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铜鼓的来历研究

2018-07-25Herman唐根基

文化与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鼓面铜鼓黑格尔

Herman(唐根基)

【编者按】

近年来,内地学者对铜鼓在越南和老挝的传播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对其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传播情况了解不多,致使研究进展不大。今年初在广西崇左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会议上,本刊副主编刘洪教授偶遇印度尼西亚峇淡世界大学的Herman(中文名唐根基)博士。Herman博士在印尼铜鼓和中国—印尼文化传播方面有深厚造诣,应约将多年对印尼铜鼓的研究成果献给本刊发表,进一步推动铜鼓研究。

Herman博士对印尼全国范围内一百余面铜鼓进行了分类与统计,特别对各个铜鼓的来历、流传过程、相关传说等做了十分详尽的田野调查,取得详尽扎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相信本文的发表,为国内外有关印尼乃至东南亚铜鼓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一、引言

铜鼓(Bronze drum),印尼语有很多名称,阿洛人称之为Moko(莫鼓),马鲁古人叫之为Tifa(蒂发),巴厘人呼之为Pejeng(贝静),而最常用的名称是Nekara(纳伽拉)。铜鼓是由金属制造的敲击体鸣乐器,其身分为鼓面、鼓胸、鼓腰和鼓足四大部分。铜鼓,最早产生于距今约3000年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老挝、印尼、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印尼铜鼓很丰富,自苏门答腊岛至巴布亚岛都有铜鼓的存在,有黑格尔型铜鼓,有贝静型铜鼓,也有新型铜鼓。关于铜鼓的来历至今还是个迷,有些人说来自中国南方,也有的说来自越南,甚至有不少专家认为是印尼制造的,各有各的说法。此外,有些专家认为,印尼铜鼓是出土而发现的,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海捞的,各有各的理由。

还有一个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即被埋之前,印尼铜鼓有什么用处,其拥有者是谁,是不是国王所有,还是普通百姓的,古代时铜鼓有什么用处,是不是一般的打击乐器,还是打战时敲击用的鼓器,或者百姓常说的一种神物。目前无人知晓,也是一个未能揭开的迷。更让人好奇的是,印尼到底有多少面铜鼓,分布于哪里,怎么进入印尼等,此问题也未有学者进行研究,值得探讨。因此,借用各种各样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印尼铜鼓的来历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研究基础

2.1 研究回顾

对于东南亚铜鼓研究,1884年,德国学者累斯顿枢密官迈尔(A.B.Meyer)在莱比锡出版的《东印度群岛的古代文物》一书,曾探讨巴达维亚(雅加达)铜鼓和留存欧洲的铜鼓;1898年,迈尔和夫瓦(W.Foy)合著的《东南亚的青铜鼓》也曾探讨东南亚铜鼓,此书在德累斯顿问世;1902年,德国学者弗朗西·黑格尔的《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曾分析东南亚铜鼓的类型,将之分成4种类型,即黑格尔I、II、III、IV型;1990年,越南考古学者范明玄、阮文好、赖文道曾研究东山铜鼓,将铜鼓的类型分成分成A、B、C、D、E5型22式。对于中国铜鼓,1988年,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提出新的分类法,即“8分法”,将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所有古今铜鼓分为8种类型,即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行、灵山型和西盟型。

关于印尼铜鼓研究,最早有G.E.Rumphius(1687)提起,其著作“D’Amboinsche Rarigeitkamer”一书曾描述塞鲁阿岛(Pulau Serua)铜鼓,书中写道:“1687年,据塞鲁阿岛百姓的报告,在此岛的山顶上坐落了1面铜鼓,据传言,此鼓是雷鸣时从天而降的铜鼓,被称之为Tifa Guntur(雷蒂发),荷兰语叫做Tympanum Tonitrus,或Thunderarum,是雷鼓的意思。2015年,安汶(Ambon)考古学家 Marlon Ririmasse的 “Material Culture Biography:Diasphora of Bronze Kettledrums in The Moluccas Archipelago” 曾研究马鲁古铜鼓的发现地及其文化①Marlon Ririmasse, “Material Culture Biographi: Diasphora of Bronze Kettledrums in The Moluccas Archipelago”, Balai Arkeologi Yongyakarta, Yogyakarta, 16-06-2015.。2013年,印尼学者Khusnul Hatimah,在 其 著 作 “Museum Nasional:Nekara Makalamau sebagai ‘Material Culture’”一书曾分析印尼国家博物馆里的铜鼓。文章中探讨了西努萨登呷拉铜鼓背后的文化,此地铜鼓有辟邪的作用②Khusnul Hatimah, “Museum Nasional: Nekara Makalamau sebagai ‘Material Culture’”, FIB. Universitas Indonesia,Jakarta, 2013.。

2.2 研究方法和目的

印尼铜鼓分布于自印尼西边苏门答腊岛至东边巴布亚岛,如此之多的铜鼓,有些问题至今还是个谜,比如:印尼铜鼓到底来自哪里、哪个国家制造的、印尼共有多少面铜鼓、怎么进入印尼、发现于何处、怎么发现、为什么被埋、被埋之前谁是其拥有者等,目前无人知晓,未有学者研究,同时也没有足够和可靠的资料能证明其来历。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通过已有的资料、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使用描述法对印尼铜鼓进行研究。因此,为了解印尼铜鼓之状况,我们参访了印尼占碑、明古鲁、南榜、雅加达、三宝垄、日惹、巴厘、阿洛岛、班达尔岛、斯拉雅儿岛等十多个城市,这样希望可全面了解印尼铜鼓的状况,包括其数量、发现地、发现方法、铜鼓的来源等,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线索希望可以了解印尼铜鼓的拥有者和怎么进入印尼。除了可以解决问题和找出答案,研究结果有利于加强印中文化之和谐交流,有利于证明自古代时期印中已建立友好关系。此外,可以全面揭开印尼铜鼓背后的谜底,提供权威性、可信性和准确性的阐述与说明印尼铜鼓的状况。

三、印尼铜鼓的发现地

印尼铜鼓的数量很丰富,主要分布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东努萨·登呷拉群岛、西努萨·登呷拉群岛、马鲁古群岛、巴厘岛和巴布亚岛,共有103面铜鼓,分别为83面黑格尔I型铜鼓,2面黑格尔II型铜鼓,4面黑格尔IV型铜鼓,10面贝静型铜鼓, 6面新型铜鼓。

3.1 苏门答腊岛铜鼓(Nekara Pulau Sumatera)

苏门答腊岛铜鼓主要分布于占碑省、明古鲁省和南榜省,共出土了10面铜鼓,都是属于黑格尔I型铜鼓。

图1:左图为占碑省铜鼓,中图为明古鲁省铜鼓,右图为南榜省铜鼓

(一)占碑省(Jambi)

占碑省共出土2面铜鼓,第1面出土于1936年,是有农民在葛林芝湖南边的伽当湖(Danau Gadang,Bagian selatan Danau Kerinci )的茶园挖出来的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已坏,只留下其鼓面和已碎的鼓身,面径75厘米,鼓面边上有青蛙像①Hoop, 1949。第2面铜鼓是黑格尔I型铜鼓,发现于葛林芝湖西物腊·班让村(Siulak Panjang),鼓胸和鼓腰之间有4只耳,现存于西物腊·班让村族屋里,是属于当地民族的宝物②http://www.kompasiana.com/hafifulhadi/heboh-penemuan-harta-karun-zaman-perunggu-di-kerincijambi_56890aa0a0323bd80048b4575。

(二)明古鲁省(Bengkulu)

明古鲁省共出土3面铜鼓,第1面出土于1914年,是由农民在明古鲁县孙贝尔查亚村拉瑙湖附近(Desa Sumberjaya dekat Danau Ranau)发现的黑格尔I型铜鼓③Bernet Kempers, 1988: 18-22。第2和3面铜鼓出土于雷章县勒崩·布密沙丽村(Lebong Bumisari Kabupaten Rejang),都是黑格尔I型铜鼓。可惜的是,此鼓已坏,第1面其鼓面已破,鼓脚破成两半,其面径63厘米,高41.5厘米;第2面其鼓面已不见,只留下半面鼓胸和半面鼓脚,其高50厘米④Bintarti, 1993,现存于明古鲁省博物馆。

(三)南榜省(Lampung)

南榜省共出土5面铜鼓,第1面是由巴达维亚博物馆馆长于1937年接收来自南榜省格鲁衣村(Desa Krui)已坏的黑格尔I型铜鼓⑤Bintarti, 1992。第2和3面铜鼓都由木吉优诺(Mujiono)在中南榜市斯利·弥诺沙丽县(Kabupaten Sri Minosari)他家后园挖出来的黑格尔I型铜鼓,1面出土于1987年,后来被窃。另1面存放于南榜省博物馆,其鼓胸长度63厘米,鼓嘴宽度16.5厘米,鼓嘴长度30.5厘米,其鼓脖宽度18厘米,鼓身圆圈42厘米,其鼓面中心太阳纹14芒,9芒比较清楚,另5芒不清楚⑥Bintarti, 1992。

第4面铜鼓出土于1988年,发现于中南榜市斯利·弥诺沙丽县,是由寿马德(Somand)在他家后园播种香蕉时挖出来的黑格尔I铜鼓,其高39厘米,面径39厘米⑦Bintarti, 1992。第5面铜鼓出土于1991年,是有苏北若多太太(Ibu Subroto)在北南榜市芒伽腊镇斑渣·栋伽勒·查亚村(Desa Panca Tunggal Jaya Kecamatan Manggala)发现的黑格尔I型铜鼓。铜鼓已破,但比较完整,其鼓面破成5份,其高59厘米,面径58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鼓面太阳纹之间有羽毛纹,也有6只鹭科纹。其鼓胸周围有直线纹,鼓胸左右边各有一耳,鼓腰周围有直线纹,而鼓脚无纹饰①Bintarti, 1992。

3.2 爪哇岛铜鼓(Nekara Pulau Jawa)

爪哇岛发现不少铜鼓,共有54面,2面黑格尔II型铜鼓,4面黑格尔IV型铜鼓,37黑格尔I型铜鼓和11面贝静型铜鼓,主要发现于万登省、雅加达、西爪哇省、中爪哇省、日惹和东爪哇省。

(一)万登省(Banten)

万登省共发现了2面铜鼓,其出土情况不清楚,1面铜鼓是黑格尔I型铜鼓,另1面铜鼓是黑格尔IV型铜鼓②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2。

(二)雅加达(Jakarta)

雅加达没有出土过铜鼓,但有不少来自印尼各城市的铜鼓寄存于此市。有的寄存于雅加达国家博物馆,有的寄存于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除此之外,也有来历不清坐落于印尼总统宫的铜鼓。除了接收来历清楚的铜鼓,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曾接收过2面来历不明的黑格尔I型铜鼓,第1面其面径79厘米,第2面其面径76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正飞的鸟纹和4只青蛙像。此外,雅加达总统宫也坐落了来历不明的1面黑格尔II型铜鼓,据说是由其它国家赠送的铜鼓③Bintarti, 1977。

(三)西爪哇省(Jawa Barat)

图2:存放于雅加达国家博物馆的铜鼓

西爪哇省发现了2面铜鼓,是发现于茂物市(Bogor)。第1面是Bernet Kempers在其书曾提过的铜鼓,他说:“1929年巴达维亚博物馆曾接收来自茂物市的铜鼓”④Bernet Kempers, 1988: 18-22。第2面铜鼓也是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51厘米,面径70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还有,铜鼓中有横线纹、正飞着鹭科纹,鼓面边上无青蛙像,现在此铜鼓存放于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⑤Bintarti, 1977。

(四)中爪哇省(Jawa Tengah)

中爪哇共出土36面铜鼓,主要发现于三宝垄市、巴纽玛斯县、北伽隆安县、吉安珠儿县、巴当县、达努勒卓、德拉基县、冷邦县、都班县、都古·构沃区、伟莱里村、库宁岸县等。

三宝垄市(Semarang):据巴达维亚博物馆报告,1883年巴达维亚博物馆曾接收发现于1883年三宝垄市的1面黑格尔I型铜鼓⑥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1887年也接收了来自班优满宁村(Desa Banyumening)的1面黑格尔I型铜鼓,1909年又接收了来自巴尔果大坟墓区(Perkuburan Bergota)的2面黑格尔I型铜鼓①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

芒钢村(Mangkang):芒钢村出土2面黑格尔I型铜鼓,其鼓身已破,只留下其鼓面。第1面的面径82.3厘米,鼓面中心太阳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8只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有4只青蛙像;第2面的面径68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正飞鹭科纹,鼓面无青蛙像②Bintarti, 1989。

古浓巴蒂村(Gunungpati):翁伽兰镇古浓巴蒂村(Desa Gunungpati Kecamatan Ungaran)出土2面黑格尔I型铜鼓,是由善玛德(Samad)在他果园里播种木薯时挖出来的铜鼓,铜鼓已坏,只留下其鼓面。第1面的面径58.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0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羽毛纹、6只正飞鹭科纹;第2面的面径59.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羽毛纹、8只正飞鹭科纹。这2面铜鼓的鼓面上都没有青蛙像③Bintarti, 1989。

山班干村(Sampangan):山班干村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只留下其鼓面,面径32.5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正飞鹭科纹、羽毛纹④Bintarti, 1989。

巴纽玛斯县(Banyumas):1889年,在巴纽玛斯县梅勒西村(Mresi)出土了1面黑格尔I铜鼓⑤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

北伽隆安县(Pekalongan):北伽隆安县出土2面黑格尔I铜鼓,第1面出土于1889年,第2面出土于1909年,是在北玛琅镇伽布南村(Desa Kabunan Kecamatan Pemalang)发现的铜鼓⑥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

吉安珠儿县(Cianjur):1904年,在吉安珠儿县巴巴干村(Babakan)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⑦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

巴当县(Batang):巴当县苏巴村(Desa Subah)出土1面黑格尔I铜鼓,其面径59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正飞的鸟纹⑧Bintarti, 1990。

达努勒卓(Tanurejo):二战后在德芒功县巴拉干镇达努勒卓村(Desa Tanurejo Kecamatan Parakan Kabupaten Tumanggung)出土1面贝静型的铜鼓,只留下其鼓面,其鼓身已毁,面径5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周围有E和F纹、凸出圆圈水浪纹等⑨Hoop, 1941: 212-213。

德拉基村(Traji):1994年,在德芒功县纳蒂勒卓镇德拉基村(Desa Traji Kecamatan Ngadirejo Kabupaten Temanggung)德拉基第一号小学学校出土7面铜鼓,是由玛尔蒂雅娜(Mardiyana)发现的,包括2面黑格尔I型铜鼓,1面贝静型铜鼓,另4面铜鼓已破碎⑩Sumijati, 1993; Bintarti, 1995。第1面是黑格尔I型铜鼓,其面径64厘米,高44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0芒,鼓面周围有孔雀纹、直线纹、羽毛纹、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有四只青蛙像,鼓胸有直线纹、舟纹、羽毛纹、人纹,鼓胸边有2只耳,鼓腰有直线纹,而鼓足无纹;第2面是黑格尔I型铜鼓,铜鼓已破,纹饰已不清,其面径57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0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羽毛纹、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有4只青蛙像,鼓胸有圆圈线纹,鼓胸左右边各有1只耳,鼓腰和鼓足已不见。第3面是贝静型铜鼓,此鼓已坏,只留下其鼓面,其鼓面径51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0芒,太阳纹周围有孔雀纹、凸出海浪纹。

冷邦县(Rembang):冷邦县共出土3面黑格尔I型铜鼓,第1面出土于苏浪村(Desa Sulang),只有其鼓面和鼓胸,面径17.5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鼓胸长度21.5厘米,宽度12厘米,鼓胸里有羽毛纹、直线纹;第2面出土于贝拉王安村(Desa Plawangan),是由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于1985年在坟墓区发现的铜鼓,其鼓高67厘米,其面径53厘米;第3面出土于格东睦理优村(Desa Kedungmulyo),只有其鼓面,其鼓面径59.7纹,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直线纹①Bintarti, 1989。

都班县(Tuban):都班县出土2面黑格尔I型铜鼓,第1面发现于伟勒然村(Weleran),其鼓面已不见,其鼓高74厘米,面径93厘米,鼓胸和鼓腰有直线纹,鼓足有无纹;第2面发现于嵩·德鲁斯(Song Terus),其高17厘米,鼓面径18.5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直线纹,是小型铜鼓②Bintarti, 1982; D. Suryanto, 1981。

纳格贝安村(Nagbean):1984年,在纳格贝安村出土7面铜鼓,是由朱贝理(Jupri)在根达尔县泊查镇都古·构沃区纳贝安村(Desa Ngabean Daerah Dukuh Gowok Kecamatan Boja Kabupaten Kendal)发现的, 1面贝静型铜鼓,6面黑格尔I型铜鼓③Bintarti, 1993,现在存放于三宝垄市中爪哇省博物馆。第1面是贝静型铜鼓,只留下其鼓面,面径50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周围有S纹、凸出海浪纹和f纹;第2面只留下其鼓面,面径56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羽毛纹;第3面只留下其鼓面,面径55.3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10芒,太阳周围有f纹、直线纹和六只正飞的鹭科纹;第4面只留下其鼓面,鼓面已坏,面径56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0芒,太阳周围有羽毛纹、直线纹和4只正飞的鹭科纹;第5面只留下其鼓面,鼓面中心太阳8芒,太阳芒间有斜线纹,此外也有凸出海浪八方形纹;第6面只留下其鼓胸和鼓腰,鼓胸长度8厘米,鼓腰长度13厘米,鼓胸和鼓腰有圆圈线纹;第7面只留下其鼓腰,鼓腰直径45厘米,腰宽14厘米,鼓腰里有羽毛纹、斜线纹、圆圈线纹和梯纹。

伟莱里村(Weleri):伟莱里村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27厘米,面径48.8厘米,鼓面有圆圈线纹,现在存放于三宝垄中爪哇省博物馆④Bintarti, 1977。

库宁岸县(Kuningan):库宁岸县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55厘米,鼓面直径69.5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横线纹、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无青蛙,现在此铜鼓存放于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⑤Bintarti, 1977。

图3:左中爪哇纳本勒卓村(Desa Ngabenrejo)铜鼓,中存放于贝拉王安博物馆,右中爪哇铜鼓

(五)日惹(D.I. Yogyakarta)

日惹发现了4面铜鼓,第1面是由Bintarti于1977年在其报告书中报告过的黑格尔II型铜鼓。此外,2017年7月份参访日惹时,在索诺布多优博物馆(Museum Sonobudoyo)存放着3面来历不明的铜鼓,第1和2面铜鼓是黑格尔IV型铜鼓,大小和纹饰相当,唯一不同的是,其耳位置不同,1面是在鼓胸左右边各有1只耳,另1面是在鼓胸一边有2只耳,另一边无耳,此两面铜鼓的鼓面中心有太阳纹12芒;第3面铜鼓是黑格尔I型铜鼓,只留下其鼓面。

图4:日惹索诺补多优博物馆的铜鼓

(六)东爪哇省(Jawa Timur)

东爪哇省共发现9面铜鼓,包括:2面黑格尔I型铜鼓,7面贝静型铜鼓。

拉萌安县(Lamongan):1982年,在拉萌安县格东贝玲镇格拉德南勒卓村(Desa Kradenanrejo Kecamatan Kedungpring)出土2面铜鼓,是由米帝格(Midik)挖水沟时发现的,第1面是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42厘米,面径27厘米;第2面是贝静型铜鼓,铜鼓不那么完整,其高40厘米,面径52.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8芒,鼓中有F纹、凸出海浪纹、梯纹、横线纹、竖线纹等,此2面铜鼓现存于泗水恩布·丹杜拉尔博物馆(Museum Mpu Tantular)①Bintarti, 1985。

巴厘岛(Pulau Bali):巴厘岛共有8面铜鼓,第1面是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不是出土于此岛,是出土爪哇岛,现存于巴厘岛达巴南县(Tabanan),是由巴厘旅游商人Zainal Tayyeb从别人手上买下来的铜鼓,现存于他家。

第2至8面铜鼓都是贝静型铜鼓,第2面发现于吉安雅儿县(Gianyar)丹巴西岭镇贝静村(Pejeng), 最 早 由 G.E.Rumphius(1705) 提起,现存于贝静村贝纳达兰·沙西婆罗门教寺庙(Penataran Sasih),被尊敬为“月亮”神。尊称为“月亮”是因为百姓相信此鼓是“月轮”从天上落下来的②Nieuwenkamp, 1908; Heekeren, 1958: 13-35; Bintarti, 1992; Bernet Kempers, 1988: 15-16。第3面发现于1962年,在吉安雅儿县贝币德拉村(Desa Bebitra),现存于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只留下其鼓面和鼓胸,此鼓面径5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8芒,铜鼓中有孔雀羽毛纹、横线纹、凸出海浪纹、斜线纹等③Soejono, 1984。第4面发现于1月1978年在布勒冷县德渣古拉镇巴中村(Desa Pacung Kecamatan Tejakula Kabupate Buleleng),是由三位农民名叫 I Ketut Seleg、Nengah Sandi、Sukalaba挖井时发现,可惜的是,此鼓已破坏,其高84厘米,鼓面直径62厘米,部分被卖给玛琅人,部分被卖给意大利人①I Wayan Widia, 1980。

第5面发现于布勒冷县斯莉莉特镇乌拉然村(Desa Ularan Kecamatan Seririt Kabupaten Buleleng),是由I Ketut Mastra在他家后园挖出来的已破坏的铜鼓,其高27厘米,其面径16厘米②Dewa Kompiang Gde, 1997。第6面发现于呷浪阿深县古布镇班村班扎尔·巴内区(Desa Ban Daerah Banjar Panek Kecamatan Kubu Kabupaten Karangasem),是由佳吉(Kaki Reta)发现的铜鼓,现存于班扎尔·巴内区宝物存储中心,被命名为Batara Suarjagat,其高45厘米,其面径22厘米。鼓面中心太阳8芒,鼓中有斜线纹、孔雀纹、igir纹、梯纹、竖线纹、鼓腰有两耳③I Wayan Widia, 1986。第7面发现于达巴南县巴都利蒂镇蓓蕾安村(Desa Perean Kecamatan Baturiti Kabupaten Tabanan),现存于巴杜尔·达满·沙丽寺(Pura Batur Taman Sari),是属于当地人的神物,被称为Sangku。1971年此鼓存放于森林里的寺庙,由于此庙已坏,所以被搬到巴杜尔·达满·沙丽寺,可惜的是,此鼓已坏,其高48.5厘米,鼓面径28厘米,鼓面中心太阳8芒,铜鼓中有断线纹、曲流纹、横线纹、竖线纹、圆圈纹、面具纹、梯纹、其两耳已不见④I Nyoman Kaler。第8面发现于邦理县锦达玛尼镇玛尼丽友村(Desa Manikliyu Kecamatan Kintamani Kabupaten Bangli),是由Wayan Suki挖土时发现的铜鼓,1977年3月29日至1997年4月8日,巴厘考古学家对此铜鼓进行研究,其高度120厘米,面径77厘米,鼓面中心太阳8芒,铜鼓中有孔雀纹、斜线纹、梯纹、曲流纹、f纹、两双面具纹、横线纹、竖线纹、鼓腰有已断的两耳⑤Dewa Kompiang Gde, 1997: 39-53。

3.3 加里曼丹岛铜鼓(Nekara Pulau Kalimantan)

图5:左图为存放于贝静村贝纳达兰·沙西寺庙的铜鼓,右上图为存放于达巴南铜鼓,右下图为存放于雅加达的巴厘铜鼓

加里曼丹岛共有3面铜鼓,都是黑格尔I型铜鼓,2面发现于西加里曼丹省,1面出土于中加里曼丹省。

(一)西加里曼丹省(Kalimantan Barat)

1990年,在西加里曼丹省三发县北芒呷德镇斯邻东山岭瀑布水村(Desa Air Terjun Daerah Selindung Kecamatan Pemangkat Kabupaten Sambas)出土了2面黑格尔I型铜鼓,是由三位农民名叫Syarif bin Jawi、Bujang bin Rahimin、Usman bin Pudi播种木薯时挖出来的铜鼓[ Hartadi, 1990; Bintarti,1994],现存放于坤甸西加里曼丹省博物馆。

第1面铜鼓的鼓高50.5厘米,面径68.2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之间有羽毛纹,直线纹,17只正飞嘴直鸟纹,18只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无青蛙像,鼓腰和鼓胸的纹饰不清,鼓胸与鼓腰之间有其耳,而鼓足无纹饰。

图6:存放于西加省博物馆的铜鼓

第2面铜鼓,其高51厘米,面径60厘米,顾明中心太阳14芒,太阳芒之间有羽毛纹,其周围有直线纹、6只正飞鹭科纹,鼓面边上无青蛙像,鼓胸有直线纹、横线文、竖线纹,鼓腰和鼓足无纹饰。

(二)中加里曼丹省(Kalimantan Tengah)

中加里曼丹省西古达·瓦礼金县古达·瓦礼金· 拉 玛 村(Desa Kotawaringin Lama Kabupaten Kotawaringin Barat)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现存放于古达·瓦礼金·拉玛王宫,是属于王国国宝,被称为Kyai Singadilaga,其高44厘米,其面径45厘米,两只耳,鼓面中心太阳10芒,鼓胸很多洞,周围有圆圈线纹,鼓腰和鼓足的纹饰不清楚①Bintarti, 1989。

3.4 马鲁古群岛铜鼓(Nekara Kepulauan Maluku)

马鲁古群岛出土13面黑格尔I型铜鼓,主要出土于雷帝岛(Pulau Leti)、古尔岛(Pulau Kur)、葛毅岛(Pulau Kei)、鲁昂岛(Pulau Luang)、布鲁岛(Pulau Buru)果罗么岛(Pulau Gorom)、燕德纳岛(Pulau Yamdena)等。

(一)塞鲁阿岛(Pulau Serua)

塞鲁阿岛发现1面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发现于1625年,最早由G.E.Rumphius于1687年提起。G.E.Rumphius的著作D’Amboinsche Rarigeitkamer曾说:1687年,据马鲁古人的报告说,在塞鲁阿岛的一座山顶发现了1面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是从天上雷声时降落下来被命名为Tympanum Tonitrus或者 Tifa Guntur, 或者 Thunderarum,是雷声铜鼓之意思,后来此鼓被当地省长打碎②G.E.Rumphius:D’Amboinsche Rariteitkamer, 1705: 207-250。

(二)鲁昂岛(Pulau Luang)

鲁昂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同,此鼓发现于1715年,1730年E.C.Chr.Branchewitz在 其 著 作Ost-Indianische Reise-Beschreibung报告过鲁昂岛的铜鼓,书中说:他曾听百姓说,山岭顶上有1面从天而降的铜鼓(Miraculous bell)。为了了解此物,1715年他与军队登上此岛,在百姓的帮助下,在山岭顶上发现了埋在土地里的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51厘米,鼓面直径91厘米。据百姓的说法,此铜鼓是怪物,不可碰,若碰它会遇到灾难,生病无救③Heekeren, 1958: 21; Bernet Kempers 1988: 17。

(三)勒帝岛(Pulau Leti)

勒帝岛出土3面铜鼓,第1面发现于勒帝岛鲁胡乐乐村(Luhulele),据Rinnooy(1881)和Hoevell(1918)的报告说,在此地曾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69厘米,鼓面直径97厘米,但可惜的是,此鼓已坏,只留下其鼓面,现在存放在雅加达印尼国家博物馆④Sejarah Nasional Indonesia, 2011: 335。第2和3面铜鼓是发现于1910年,据Niuwenkan(1918)的报告说,1910年时在达布乐旺村(Tapulewang)村民Rouffaer发现了2面黑格尔I型铜鼓⑤Marlon Ririmassw: Biografi Budaya Bendawi: Diaspora Nekara Perunggu Di Kepulauan Maluku, Balai Arkeologi Ambun,。

(四)库尔岛(Pulau Kur)

库尔岛共有2面铜鼓。据G.W.W.C.Baron von Hoevell于1890年报告说,他在此岛的山岭和海滩发现了2面铜鼓,1面大鼓,1面小鼓。据当地百姓说,比较大的铜鼓,其鼓面边上有四只青蛙像,被称为男鼓,而比较小铜鼓的鼓面没有青蛙像,则被称为女鼓。可惜的是这2面铜鼓已破坏,2面都存放于雅加达国家博物馆,部分铜鼓的碎片于1933-1934年被J.W. Admiral寄送至瑞士苏黎世的民族博物馆(Etnological Museum di Zurich Swiss)①TBG, 33: 153-155, 210-211; Heekeren, 1959: 32-32。

(五)葛毅岛(Pulau Kei)

葛毅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发现于杜拉岛(Pulau Dullah)。据Heekeren的报告说:百姓曾说,此鼓是当地两个民族的族宝,象征着保护神,为了尊敬它,百姓将此鼓分成两半,一半(鼓腰至鼓足)存放至发安村(Desa Faan),由Petrus Fang Ooy照顾,但可惜没照顾好,存放在稻田中,被太阳晒,被雨淋。此鼓腰有横线纹、竖线纹、曲流纹、圆圈纹、梯纹和鸟纹;另一半(鼓面至鼓胸)存放至玛杜阿依村(Desa Matuair)的花园里,没人照顾,为了保护它,百姓做一个简单的屋顶和围墙。此鼓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和只留下1只青蛙像,其他纹饰已不清,其鼓耳已不见②Bintarti dan Sudiono, 1990。

(六)果罗么岛(Pulau Golom)

果罗么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现存放于伽达罗伽村(Kataloka),是由Heekeren发现的铜鼓。为了解此铜鼓的状况,1953年马鲁古省文化局代表到此地进行研究。此鼓的鼓面比较完整,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曲流纹纹、正飞的鹭科纹,鼓面边上有4只青蛙像③Soejono, 1957。

(七)布鲁岛(Pulau Buru)

布鲁岛伽叶礼村(Kayeli)出土1面完整的黑格尔I型铜鼓,此铜鼓发现于1826年,是由Dupperey在此地发现,现在其存放处不明④Marlon Ririmassw: Biografi Budaya Bendawi: Diaspora Nekara Perunggu Di Kepulauan Maluku, Balai Arkeologi Ambun,16.6.2015。

(八)燕德纳岛(Pulau Yamdena)

燕德纳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发现于2014年,是由安汶考古研究中心Marlon Ririmasse在西东南马鲁古县燕德纳岛阿鲁达村丹尼巴尔(Tanimbar Desa Aruda Kabupaten Maluku Tenggara Barat Pulau Yamdena)发现。

(九)其他铜鼓

除了上面的铜鼓,据Rumphius的报告说:在马鲁古岛也发现了2面来历不明的黑格尔I型铜鼓,此2面铜鼓都发现于1687年,第1面被寄送给意大利商人,名叫Cosimo III dei Medici,第2面其去处不明⑤Marlon Ririmassw: Biografi Budaya Bendawi: Diaspora Nekara Perunggu Di Kepulauan Maluku, Balai Arkeologi Ambun,16.6.2015。

3.5 苏拉威西岛铜鼓(Nekara Pulau Sulawesi)

图7:左图为罗么岛铜鼓,右图为伽达罗伽铜鼓(Kataloka)

南苏拉威西省共有2面铜鼓,都发现于斯拉雅儿岛,第1面是印尼铜鼓中最大的铜鼓,是属于黑格尔I型铜鼓,另1面铜鼓是我们走游斯拉雅儿岛时得知的新型铜鼓。

第1面是黑格尔I型铜鼓,出土于1686年,在本多邦汶村(Bontobangun)由纱布那(Sabuna)发现的铜鼓,其面径126.2厘米,高95厘米,圆圈396厘米,腰圆圈340厘米。此鼓分为鼓面、鼓胸、鼓腰和鼓足,鼓胸与鼓腰之间有四只耳,鼓面中心太阳16芒,周围有16只象,54只鸟,18条鱼,11棵薷叶树。1863年,荷兰殖民地时代,在荷兰政府命令下,各地区领导开始寻找铜鼓,当时南苏拉威西省长报告了斯拉雅儿岛的铜鼓。由于百姓不允许将此鼓搬到巴达维亚,所以1883年G.A.Schoulten将此鼓画下来,送给巴达维亚政府①Bintarti, 1985。现在此鼓存放于斯拉雅儿岛本都哈鲁镇(Bontoharu)马达拉郎区(Matalalang)本多邦汶村纳伽拉博物馆。

第2面铜鼓是新型铜鼓,此鼓是由百姓在占北雅岛(Pulau Jampea)附近的海域捕鱼时从海底下打捞上来的铜鼓,后来被2005年至2010年任斯拉雅儿议员Ir.Wildan收藏,现在存放于他家。

3.6 东努萨·登呷拉群岛铜鼓(Nekara Nusa Tenggara Timur)

图8:左图为存放于 Ir.Wildan 家中的铜鼓,右上、右下图为存放于斯拉雅儿岛纳伽拉铜鼓博物馆的铜鼓

东努萨·登呷拉群岛省的铜鼓主要发现于阿洛岛、洛德岛、班塔尔岛、呷贝尔岛弗洛勒斯岛等。在此省主要有两大类型铜鼓,即纳伽拉型铜鼓和墨葛鼓型铜鼓,纳伽拉型铜鼓共有7面,而墨葛鼓型铜鼓有两千多面铜鼓。在这里我们不谈墨葛鼓型铜鼓。

(一)阿洛岛(Pulau ALor)

阿洛岛共有4面铜鼓,有出土的铜鼓,也有代代相传的铜鼓。第1面铜鼓出土于1972年8月20日阿洛县西南阿洛镇爱茉莉村(Desa Aimoli Alor Barat Laut),是由J. Oil Balol发现。此铜鼓的存在和其地址是因梦而得知的,J.Oil Balol梦中时梦见此鼓,此鼓告诉他它的存在,并请他来取,做了十多次一样的梦之后他才相信,并去那个地方取,挖之后才相信,原来此铜鼓埋在那里。为了解此铜鼓,1981年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在D.D.Bintarti率领下调查此鼓。到阿洛县大阿洛镇晒·嗯村(Sey Eng)调查之后,确定此鼓是黑格尔I型铜鼓,完整无损,其高67.5厘米,鼓面径92厘米,鼓面太阳中心12芒,太阳纹周围有直线纹、羽毛纹,鼓面边上有4只青蛙像,鼓胸有直线纹、舟纹、带着羽毛的人纹,鼓胸左右有两耳,鼓腰有横线纹、竖线纹、直线纹,而鼓足无纹饰①Heekeren, 1958:28-29。现在此铜鼓存放在阿洛岛伽腊巴黑市(Kota Kalabahi)阿洛千面墨葛鼓博物馆。

图9:第1至3面存放于阿洛岛千面铜鼓博物馆,第4面存放于墨鲁村阿布依族族屋

第2至4面铜鼓目前未有学者研究,为了解此鼓,2018年1月7日至11日我们赴阿洛岛阿洛千面墨葛鼓博物馆和墨鲁村(Moru)珪国(Kerajaa Kui)国王Nasarudin家。第2面是新型铜鼓,此鼓存放于墨鲁村阿布依族族屋里,是阿布依族祖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铜鼓,现在由阿布依族族长Yusuf Tangpeni(82岁)族长保管;第3面是新型铜鼓,现存于阿洛千面墨葛鼓博物馆;第4面也是新铜鼓,现存放于阿洛千面墨葛鼓博物馆。

(二)班达尔岛(Pulau Pantar)

班达尔岛呷贝尔村共有2面铜鼓,此鼓目前也未有学者研究。我们于2018年1月9日在阿洛县班达尔镇呷贝尔村吉利雅斯族屋(Kiryas)得知,是由 Jeramias Waang先生所有,是他祖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铜鼓。第1面是新型铜鼓,与阿洛岛的新型铜鼓一样,其大小、纹饰相当,只有一些部分纹饰不同;第2面也是新型铜鼓,此铜鼓与阿洛千面墨葛鼓博物馆铜鼓一样,其大小与纹饰也相当,只不过有些纹饰不同。

(三)洛德岛(Pulau Rote)

图10:存放于班达尔岛呷贝尔村吉利雅斯族屋

洛德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1871年荷兰时期,在罗勒村(Lole)发现了1面黑格尔I型铜鼓,同年J.A.van der Chijs将它寄送至巴达维亚博物馆,此鼓破成两半,一半其鼓面,另一半其鼓身,其高72.8厘米,面径59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外有圆圈线纹、梯纹、羽毛纹、曲流纹,鼓身只留下鼓胸、鼓腰和鼓耳①Heekeren, 1958:28-29。

3.7 西努萨·登呷拉群岛铜鼓(Nekara Nusa Tenggara Barat)

西努萨·登呷拉群岛省共发现12面铜鼓,主要发现于尚黑昂岛、隆目岛、松巴哇岛、蓖麻县,共有12面铜鼓黑格尔I型铜鼓。

图11:左图为桑厄昂岛铜鼓,中图为马达兰市铜鼓,右图为松巴哇岛铜鼓

(一)桑厄昂岛(Pulau Sangeang)

桑厄昂岛出土7面黑格尔I铜鼓,6面铜鼓是荷兰殖民地时期在尚黑昂岛蓖麻县(Kabupaten Bima)伟拉镇(Kecamatan Wera)出土。1937年S.Kortleven将此鼓寄送至巴达维亚博物馆,现在存放于雅加达国家博物馆①Hoop, 1940。

另1面铜鼓是印尼独立后发现,1983年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在E.A.Kosasih率领下因得到铜鼓的消息而赴此岛,并对此鼓进行研究。此鼓存放于山顶,是属于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55厘米,面径92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直线纹,鼓面边上有4只青蛙像,其鼓胸有直线纹,也有两耳,而鼓足无纹饰。可惜的是,他们回雅加达不久,此鼓被村长卖出去②Kosasih, 1983。

(二)隆目岛(Pulau Lombok)

隆目岛出土2面铜鼓,1面发现于苏给安村,另1面发现于古布·司马雅村。

第1面铜鼓出土于1984年,是在东隆目县山贝理阿镇苏给安村(Desa Sugian Sambelia)由一名挖井工挖出来的黑格尔I型铜鼓,其高48.5厘米,面径63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太阳纹周围有羽毛纹、直线纹,鼓面边上有4只正飞鹭科纹,其鼓胸和鼓腰有直线纹,而鼓足无纹饰,鼓胸和鼓腰之间的左右边各有1只耳③Bintarti, 1989。

第2面铜鼓出土于1999年11月4日,是由I Ketut Miasa在东隆目县北岭巴亚镇达山·仁当村古布·司马雅区挖出来的铜鼓(Dusun Dasan Lendang Kecamatan Pringbaya Kabupaten Lombok Timur),挖出来时此鼓破成4份,是属于贝静型铜鼓,其高110厘米,鼓径85.5厘米,鼓面已不见,鼓胸与鼓足已坏,可以看到的纹饰有直线纹、横线纹、竖线纹④Laporan Bidang PSK, 1999。

(三)松巴哇岛(Pulau Sumbawa)

松巴哇岛出土1面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出土于大松巴哇县吴拉德·斯然村(Olat Seran)穆斯林坟墓里。为了解此鼓的状况,雅加达国家考古研究中心在A. Cholid Sodrie率领下赴此地。此鼓比较小,其高40厘米,面径51厘米,鼓面中心太阳12芒,曲流纹,正飞的鹭科纹,鼓胸左右边各有1只耳,鼓胸有梯纹、横线纹、舟纹,鼓腰有梯纹,鼓足的纹饰已不清。现此鼓存放在马达兰市(Mataram)西努萨·登呷拉省博物馆⑤Cholid Sodrie, 1980; Bintarti, 1988。

(四)蓖麻县(Kabupaten Bima)

在蓖麻县发现2面黑格尔I型铜鼓。第1面发现于北洛镇仁达村瓦杜·诺珠区(Wadu Nocu Desa Renda Kecamatan Belo),其高79厘米,鼓面径57厘米,有两耳。第2面铜鼓发现于蒙都镇多罗·巴雷哇区(Doro Parewa Kecamatan Monto),其高49厘米,其鼓面径52厘米⑥Bintarti,1983。

图12:存放于雅加达国家博物馆的西努萨登呷拉群岛省铜鼓

表1:印尼铜鼓状况

四、印尼铜鼓的发现方法

印尼铜鼓的发现方法很丰富,至少有四种方法,即出土、从天而降、海捞、代代相传。

(一)出土铜鼓

从中南榜市私立·弥诺沙丽县寿马德先生在他家后园播种香蕉时挖出来的铜鼓,布勒冷县德渣古拉镇巴中村三位农民名叫I Ketut Seleg、Nengah Sandi、Sukalaba挖井时发现的铜鼓,拉萌安县格东贝玲镇格拉德南勒卓村米帝格挖水沟时发现的铜鼓,阿洛县西南阿洛镇爱茉莉村J. Oil Balol在他家后院挖出来的铜鼓等看,说明有不少铜鼓是出土而发现的,此种发现方法最多。

这说明,被埋之前,此铜鼓有其主人,曾经有人用过,因各种因素被埋至土地里。为什么被埋呢?这可从其作用分析推断。铜鼓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宗教作用,一般被恭拜为神,有着辟邪作用,求雨求平安时也用它;二是军事作用,即打仗击鼓时使用;三是社会作用,铜鼓象征着地位、权威和经济,一般是有权力与经济富裕的人所有。基于此,本文认为,被埋的原因有三,(1)由于铜鼓有宗教作用,是一种神物,是属于传统宗教,所以当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传入印尼传扬上帝信仰时,此种传统宗教被定位迷信宗教,都被抛弃,而其神物有可能被毁或被埋,包括铜鼓;(2)由于铜鼓有军事作用,打仗击鼓时用,所以当葡萄牙和荷兰侵略印尼时,因被打败,为了保护此物,国王或军人将它埋至土地里;(3)铜鼓有社会作用,象征着权力与经济地位,是昂贵的宝物。因此,当印尼混乱的时候,战争频繁,为了保护昂贵的宝物,此鼓被其主人埋至土地里。

(二)海捞铜鼓

除了出土铜鼓,也有些铜鼓是海底捞上来的铜鼓,比如斯拉雅儿岛的新型铜鼓,此鼓是由百姓在占北雅岛(Pulau Jampea)附近的海域捕鱼时从海底下捞上来的铜鼓,此种方法发现的很少。这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有可能外地或当地人,从外地带来的铜鼓,因遇到事情,所以将此鼓丢到海里,或船坏后,此鼓流到海里;第二种可能,因当时在斯拉雅儿岛出现问题,所以为了保护此铜鼓,有人将此鼓丢到海里;第三种可能,有可能古代时斯拉雅儿岛是一座经济贸易发达的岛,或修船停留该岛,因此,当修船或停留时出现问题,后来此铜鼓与其他宝物都沉到海里。

(三)代代相传铜鼓

除了百姓所发现的铜鼓,还有一些铜鼓是代代相传留下来的铜鼓。比如:墨鲁村阿布依族的新型铜鼓,班达尔岛呷贝尔县吉利雅斯族屋Jeremias Waang先生的铜鼓,此铜鼓是由他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铜鼓。为什么代代相传?有几种可能:第一种是他们祖先或印尼百姓制造的铜鼓;第二种是他们祖先买下来或交换物品时得来的;第三种是他们祖先从外地或外国带过来的铜鼓;第四种是其他国家赐给他们的铜鼓;第五是他们本身是外国人,后来在此地落地生根。

(四)从天而降铜鼓

除了上面的发现方法,有些铜鼓是从天而降的铜鼓,此种铜鼓是被当地人尊称为神物和族宝。如巴厘岛贝静村的贝静型铜鼓,据当地百姓的说法,在这里曾出现过从天而降的铜鼓,当地人尊称它为“月亮神”。他们相信,此鼓是天上的月轮从天上落下来的,落到此地之后变成铜鼓。还有,马鲁古黑格尔I型铜鼓,此鼓被尊称为神物,百姓认为,此铜鼓是雷声时从天而降的铜鼓,所以百姓命名它为雷声铜鼓。这种发现法是偏于传说性。如果从科学角度来看,有可能此鼓存放于山上,由于当时发生火山爆发,所以此鼓从山上飘落到当地乡村,由于当地人觉得很神奇,所以他们称之为神物,是从天而降的铜鼓。

印尼有很多火山,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厘岛等都有火山。从巴厘岛从天而降的贝静型铜鼓看,有可能,当时在巴厘有火山爆发,爆发时此鼓飞到贝静村,掉到树上,由于当时科技未发达,传统宗教频繁,所以此物被信为神赐的宝物,被敬为神物。

五 印尼铜鼓的发源地

印尼铜鼓源流问题有很多的争论,有的专家认为发源于中国南方,有的学者认为铸于越南北方,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制造于印尼等。对于古铜鼓,越南历史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曾认为,古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越南北方古代居民共有的文物,而越南古代铸铜技术受到中国的影响。但进入60年代之后,越南学者提出了古铜鼓起源于越南北方的观点。此外,基于黑格尔的文章,印尼考古学家Marlon Ririmasse也认为印尼铜鼓源于越南,但没有足够的资料可证明,他只不过借用黑格尔的文章而推断罢了,其说服力不强。

印尼铜鼓来自哪里,制造于何处,目前未有可靠的依据可证明,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可说明,此问题相当复杂。虽然如此,在民间中有不少与铜鼓有关的传说和故事。

为了解此事,本文访问了几位拥有铜鼓的主人,比如:访问了阿洛岛墨鲁村阿布依族Yusuf Tangpeni族长,班达尔岛呷贝尔村班达尔族Jeramias Waang族长,阿洛·国Nasrudin国王,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都有同样的故事,此故事是来自他们祖先代代相传的故事,他们都说:“此铜鼓是由前族长代代相传留下来的铜鼓,是属于他们民族的族宝和神物,是由他们的祖先从印度国后面的国家漂洋过海带过来的铜鼓。他们认为印度国后面的国家是指中国”。从此故事可总结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他们祖先拜访中国时,中国国王赐给他们的铜鼓,后来他们经过印度,通过印度洋漂洋过海带回印尼;第二种,他们本来是中国人,因在中国发生很多事情,如战争、灾难等,为了避难,所以他们带着铜鼓,经过印度,通过印度洋漂洋过海到达印尼,然后在印尼生存,落地生根,代代相传。从上述故事可说明,此铜鼓与中国有密切关系。

此外,在斯拉雅儿岛也有关于铜鼓的传说。在斯拉雅儿岛有2面铜鼓,1面是印尼最大的黑格尔I型铜鼓,另1面是新型铜鼓,而传说中的铜鼓是印尼最大的铜鼓,此鼓与纱威立雅丁国王(Sawerigading)的故事密切关系。

斯拉雅儿岛是属于望加锡政府的管理下,其主要民族是布吉族(Suku Bugis)。望加锡布吉族有一个关于斯拉雅儿铜鼓的故事与传说。望加锡布吉族传说中有一时期被叫拉·伽丽古时期(La Galigo),此时期是布吉族的创造时期,是文明开始的时期,是人仙使用宗教魅力的方式来管理世界,其主要人物是纱威立雅丁,他创造了人伦,定下了生活规则,传扬了人生道德,被称为人伦道德的创造者和代表者。

据说,纱威立雅丁与他的夫人伟·珠黛(We Cuddai)和他们三位儿子(拉·伽丽古(La Galigo)、邓理·蒂优(Tenri Dio)和邓理·巴罗博(Tenri Balobo))曾拜访过中国,拜访后,中国国王赠送他大铜鼓。回国时,他们经过鲁沃(Luwuk),经过鲁沃之前,他们先经过斯拉雅儿岛(当时印尼东部和西部的必经之路),他们在此岛休息和修船。为了安全着想,他们也将铜鼓带走赶往布达巴汶村(Putabangun),他们的雄伟、魅力与热情感动了当地民族,吸引了百姓的注意力,因此,渴望拥有智慧、魅力和能力国王的他们,就将纱威立雅丁等人尊称为独马诺龙(Tumanurung),是“王”的意思,并将纱威立雅丁的长子拉·伽丽古赐为布达巴汶国的首位国王,然后,纱威立雅丁国王将铜鼓尊放于布达巴汶国。

除了上述故事,斯拉雅儿岛也有一个传闻,古代的时候,斯拉雅儿岛有一个国家,叫做布达巴汶国。中国王子曾拜访过此国,在此国住过一段时间。有一天,他见过斯拉雅儿岛公主,一见钟情,就想娶她为妻并表白。中国王子回国后向其父王报告他参访此国的结果并将提亲一事也一并报告,同时得到了其父亲的同意。为娶斯拉雅儿岛公主为妻,中国王子从中国带着提亲物品,包括铜鼓。不久他们就结婚,中国王子将公主带回中国,而铜鼓坐落于斯拉雅儿岛,现在此铜鼓坐落于马达拉郎村中,是象征着和谐的铜鼓。

从上面故事可总结,有可能印尼铜鼓是来自中国,制造于中国,由于各种因素坐落于印尼,比如中国赠送的铜鼓,提亲使用的铜鼓,他们祖先从中国带过来的铜鼓,简言之,印尼铜鼓,有可能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

六 、结语

印尼铜鼓的出现说明了古代时印尼和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印尼铜鼓和中国铜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加上在印尼有不少与中国有关的铜鼓故事与传说。虽然印尼铜鼓的来历不明又很复杂,在印尼又没有其制造地的遗迹,但可看到几点,从其发现方法,除了出土铜鼓,也有海捞、从天而降和代代相传的铜鼓;从其起源看,虽然没足够的资料能证明其来历,但从民间故事和传说可说明,印尼铜鼓来自中国。怎么进入印尼呢?至少有五种可能,(1)古代时,中国人将铜鼓带入印尼,后来他们在印尼落地生根,成为印尼人;(2)印尼使者拜访中国后,中国赐予他们铜鼓,然后他们将铜鼓带回印尼;(3)提亲时所用的定亲物,即中国王子娶印尼公主时的提亲物;(4)印中之间的交换之物;(5)通过贸易交流、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印尼。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的是,通过铜鼓可看到印尼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此外,因战争、动乱、传统宗教变化等,所以印尼铜鼓被埋至土地里。还有,通过铜鼓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宗教、地位与势力、和谐与团结等,通过铜鼓的纹饰我们也可以看到岛屿国的大自然之美,同时也可以看到当地百姓对神物的执迷和传统宗教的衰亡、新式宗教的兴起。

猜你喜欢

鼓面铜鼓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寂静(外一首)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胡椒会“跳舞”声音有秘密
巧搭实验脚手架,帮助学生把学习化抽象为具体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