦插,日常管理过程中,根据土壤墒情浇水。

1.4 数据调查及处理

扦插苗高生长量的调查:扦插60 d后,于6月1日开始苗高测定,每隔7 d测量一次,生长季内共测量16次,10月1日测定结束。叶片感病情况调查:于9月8日,每个无性系中随机选取10株长势、感病情况中等的扦插苗,在每株扦插苗上的距地面30 cm、60 cm和90 cm高度的西南位置方向取3片叶子,共取36片,调查叶片的感病情况。

叶枯病和黑斑病2种病害的分级标准[1-2]参照表1,感病指数计算公式:

公式中Xi为病级代表值,Yi为Xi对应病级叶片数,Xmax为病害分级标准最重级的代表数值。

表1 叶部病害的分级标准

利用WPS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生长曲线拟合[3-6]。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树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

经拟合,秦白杨、新疆杨、河北杨的苗高年生长变化都符合Logistic方程(表2)。由表2可知,3个无性系苗高年生长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0.98以上。秦白杨的苗高日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扦插后的第86 d,新疆杨的苗高日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扦插后的第93 d,河北杨的苗高日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扦插后的第94 d,苗高累计生长量最大的为50.6 cm(新疆杨),最小的47.8 cm(秦白杨),相差2.8 cm。秦白杨高生长的速生区间位于第66~106 d之间,新疆杨的高生长的速生区间位于第72~114 d之间,河北杨的高生长的速生区间位于第71 d至112 d之间,无性系间差异不过5 d。

表2 三个杨树无性系苗木年高生长动态的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

注:表中H为苗高,t为生长期,t1、t2分别为速生期的起点和终点。

无性系扦插苗在一个生长季内,经过生根期、幼苗期、缓慢生长期、速生期、生长衰老期和苗木硬化期6个阶段,苗木生长过程中,最初的扦插时间和最后的封顶时间可以确定,其他的阶段不可用数据测定或者用生长观察的方式划分。利用Logistic方程,求出生长曲线的切点(t1)、拐点(t0,t2),并划分出杨树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其中:t0为曲线的起点,t1为苗木进入速生期的起点,t2为速生期的终点)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7]。无性系扦插苗的生根期、幼苗期和缓慢生长期属于生长前期,衰老期和苗木硬化起属于生长后期(表3)。

表3 三个杨树无性系苗木年高度生长各阶段特征值

从表3可知,3个杨树无性系间在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的持续时间和生长量有很大的差别:秦白杨速生期40 d,累计生长量达54.97 cm,占到整个生长的57.50%,日平均生长量达1.374 cm;新疆杨速生期42 d,累计生长量达63.38 cm,占到整个生长的62.65%,日生长量达1.509 cm;河北杨速生期41 d,累计生长量达58.1 cm,占到整个生长的59.19%,日生长量达1.417 cm,3个杨树无性系都在不到1/4的时间内完成全年一半以上的生长量,新疆杨的累计生长量和日生长量都最大,秦白杨的累计生长量较新疆杨的累计生长量小(8.41 cm),日生长量小(0.135 cm)。扦插苗的高度年生长规律表现出“慢-快-慢”的规律,与“S”型曲线相符。在试验条件、育苗技术、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3个杨树无性系间在累计生长量和累计百分率有一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杨树无性系间自身遗传特性所决定,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这种差异,可选择最优品系进行培育改良满足需要。秦白杨是新引种的杨树品系,与当地适应性较好的新疆杨、河北杨相比,苗木高生长量及其在各时期特征值都相差不大,说明秦白杨能很好的适应本地生态环境。

2.2 苗木叶片自然感病情况

杨树苗木叶片病害主要是黑斑病(褐斑病)、叶枯病,秦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对黑斑病、叶枯病的感病情况如表4。

表4 三个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叶枯病的感病

从表中4可以看出,秦白杨黑斑病的发病率小于新疆杨和河北杨的发病率,感病指数介于新疆杨和河北杨之间,秦白杨的叶枯病的感病指数最低,明显小于其他2个品系的杨树,从现有调查结果看,秦白杨在吴起县对黑斑病和叶枯病有较好的抗性,新疆杨对杨树叶枯病抗性明显,而河北杨对两种病害表现为明显感病。

3 结果与讨论

掌握苗木的生长规律,重视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是培育优良苗木的重要工作,本试验研究了新引进吴起县的秦白杨与在吴起县已经栽植、适应多年的新疆杨、河北杨无性系苗高年生长动态及抗病性比较,结果为:秦白杨、新疆杨和河北杨的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苗木在生长进程中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这三个主要阶段,3个无性系中,秦白杨的速生期经历的时间最短(40 d),生长积累量大(54.97 cm),占整个生长期生长积累量的57.50%,不到1/4的时间内完成全年一半以上的生长量,表现出很好的高生长特性。在制定田间管理措施过程中,加强这时间段的水、肥和中耕管理,应当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施3次速效氮肥,在8月初,苗木开始木质化时候,施一次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保证苗木顺利过冬。

秦白杨、新疆杨和河北杨对叶部病害抗性有一定的差异,秦白杨对黑斑病的感病指数(35.6)明显小于新疆杨与河北杨,叶枯病的感病指数介于其他两个无性系之间(28.8)。

根据在吴起县经验,苗木在1 a的生长过程中,7月份以前发病很轻或几乎不发病;之后随着降雨及湿度的增加,发病率和感病程度明显增大[7]。今后进行杨树叶片病害调查研究时,应以进入7月以后的时段为重点观察调查时期。

猜你喜欢

速生感病叶枯病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
酸铝胁迫下4个速生桉优良无性系的生长反应
甘蔗花叶病对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