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2018-07-24陈其灿
陈其灿
摘 要:针对现在中学生语文古诗文学习量大而低质的现状,如何设置高效性的语文古诗文学习,并改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抵触心理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在改变传统古诗文学习观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布置什么样的古诗文学习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做并能高质量地按时完成,如此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古诗文教学设计显得更加迫切且必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节日文化教育
一、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秦观的《鹊桥仙》,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牛郎织女相约银河鹊桥的浪漫故事,用超现实的手法饱含深情地表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秦观巧妙构思和精心提炼下,古老的话题化为闪光的诗篇,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让所有肤浅之作黯然无光,同时结合当今浮躁的社会现实,向他们传递社会正能量,教育学生要树立忠贞的爱情观,就如牛郎织女用一年的光阴去守候片刻的相逢也无怨无悔。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中秋之月的阴晴圆缺,抒发了对人间悲欢离合的独特看法。既体现了中秋赏月的典型民俗活动,又借明月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所謂“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展现了诗人坦然面对人生坎坷的旷达。
二、自主发展型古诗文学习
1.课前自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学会学习素养
学生是完成古诗文学习的主体,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良好的自控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淀。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古诗文之前,先让学生去自学,自己做自己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扫清自己的阅读障碍,适应文言文的阅读,并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课上考一考班级同学,比一比谁最厉害,并且与同学一起分享作者陶渊明的闲情轶事,此外要求学生在了解古诗文内容之后简述古诗文内容梗概,讲给周围同学听,互相借鉴,补充自己的理解。
这种语文古诗文学习设计较之以前的教师硬塞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基础知识,教师不再“给”,学生也不再是去“要”,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才能记忆更深刻,影响深远。再者让学生了解作者闲情轶事既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又能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预习古诗文学习既能让学生对古诗文学习产生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优秀习惯,才能将古诗文学习的效应达到最大化,长期坚持才能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2.课后辩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与创新、身心健康素养
学生完成古诗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又动脑,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所以,在学生古诗文学习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及其深刻内涵,教师通过提出桃花源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一问题来开展一场辩论赛,学生在搜集资料时也就对文章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这种新认识就会补充在学生的思维中,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
另外,比赛制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这种斗志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释放。
三、文化修行型古诗文学习
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语言、审美与人为素养,笔者将从如何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方面将中学语文古诗文学习设计为文化修行型古诗文学习。要求中学生在完成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和学会赏析语言、发现语言之美的能力,通过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升华古诗文思想让学生形成发现真善美的能力。教师设计古诗文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推敲词语的运用,感受语言的无限魅力,并且真情写作还可以激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理解爱和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理解真正的真、善、美。
一份优秀的语文古诗文学习设计必定是能够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当学生有话可说时,就会主动思考,整理自己的逻辑,筛选出适合表达使用的语言,在完成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知识积累、文化积淀、素养形成的过程。总之,设计文化修养型的语文古诗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社会参与型古诗文学习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社会责任素养、国际理解素养、国家认同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等,这些素养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社会中,真正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在社会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学生只有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在设计中学语文古诗文学习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中,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去了解社会,学会运用科学与信息技术,同时注重体现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关系,理性爱国。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自我的价值。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古诗中的节日文化使命”研究成果,批准文号:BY【2012】G230。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