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镜鉴

2018-07-24许银芳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变现实历史

许银芳

摘 要:“知历史以晓未来。”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是历史学科的职能所在,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师要改变备课方式、上课方式、评价方式,让历史教学与现实无缝结合。

关键词:历史;现实;改变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这告诉我们,任何学科教育都不能离开生活,要取得教育成效必须深刻研究本学科如何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担当着“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基因、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中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可现在历史学科的地位有些尴尬。很多高中生和家长都认为,历史只需要机械记忆,没什么智力含量,又是所谓的“副科”,所以思想上很不重视。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和家长,把历史学科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没有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知道学好历史可以帮助学生走好人生路。所以,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课堂教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切实发挥历史的“镜鉴”作用,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备课要改变

教师要改变“教材至上”的观念,用温情的目光看待历史,牢固树立这样的授课观——历史不是死了的形骸,而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活着的文化,是生命的跃动。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與现实生活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思维意识。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

1.结合时事热点:几乎所有历史都会指向未来

教师备课时要有意识地与当今的国家大事、世界大局结合,要多关注时政要点、网络新闻、社会现状、热点话题等,还要联系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认识盲区,找到历史、现实、学生最恰当的结合点。如:执教《罗斯福新政》一节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在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引导学生对比反思,思考美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共性问题。

2.恰当拓展延伸:教师备课要探索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还要注意拓展延伸

如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节,就可以与今天的台湾问题相结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香港、澳门的回归历史,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何区别?让学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发表意见,热烈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结合学生经验:现在许多学生不喜欢历史,就是觉得历史太遥远,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无关

教师在备课时,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体系相对应,完成知识迁移,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科举制度的创立》一节,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考试经历,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进行知识整合,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到现在的高考,你有什么看法?如果没有高考,你还会不会努力学习?中国社会会产生哪些问题?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是制度创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上课要改变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信任、理解、包容、关爱、激励、欣赏等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信念。教师要明白,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分享理解,是与学生共同度过一段有价值的生命时光。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变换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可经常使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1.情境模仿教学

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就要让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所学历史内容相对应,能更好地“同化”新知识。教师可以进行模仿教学,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获得一些真实体验,以达到最佳效果,完成学习任务。如学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一节,就可以创设“模拟股市”的教学情境,让全体同学参与模拟股市交易,概括总结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艰涩的学习内容变得容易有趣。

2.问题挑战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如“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学习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穿越到1780年,你要开一家纺纱厂,你必须要注意什么?假如穿越到1880年,你开纺纱厂要注意什么?假如现在你要开一家纺纱厂,你又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既学习了新的历史知识,又对当今的社会现实有了了解。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既实现了快乐学习目标,又激活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三、评价要改变

我们都习惯了以分数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方式。殊不知,这很难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在进行期末评价时,学生总分可由考试分数(占70%)和平时课堂表现(占30%)两部分组成。平时课堂表现包括参加小组竞赛、短剧表演、辩论、制作手抄报剪报等,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设计考试内容时,也要注意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可设计“各抒己见”“以史为鉴”等题目,鼓励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镜鉴”作用。

众所周知,高中要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学生,又要为学生的就业和生活做好准备。作为历史学科,要帮助学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他们增加掌握现代社会的能力,这是历史的神圣使命。所以,我们必须把现实生活融于历史教学中,打破书本内外的界限,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智慧,体味生活的价值,在历史“镜鉴”的指引下,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参考文献:

[1]田雪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张硕.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J].中学时代,2014(20):115.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改变现实历史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新历史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