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创新实践

2018-07-24廖尾华

读写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廖尾华

摘 要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得语文者得天下”越来越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得作文者得语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作文分数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语文考试的成绩,写作的能力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后社会实践的表现。因此本文结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评价;作文互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002-01

当语文教师最难的是什么?是作文教学。我想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感受,而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切身体会。于漪老师说过:“读和写历来要比翼双飞,才能有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一翼损伤或薄弱,语文能力强不起来。”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是每个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

一、作文教学现状

现今大多数学生把写作当作学习中的累赘,常常应付了事,因此他们的作文中往往错字连篇,词语贫乏,语言干瘪无味。而近年来网络的流行,学生对网络写手的模仿过重,又导致一批“伪个性化”作文的出现,文章语句、文字,甚至是语气,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位语文老师曾这样形容学生的作文:“学生作文中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几乎不见了;叙事流畅,娓娓道来,差不多久违了;议论风生,言近旨远,难得见了;真情可鞠,感人肺腑,更是稀罕又稀罕了……”真是恰如其分!而这样的写作现状,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评改负担。

二、作文教学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从这种“双累”的困境中走出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无疑是最光明的出路。但提高学生的兴趣,却不是靠教师几次苍白无力的说教就能完成的。很多学生没有打好写作的基础,导致其词语匮乏,用词单一,毫无灵感,写作的时候往往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写起,语言表达上存在障碍,即使内心有切身的感受,也不能用酣畅淋漓的文字表现出来。这些问题单靠老师个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要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正确且适宜的引导是必要的。我们要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地结合诗文实例,讲述文人用笔的逸事,给学生以激励;要用生动的事例、精湛的语言,尽可能地对学生点拨、指导实践创作。

(二)善用“作文评价”

当然,只是口头上在激发还不够。笔者以为:教与写固然重要,而作文评价却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一环。作文评价虽然只是作文教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影响到学生作文的全过程。我们知道,成果的创造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作文也一样。学生在创作以后总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而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这一心理。

我们传统的评价关注的多是字词句、结构篇章主题等方面,而一些“内行”的教师干脆以考试时通行的评分标准作为平时评改作文的依据,这样简单而单调的评改必然导致学生对作文分数过于看中而忽略了作文本身。而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长期的繁重的批改任务使其评语也陷入机械的模式中,这直接导致一个对应的现象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只看一眼分数,瞄一眼评语就算是作文训练的结束了。这样的模式必然极大损害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践行“作文互批”

许多人认为,作文评改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事。我不这样认为,我把批改权放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互批作文,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批改的方向及标准:每次批改前要列出具体的训练要求、批改重点,熟悉各种批改符号。其次,一定要强调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尽到自己作为批改者的责任;拿到同学的作文不能随便马虎,要点出自己的感受,要有真诚的建议,精彩处、共鸣处要有标注、有点评;总评要有针对性,不要太尖锐,要肯定多于否定。

这一做法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大多数人很有主动性,态度很认真,但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一,部分学生爱看别人的文章却吝于拿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其二,虽然大多数学生积极认真,但总有少数同学不能端正态度,在评改中不负责任。对这些学生都应该个别指导,使其转变态度,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当然,评改不能停留于此,如此则不能显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互批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作文及批改者的评语作二次批改。但这二次批改却没了以往的枯燥,反而多了很多欣喜。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却多了一份快乐和享受。在二次批改结束后,先把作文分发到批改者手中,让他们比对和老师标准的差异。之后,把作文本发到原作者手中,让他们仔细咀嚼当中的评语。这样,学生就得到“批改”和“寫作”的双重训练,兴趣和热情不断高涨,对自己的创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二次创作,而这“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心态已经改变了,质量也跟着上来了。当然,这二次作文只需简单评改就好了,如果学生改得不好,还可以让他们改第三回、第四回,“文章不厌千回改”嘛!

三、结束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 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作文教学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更应在作文教学中多思考、多创新。笔者经此实践,确实收到不错成效,仅以此文给各位同仁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梅宏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