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CD的中医养生学文献可视化分析❋

2018-07-25郭思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生学发文论文

李 欣,郭思琦,孙 玲,郭 岚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的规律,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养生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防变防复、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学科[1]。本文对“中医养生”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我国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为中医工作者提供参考更加有效的相关研究。

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CSCD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严格评选,为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它收录了我国各学科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被称为“中国的SCI”[2]。CSCD作为我国高水平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其收录文献的数量对于评价该领域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中选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3],检索式为主题=中医 AND 主题=养生,时间1989至2017年,检索时间2017年3月20日,共检索结果353篇。

2 研究方法

对353篇检索结果,逐篇阅读文献篇名、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中医养生内容无关的文献和以中医养生为非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如《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模式与路径》等,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 329 篇。对纳入的329篇文献进行整理,提取“题名” “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等字段,所有数据经过一定格式的数据转换后,使用EXCEL、Ucinet6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发文量

采用EXCEL对“发表年”“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按年份统计发表文献数量,便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中医养生领域文献随时间变化状况,及该领域大致发展趋势及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时间。图1显示,从1994年开始才有关于中医养生方面的文献被CSCD收录,2008年之前收录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文献稀少,每年的总数均少于10篇且发展并不均衡。该方面文献经历了三个发展高潮,第一次是2008年,第二次是2012~2013年,第三次是2015~2016年。从2008年开始相关方面文献快速增长,虽然2014年有所下降,但总体仍保持增长势头,说明中医养生已逐渐受到重视。

图1 我国中医养生文献发文量趋势情况

3.2 来源刊物分布

图2显示,利用EXCEL对文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1994年至2016年间共收录中医养生方面的文献期刊共有32种,按照刊登文章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刊出数量≥3篇的期刊有12种,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刊登中医养生方面论文较多,其中《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收录中医养生类论文占所研究文献总量的51%。由此可见,中医养生方面论文可首选这两种期刊进行投稿。

图2 刊登中医养生类文献主要期刊分析

3.3 发文作者及合作分析

3.3.1 高频作者 通过文献著者分析可以发现,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及高产著者,并获得学科的重要信息。据统计,329篇中医养生论文中有244篇论文为合著作者,论文合著率74.2%。发文在3篇以上的作者一共有50位,发文在4篇以上的作者有26位,发文在5篇以上的作者及单位如表1,为该领域的高产作者。从“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其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所写的“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论文被引频次最高为19次,发文量最高的王琦被引频次最高为8次。

表1 发文在5篇以上的高频作者及其单位

图3 中医养生类文献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3.3.2 作者合作共现分析 图3显示,通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分析,能发现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将检索到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作者字段抽取,生成高频合作者矩阵[4],再利用Ucinet6 Netdraw对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形成国内中医养生类文献高频作者共现网络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广东省中医院的池晓玲、萧焕明、蔡高术、谢玉宝、施梅姐等的组合合作最为密切,其次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作者,发文作者以机构内的合作居多。以上单位分别形成了相对合作紧密的研究中医养生方面的团队。

3.4 研究热点分析

3.4.1 高频关键词 表2显示,对某一研究领域内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5]。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高频关键词则是指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利用EXCEL对329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利用查找替换功能将同义关键词进行归并,如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疗法、养生学、养生保健归并为养生,中医治未病、治未病归并为治未病,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内经归并为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类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可以梳理出近期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表2 中医养生类文献高频关键词分析

3.4.2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4显示,利用EXCEL将329篇文献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抽取,选取出现3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内嵌的Netdraw软件对生成的共现矩阵进行处理,形成国内中医养生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可以看出,中医养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黄帝内经、天人相应、辨证论治方面,而把中医养生学运用于临床治疗方面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图4 中医养生类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4 探讨

本研究通过CSCD检索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中医养生类文献,对其发文的时间分布、来源期刊、发文作者及合作分析、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分析4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中医养生学研究者提供有利参考。

4.1 中医养生学研究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学瑰宝,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医养生类文献近20多年的发展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08年以后有了相对快速的发展,但对于中医学的其他领域而言还是远远滞后的,且发展并不均衡,说明该领域从理论研究到指导疾病预防均未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这与目前社会大众对于中医养生、健康防范的迫切要求并不匹配。从来源期刊上看,20多年间发文量超过10篇仅6种期刊,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绝大多数中医学的期刊并不关注中医养生类的文献,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目前对中医养生学领域的研究关注度较低。因此,中医养生类研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被中医药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可以进行长期大量的实践与探讨。

4.2 重视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研究者是推动科研发展的力量,高水平研究人员是学科团队的核心,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检索出的329篇中医养生类文献中有70%的文献为作者合著,说明该领域比较重视团队合作,但是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分布较为分散,合作也多以机构内的合作为主。如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是该领域合作密切及论文产出较高的研究团队。建议中医养生学研究者重视机构间的合作,甚至与不同国家研究者间的合作,进行更有价值的研究,也使中医养生学走向全世界。

4.3 中医养生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从高频关键词来看,中医养生学研究的热点聚焦传统的研究领域,如黄帝内经、天人合一、体质辨证、阴阳等,对于疾病治疗的指导也主要集中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2型糖尿病方面,研究广度尚嫌不够。从“论文被引”这个判断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核心指标看,本次纳入的329篇文献中,被引频次≥1次的有97篇,70%的文献未被CSCD数据库中的其他文献所引用,被引频次普遍不高,说明中医养生类论文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缺乏针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因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后期应该重视文献挖掘、基础实验和学科交叉,坚持继承创新[6]。

猜你喜欢

养生学发文论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