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49例

2018-07-25忻兴卫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气滞盆腔炎

忻兴卫

浙江省德清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浙江 德清 313200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49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符合相关标准[1-2]的9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32.27±5.19岁;病程5~42个月,平均21.03±7.52个月;BMI指数19.41~22.94kg/m2,平均21.42±2.49kg/m2。观察组年龄21~45岁,平均34.02±6.38岁;病程7~39个月,平均19.27±6.82个月;BMI指数18.97~22.53kg/m2,平均20.98±2.51kg/m2。两组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91,规格0.5g/片),每次1片,1次/天;甲硝唑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379,规格0.2g/片)每次2片,2次/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水煎50~1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盆腔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体征积分减少90%以上;有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盆腔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征积分减少60%~89%;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实验室检查、盆腔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与治疗前结果相当。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μ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μ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病程延长,反复发作,或宫腔操作、病原体感染、过度性生活等导致大量厌氧菌繁殖有关。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盆腔炎主要以口服抗生素治疗为主,为防止再次感染还可进行联合用药。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可归于“带下病”“妇女腹痛”的范畴,中医辨证主要为气滞血瘀证,治疗上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血府逐瘀汤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以活血祛瘀;辅以柴胡、枳壳、桔梗开宣肺气,疏肝解郁,气行则血行;加地黄凉血止血,与当归合用可养阴润燥,祛瘀而不伤阴;牛膝通利血脉,同时可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起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观察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治疗机制可能与其提高IL-2、IL-10水平,降低TNF-α、CRP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气滞盆腔炎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