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之我见
2018-07-24牛菲
牛菲
摘要:新闻编辑是决定电视新闻节目播出效果与收视率的关键,一档新闻节目的呈现,背后需要编辑人员长时间的辛勤付出,需要开展电视新闻节目选材、标题制作、节目编辑、视频剪辑等,工作内容复杂,是对编辑人员能力的充分考验。因此,为了呈现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要求编辑人员不断汲取新闻行业中的新鲜知识点,从中获取新闻知识点,熟练掌握新闻编辑技巧,丰富新闻内容,进而收获更多的观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策略;探讨
新闻编辑能力是从业人的专业素养的直接体现,故有必要深化专业知识,掌握 电视新闻编辑的策略,提升自身能力。就电视新闻编辑来讲,它不是单纯的一项专业技能,而是浓缩了编辑者对新闻事件的筛选,整合,凝练的等等有选择的进行加工再创作的过程,不啻为一项艺术表达。这个过程中,既隐含了编辑者的主观价值倾向,又体现了编辑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因而编辑工作在整个新闻工作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而对新闻编辑从业人员来说,首先要有树立起对事物的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对新闻事件要有精准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接着,就是考验个人的专业素养,即新闻编辑能力。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编辑技能,对新闻素材进行整合,加工,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浓缩,重新组织搭配,合理安排排版和结构。同时,还要加强视觉和听觉效果,以吸引观众为目的,争取做到在趣味中完成传播新闻事件的使命。 新闻不同于报纸文字媒体等,有它的独特性,即更强调时效性。对电视新闻而言,时效性意味着新鲜有趣,简单接地气,让观众一听了然,最便捷的理解到新闻事件。
一、电视新闻标题的编辑策略
电视新闻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醒目”。标题作为一条新闻事件的核心和关键,一定要鲜明清新晰,直截了当。故标题编辑策略在新闻策略中分量重之又重,从业人员应加强标题的重视程度,才能把握编辑高质量新闻的关键。标题编辑时最好具有“吸引力”,即是第一时间抓住观众,激起他们的兴趣去了解新闻的内容。众所周知,标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大型新闻一般会主副标题结合,小的新闻一个主标题足以。标题编辑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主副标题分工要明确,主标题一定要有“吸引力”,可以用夸张、引用等等的修辞手法或者一些表达策略营造出夺人耳目的效果,让观众不能一目了然,摸不着头脑才会继续看下去;副标题则是为辅助主标题而存在,一般而言,主标题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副标题需要立刻出来为主标题正名,本本分分的把事情解释清楚,而不至于误导观众甚至产生“欺骗性”,总的来说,副标题要简洁概括,把事件总结清楚,起到初步传播的作用。其次,当标题足够清晰明了时,它要达到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新鲜有趣,即是“吸引力”的更深层次。同样的标题,简洁的标题还不足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和兴趣把新闻看完,这就需要标题编辑的有趣,同样性质的新闻事件,换个新鲜的角度或者用个修辞手法,就能增加标题的趣味性,让观众一眼看到时觉得很新鲜之前没有见过或者运用个典故让观众会心一笑等等都能使标题变得有趣“好看”。好的标题,是优秀新闻的一半。当观众被标题吸引时,新聞的传播的目的就成完成了一半。
二、电视新闻导语的编辑
电视新闻的导语与纸质媒体同源但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纸质媒体的可读性要求较高,而 电视新闻稿的可听性更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彻提出好的新闻导语是有神奇魔力,能够施加魔法的,导语一旦唱起歌来,读者就能够跟着调子应和。当然这种说法比较文艺,但事实上导语在新闻结构中处在首端的位置,同时也是新闻事件的开始,它具有微妙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当观众成功地被标题吸引过来想要知道新闻事件的具体信息时,导语就要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即简单高效的把新闻事件讲述出来。这里的讲述是指概括,以强调新闻事件的要素和关键点为主,让观众大致了解这个新闻事件是怎样的。由此可知,编辑者在编辑新闻导语时,要抓住新闻事件的传播点和关键之处,凝练概括和浓缩,这是对编辑者专业能力的一个考验。好的导语是不仅要告诉观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能使观众读出乐趣继而往下收看完整的新闻。一个漂亮的细节往往能功的吸引观众继续收听的兴趣。事实上,导语越凝练越好,凝练的句子含有足够的信息量,并且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现在“一句话导语”越来越成为业内审美的“潜规则”。一句话包含一件最重要的事,把其他相对次要的事和边角细节都舍去放到后文中。
三、电视新闻结构编辑策略
电视新闻的特点决定了 新闻的结构形式。与纸质媒体相去甚远, 电视新闻有它自身独特的结构形式。独特有趣的结构形式是新闻具有吸引力的有效保证,能够激发观众阅读欲望甚至令人回味的新闻是需要编辑者好好在结构上下功夫的。对 电视新闻而言,新闻内容大多是由采访对象决定的,即当一个采访对象简洁完整的把内容叙述出来,中间不会被其他人穿插进来造成观众阅读的混乱。一个采访对象表述完毕,再进行下一个采访对象的表述,即是下一个新闻内容。而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采访对象不再是一个人时,可以采用双方或者多方对话的形式,让采访对象互动起来,针对该新闻事件进行讨论。事实证明,对话的形式比单方的讲述更易让观众代入新闻事件,“参与感”会强一些,对新闻事件了解起来也更轻松;同时对话时采访对象各抒己见,对同一件事发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的言论,观众同时接收双方甚至多方的观点,相同或者相左的意见,都会引起观众进行再思考,这样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新闻编辑不仅要在前期参与策划,筛选更有价值的新闻,更要在后期参与制作,让新闻事件传达效果更有针对性和话题性。所以,编辑工作者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新闻编辑策略,才能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最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占有一席之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