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

2018-07-24刘代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步行

刘代国

【摘 要】目的: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6分钟步行试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法,观察组在抗心衰基础上进行6min步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水平、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训练与评测,有助于帮助其恢复心肺功能,对于其活动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该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步行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6分钟步行实验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通过测量患者6min内不行距离以评判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项,最早由1968年美国的Cooper提出[1-2];发展至今,6分钟步行实验已经成为美国心脏协会 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明确指标,用于患者心功能的评定。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功能下降的病症,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基本代谢的需要,进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淤血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法进行正常运动,长期将对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除了药物控制外,即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本研究通过使用6分钟步行实验对患者进行康复质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的为76岁,最小51岁,平均年龄为(61.13±6.0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大的为72岁,最小53岁,平均年龄为(63.09±5.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随诊1次/月。观察组:抗心衰及6min运动康复治疗,出院前,心电监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指导,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一110次/min为止。5 min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出院后运动20min/次,4次/周。随诊1次/月。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采用心功能指标、血压水平以及6min步行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静息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6min步行指标通过对患者进行6min内步行距离测量获得[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操作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对比分析

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

2.2 血压水平与6min步行指标对比分析

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此时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组织代谢需要,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需要的相应血量。通常它是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所致的一种临征。1979年,Lee等第一次报道了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指导患者根据身体情况进行活动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参与性;与此同时,通过有氧运动的锻炼对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证明,运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规律的运动对慢性心衰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负相关[4-5]。因此,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6min步行训练与评测对其心肺功能、活动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研究结果。

6min步行试验作为一项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指标,主要建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康复训练。我们在观察组患者日常康复治疗中,对其进行有规律的6min步行试验,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反复练习,不断突破步行距离长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恢复其运动能力都具有积极效果。从本研究的具体结果可知,在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显著优于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相应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有规律的6min步行康复训练实现了有氧运动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其活动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从6min步行距离的评测效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相应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學意义(P<0.05);可见,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康复运动,能提高慢性心衰的活动耐量,使患者机能恢复,自然病程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6min步行康复训练的策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心肺功能,对于提升其运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杨献军,黄飞翔,时永超等人.健身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93-197.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等人.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61-2067.

于瑞英,张雯 ,李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01):27-30.

于法忠.康复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06):943-946.

邓锦清,刘泽,郭振辉等人.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36(08):1093-1095.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步行
魔方小区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