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旧瓶装新酒"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24励质斌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语文能力加减法

励质斌

摘 要:核心素养已成为2016年度教育热词,而“学会学习”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也是21世纪人类应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在《斑纹》的教学活动中,尝试借鉴“旧瓶装新酒”的思路,引导学生采用传统的“加减法”来自主学习课文,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会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关键词:学会学习;语文能力;加减法;后现代主义

一、学会学习概述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2016年2月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学会学习”也被列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学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而“会”指的是“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相应的,“学会学习”就可以界定为:个体习得从一切实践活动中汲取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也就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学习。如果说前者的释义是对传统教学“知识本位”理念的映射,那么“学会学习”的提出则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知识教学转向能力教学,进而转向素质教学的必然选择,“学会学习”也必然会成为重建语文课程的基本依据。

“学会学习”能力的获得与养成,要求语文课堂的重心由“教的活动”逐渐转向“对学的引导”,这也就要求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习得更多的“可迁移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语文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结合《斑纹》的教学案例,谈谈“学会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二、《斑纹》的艺术特点

有人评价周晓枫的作品,说她的文字缺少烟火气,着了魔道,有些妖风。初读《斑纹》,我们往往迷失在她所布设的奇幻迷宫里,其天马行空的想象,绵密的意象,妖冶华丽又极具自由的语言风格,以及毫无逻辑的叙述思维,形成了一场雷霆万钧的海啸,以排山倒海之势将读者在既往漫长学习中积累的关于语文的种种经验彻底摧毁。这些我们无法把握的诡谲的文学现象,其实都最终指向本文写作观念的颠覆,这是一篇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

(一)观点平面化

与单纯描绘自然现象的科学小品文不同,《斑纹》的立意是高远的,在文中周晓枫大胆地将自己扮作宇宙的造物者,以上帝的视角来俯瞰万物,思考《斑纹》的终极意义,提出理智的表达——“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这一观点其实是对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纠正,旨在引导我们走下“以万物灵长自居”的神坛,抛弃自我的偏见,以平视的角度和谦和的态度来看待自然和生活。《斑纹》在主题上提倡的这种“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念,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张,即世界是无中心的,而是无数斑纹的拼接。

(二)结构散漫化

周晓枫写作理念的转变势必造成《斑纹》在语体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的颠覆与革命,体现在结构上就是散漫化的特征,整篇文章更像是无数斑纹的拼接:文章第1~5段的中心话题是“蛇”,主要探究了它的形象、文化内涵以及蛇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第8段讨论的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第9段所要表达的则是斑纹在大自然中被广泛地应用为生存的谋略手段;其余段落又围绕“斑纹无处不在”展开论述。把《斑纹》的每一段每一部分单独列出来欣赏,都可以独自构成一个精彩的讨论话题,整篇文章呈现出多元并存、拼贴杂糅的艺术特征。

(三)语言斑斓化

《斑纹》的不可捉摸很大程度上也与周晓枫本人的写作风格有关。她曾说过:“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热衷于语言表达上的实验和创新,就《斑纹》来说,它更像是一场文字的狂欢,充分展现了她在叙述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不遗余力的追求。

例如: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块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条和白道。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

我们看到,在这段简短的文字中,就包含了“鲑鱼”“螺壳”等13个物象,引导读者在大脑中毫不停歇地进行跳跃性的想象和思考。在每个物象前,她还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如“被剖开的新鲜的肉”“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这些给我们以鲜明视觉感受的修饰语极大地充实了斑纹的内涵。此外,作者还善用繁复的修辞手法对笔下物象进行毫不吝啬的渲染。为了凸显长颈鹿斑纹的视觉震撼力,她采用拟人化的描写,将其描述为“为了使砖块模样的斑块修筑成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为了描写豹子身上的圆斑,更是尽情舞动起想象的翅膀,“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如此高密度的修辞,让人目不暇接,在有限的篇幅中,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手法可谓比比皆是,这些艺术的表达绚烂交织,构成一道道华美的文字的斑纹。

三、学习中的“加”与“减”

回顾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简单来讲,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前者指向文章主旨的挖掘,后者则侧重写作特色的赏析。而在“说什么”的问题上,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强调“核心”的理念:课文是有中心思想的,写作要突出主题,要有条理等。一般来说,减去“怎么说”的部分,我们就可以找到课文的核心,切出逻辑脉络,但这一做法在《斑纹》上却是无效的。作为一篇后现代主义文本,《斑纹》在结构上呈现出“无核心”“无逻辑”的特点。但倘若将这一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他们目前也并不具备接受这一知识的经验背景和积极的准备状态。因此,在《斑纹》的教学活动中,本人尝试“旧瓶装新酒”,引导学生学会用传统的“加减法”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整和改组。

(一)化繁为简

减法,也就是化繁为简,抛开本文繁复华丽的语言文字,采用压缩语段的方法概括出每段的主旨句,最后得出本文的四个独立话题,引导学生认识本文“无核心”“多中心”的格局。这一方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筛选、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尽管这一训练较为传统,但不得不承认这是语文学习最为高效的方法之一,并且对于科学思维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高中生,仍有必要。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中》提到,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思维活动和语言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必须以语言的提升为依托。对课文抽丝剥茧的过程,是《斑纹》庐山真面目一步步显现的过程,也是我们的思维由错杂繁芜逐渐到柳暗花明的过程。而要想更好地做好这道“减法”题,就需要我们继续创新运用已习得的经验和方法。

1.善用“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在其杂文《拿来主义》中针对如何处理文化遗产问题提出的观点,其“辩证批判”的理念在《斑纹》的教学中同样适用。考虑到本文“散漫化”的结构特征,在课堂开始,本人就借鉴“我占有,我挑选”的主张,引导学生先减去文中与斑纹无直接联系的段落,将其“暂且存放”,剩下部分,再概括出每段的主旨句。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某些语段中有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就可以“直接拿来”。例如第12段的开头句“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第6段给“斑纹”下定义——“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地复制,构成惊人的反复效果”等。而对于某些主旨并不明显的段落,我们就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例如对于第9段的概括,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本段中出现的几组事物,如“逃亡者”“捕食者”“强弱”以及“善恶”等,探究它们与斑纹的关系,再结合本段中心句“有限的谋略被双方分享”,理解其中关键词“有限的谋略”“双方”的含义,联系古典诗词中“对举”的知识,我们会发现文中的这几组事物,其实就包含了普遍包举的意思,因而这段最后就可以总结为“斑纹在自然界被广泛地应用为生存的谋略手段”。

2.树立知识迁移、学科融合的观念

周晓枫的《斑纹》就如同她笔下描绘的对象——起源于简单的话题联想,通过不断地叠加,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课文精致华美同时保持着各部分的相对独立。在这里,文学与美术有相同的作用。为此,本人设计了“我们来画画”的环节,通过学科知识的融合,尝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直接的视觉感受,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本文“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特色。

在这一环节,本人先让学生回顾了一般文章的写作要求,并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绘制结构圖,在PPT上进行呈现,接着将其中的文字内容隐藏,只剩下线条,以加深他们对传统写作范式的体认。随后再让学生都尝试绘制本文的结构框架,经过思考,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发现本文只存在独立的话题,无法把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隐去文字内容以后,只剩下了几道“话题斑点”。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成功引发了他们的认知冲突,引导他们触及了本文“无核心”“无逻辑”的内核。最后,将本文“多中心”的结构与图案“斑点”进行类比,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本文“散漫化”的格局。这一环节初步探索了通过学科融合、知识迁移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的教学范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化零为整

加法,也就是化零为整,将课文零散的各个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在这一环节,本人同样借鉴了学科融合的视角,先让学生探讨了“斑点”和“斑纹”两种图案的联系,发现在美术中,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联结,斑点就能变成斑纹。通过类比,我们意识到要实现课文的“化零为整”,同样需要将各个独立的“话题斑点”联系起来,但在这里作者采用的并不是一般的逻辑联结,而是华美的文字的连缀。整篇《斑纹》,其实就是一幅由无所不在的语言的斑纹拼接而成的作品。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只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本文“斑纹化”的语言,而对于精彩语句的深入品味与鉴赏,则放在课后依靠作业加以学习。

本次活动共设计了“化繁为简”“化零为整”两个主要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学科融合的意识,借鉴“拿来主义”的精神,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来解读后现代主义课文《斑纹》,以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破译周晓枫“斑纹密码”的过程,是学生对“加减法”强化巩固的过程,更是他们对“加减法”重新认识并创新运用的过程。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无穷无尽的新问题,只有学会改造、创新有限的“学习工具”,才能应对无限的未知。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2.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M].商务印书馆,1999-11.

[3]张杰.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访谈[J].红豆,2008(4).

[4]孙绍振.审智散文和线性的开放结构:读周晓枫《斑纹》[J].语文建设,2013(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语文能力加减法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