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工作
2018-07-24罗鸯鸯
罗鸯鸯
摘 要 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成长中应该具备的。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做好语文素养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对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入手,通过恰当的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素养;识字能力;语感;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227-01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準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大背景下,我们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对语文素养的研究,要在明确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的基础上来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因此,本文从“识字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整体的提升。
一、识字能力的培养
识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各个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也就是说,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一部分是不区分阶段的,这也能看出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
例如:在教学《观潮》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意识,在这节课的预习之前,我组织学生自读,并对文章中的一些生字借助字典进行查阅,并将相关的拼音标注在文章当中。之后,在上课时,为了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我会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并让学生明确自己都查阅了哪些生字,如:薄、屹、笼罩等等,之后,我在对相关的读音进行纠正。当然,在学生泛读结束后,我还会让其他学生对其中一些字词上有错误的进行点评,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点评中提高识字能力,而且,这样的训练对学生聆听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除了让学生养成课下自主查字典识字的习惯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类比,自己将一些同音、形似等容易出现混淆的字词进行整理,并在比较中进行区别,进而在减少出错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学生的基本语文学习能力。
二、语感的培养
所谓的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知,是一种对语言不假思索的能力,也是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的接触和感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组织学生朗读、想象或者是创设情境等活动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使学生在感受、品析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一般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是依靠朗读活动的开展实现的,但是,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选择了展开想象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语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然后,根据作者的描写来想象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想象巨人是一个怎样的想象、想象一下作者描绘的各种场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应用魅力,也能让学生在想象中形式一定的画面,进而让学生在场景、画面的想象中感悟语言,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三、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与美育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其魅力的展示,也是影响学生形成终身语文学习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审美情趣也是语文素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美,进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逐渐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意识,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场景等进行了解读,如:
(1)“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这句话说明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2)文章中哪些地方描写了榕树的美?美在哪?
(3)文章哪里描写了树、鸟和谐相处的美?
……
组织学生边阅读边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所描绘的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最后,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我还组织学生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整篇文章的画面,进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总之,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对不同的语文素养做好研究,同时,结合语文教材,借助不同的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语文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甘肃教育.
[2]姚惠秋.情趣的语文实践成就扎实的语文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