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8-07-24王金玲

魅力中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旷达黄州词人

王金玲

摘要:苏轼一生大起大落,无论是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政治环境,常常让苏轼处于不堪之中,但苏轼从未抑郁消沉,也从未放弃理想,不但从精神上解脱自己,而且从自然环境中寻找乐趣,因此在政治上、文化上都为世人做出了很大貢献。而这些都基于苏轼旷达的天性和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关键词:苏轼诗词;旷达风格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在经历挫折后会变得悲观消沉、逃避逝世,甚至抑郁而终。可是苏轼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却从未消沉,而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超然的态度坦然面对一切,并将这种旷达精神融入自己的诗歌之中,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旷达风格在苏轼诗词中的具体体现

纵观苏轼的诗词,其旷达风格的体现主要的体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精神上得以解脱并充实自己

人生的大起大落使得苏轼有着独特的感受,体现在其词作上,出现了一系列类似“人生如梦”主题的词。最具代表性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这首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游赤壁时所作。词中描写了江水依旧滚滚东流,然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却已不在世,流露出浓郁的物是人非之感。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种场面使人惊心动魄,心胸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由此,词人发出了“江山如画”的感慨。紧接着表达了对以周瑜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敬佩与羡慕之情。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然而当时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的坎坷处境使词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这种愿望,因此他情不自禁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但由于词人心中依然充满了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虽然在“人生如梦”的感叹中蕴含几分落寞惆怅,但最终全词还是充满了昂扬奋进之气。正因为苏轼视坎坷人生如梦幻一般一晃而过,所以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他也坚信必定很快就会过去,并始终积极主动的追求自由人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心境。词上片写自己冒雨步行时的心情。 “莫听”“何妨”“竹杖芒鞋”“轻突出了苏轼的面对风雨的旷达之心。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料峭春风”三句描写作者从内心情怀返回到眼前的景色。尽管春寒料峭,自己的衣服又湿了,但此时夕阳照在词人的身上,却给词人送来了温暖,让苏轼看到了希望,从而赋予了夕阳不一般的意义,这即是苏轼的旷达之处。“回首 三句含蓄而深刻。“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回想自己刚才遇雨的事,实际上也是他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复思考后并做出“归去”的打算。苏轼一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追求的并非外在生活行为上的退隐,而是内在心灵上的退隐。所以,其归隐是能使他敏感复杂的心灵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因此,苏轼的心中早已经没有风雨与晴天的区分,在面对自然界的风雨或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时,苏轼都能坦然处之。

苏轼的这种坦然旷达,在其诗中也处处可见。被贬海南、儋州时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不至,药物蚱酱等皆无……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等等。地理位置的偏僻,生活条件的艰难,饱受磨难,但苏轼却能够写出“芋魁倘可饱 无肉亦奚伤”的诗句,可见其心态之旷达。苏轼诗词中旷达风格产生的原因

(二)从大自然中获得乐趣

在坎坷的人生历程中,苏轼学会了从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从而摆脱束缚,寻求精神解脱。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写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描绘出月光、溪水、云的美好,并陶醉其中,并能够安然睡去,可见词人的超脱。他能从自然山水中排解心中的忧愤,得到精神的解脱和超越。

二、苏轼诗词中的旷达精神产生的原因

学者李康化认为,苏轼的“旷达是对政治斗争中失败的超越,是对是非、得失、荣辱的超越,是一种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的反映,是超越后对人性、人生的反思与发现,是一种超越束缚,返归本性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对人世的游戏与放纵,不是可笑的疏狂与玩世的潇洒。因为旷达,就可以高视点大境界地观照人生,从而获得一种再度崛起的精神力量;因为旷达,就会在黑暗的氛围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派光明。所以,即使多次受贬,他仍能创作大量旷达襟怀的诗词,展现自己潇洒旷达的个性形象。”

苏轼与白居易、黄庭坚受贬后的心态并不相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恐惧心理的对人生忧患的逃避,基于知足心理的与世无争和现实享乐,而在苏、黄这里则主要表现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全面反思,对是非荣辱和狭隘小自我的淡漠遗忘,对人世苦难的自觉承受并在承受中超越苦难,已达到高雅脱俗、物我同一的自由境界。

(一)苏轼天性中拥有乐观、积极进取的品质

初入仕途,苏轼意气风发、心胸旷达,其诗歌相应地呈现出激昂情怀和旷达之气。如“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诗中洋溢着英雄杀敌报国之气。“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霜干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从这壮观的狩猎场面上,就可以看出其纵横捭阖的英雄气概。

(二)苏轼绝不是一个善于排解的诗人

文学创作是苏轼发泄的途径,因而诗歌也就成了他排遣烦恼与求得精神解脱的一种方式。被贬黄州时,他说“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见到遍野的荔枝林,他高兴地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六十岁居于嘉祜寺时写道:“白头萧萧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尽管他一生政治上屡次遭受打击,身处逆境,却还能安稳地睡,突出体现了苏轼不为境遇所左右的独特心境。

三、苏轼诗词及苏轼个人的旷达精神的价值所在

月缺月圆,江河日新,天地间万物都是变化的。苏轼从中认识到“变”是宇宙变化的规律,人生的生老病死就不足为忧。所以人应该把握现有的人生,好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事物。于是我们便可以理解他的“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这正是苏轼对人生的固执追求与主动把握。因此,我们说苏轼是清醒的,并且因清醒而旷达。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人的一生都难免一帆风顺,但面对挫折,是选择消极避世,自我否定,在抑郁中度过余生,还是以旷达的心态积极面对,让自己在“如梦”一样短暂的人生中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苏轼用他的人生态度,用他的诗词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赵延彤, 苏轼旷达对其文学创作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5(5)

猜你喜欢

旷达黄州词人
杨优秀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孤馆寒窗夜无寐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林逋梅妻鹤子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