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
2018-07-24吕沁聪
吕沁聪
摘要:舞蹈表演时是飘逸的诗篇、流动的音符。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舞蹈是经过加工、提炼和美化的鲜明、生动、具有表现力和典型化的动作。本文论述了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并探讨了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如何才能更好的呈现。
关键词:舞蹈动作;表演;情感
一、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
人类的情感世界是舞蹈表演的来源,舞蹈表演是人们对情感的看法、生活的感悟、人生的思考等的承载者。观众在鉴赏每一段舞蹈表演时,舞者都会将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通过富有情感的舞蹈动作、多彩的舞蹈效果以及精湛的舞蹈技术进行表达,从而与观众取得内心深处的共鸣,将视觉感观以及情感精神的艺术享受带给观众。为了让观众在舞蹈表演中体验舞蹈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以及非一般的艺术享受,则需要舞者通过细腻优美的舞蹈动作来进行舞蹈表演,并且将舞蹈最动人、最富有激情、最美好的时刻展现给观众,将自身的情感与动作进行融合,让观众的内心能够进入到整个舞蹈表演中。
二、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
(一)具备掌控舞台的能力
在学习舞蹈的初期阶段,舞蹈演员们应当掌握开、绷、直、立这四种因素,利用肌肉的“旋转拉伸”来展现舞蹈姿态的直立感。舞蹈演员要想提高舞台的掌控能力就要有熟練的舞蹈技巧。为使舞蹈技巧更加熟练,舞蹈演员要经过不断的舞蹈动作的联系,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收紧、放松”的感觉,进而使舞蹈可以让心理同形体、呼吸同气韵结合的更加紧密,能够更好的掌控在舞台上的表现,实现内与外、形与神交融。除了自主联系外,舞蹈演员还需要通过舞台实践来提升舞台的掌控力,在丰富的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多种舞种舞台经验中进行比较和总结,从而提高舞台感染力和控制力。
(二)丰富舞蹈表演的内在情感
在欣赏舞蹈表演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同一个舞台上,两个舞蹈动作一致的演员,一个能让人感受到活力,印象深刻;而另一个却让人感受不到生机,仿佛是在看一个精确标准完美的机械人在舞动。造成这种截然不同感受的原因就在与有的演员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在舞蹈中,而有的只有躯体没有情感。舞蹈演员的表演是舞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将肢体动作和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它可以把演员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完整的呈现出来。舞蹈本身就是通过人体的动作、造型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他所创造的意境和形象,都是以丰富的情感为前提的,没有情感的动作只能是没有生机的机械。舞蹈演员必须通过表演才能够把自身的肢体与情感联系起来,塑造成勿太深一个个灵动的、有血有肉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才可以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只有有情感的舞蹈动作才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蹈表演。要丰富舞蹈表演的内在情感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将动作与表情实现统一。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情感最终从表情上展露出来,所以舞者要想在舞蹈表演中呈现情感首先要通过面部表情的锻炼来让情感从面目呈现出现,假如一个舞者没有能力对自己的面部表情进行控制,那他就难以自然的表露真实的情感,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演员在训练面部表情时要掌握不同情绪应该有的表现:(1)要表现惊恐或者害怕的情绪时应当是:嘴巴张开、眼睛瞪得大大的,以手掩面。(2)要表现愤怒或者疯狂的情绪时应当是:抿起嘴唇,目光斜视,凶神恶煞像。(3)要表现害羞的情绪时应当是:头搭在一侧的肩膀上,睁大眼睛,面露微笑。(4)要表现悲伤的情绪时应当是:下嘴唇外翻,眼睛睁得大大地,嘴角向下弯。(5)要表现快乐或者兴奋的情绪时应当是:嘴角上扬,咧嘴,仿佛在大笑。舞蹈演员对于这些基本的动作要经常联系,达到一种能够自然反应、控制自如的状态。这是这些基本功同情绪的展现结合起来,才让舞者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维持身体的良好协调性,并让舞蹈动作更加的有美感。二是要重视眼神的表现。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眼神能够让我们看穿演员的内心。所以舞蹈演员要多进行眼神的训练,训练时可以先练习定眼,就是我们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或者是劈叉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视线集中在一个某个并不明显的物体上,但是要确保我们的视线和摆放的物体在一个水平线之上,然后慢慢的睁大眼睛,直视这个点。
(三)把握舞蹈动作节奏
舞蹈节奏应当遵循音乐的节奏,只有将舞蹈动作的节奏与音乐协调的一致,观众才更能够欣赏到舞蹈的美,并且伴随着音乐节奏的舞蹈动作才能让性格塑造的变得更加合理性。舞蹈表演中不仅要表现人物的性格,有时还要呈现出植物、动物等形态。例如在《两棵树》的表演中,舞者通过与音乐合二为一的动作表现了小鸟节奏感的叫声,同时随着音乐节奏的转变,舞蹈动作的力度与速度也跟着变化,从而展现了多样的舞蹈内容和情感。
(四)重视舞蹈细节的处理工作
舞蹈演员在练习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大舞姿的动作模仿一学就会,但是对于细节处却难以掌握,比如“小三节”的处理。舞蹈表演中对于末梢的处理常常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舞蹈时舞感延伸到手腕脚腕就停止了,又或者是做得不细致,造成了整个舞蹈动作不完美、不精致,缺乏延伸感。所以我们在练习舞蹈动作是要特别注意细稍末节的联系,要让动作变得更加精细、更加顺畅。
舞蹈作为一个三维空间的运动,对于舞者的存在感要求特别高,舞蹈的来回流动和舞姿的延展能够较好的展现空间存在感,所以演员要特别重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就是腋下,腋下的预留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提起腋下的预留我们最熟悉的应当是,蒙族舞,蒙古舞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腋下的预留上特别的明显。除了蒙古舞,其他的舞蹈也特别讲究腋下的预留,比如说新疆舞的扶肩礼到打开,就要通过腋下的距离展现了他们民族热情迎客的民族特色。除了特定动作的需要很多舞蹈中都会用到腋下的预留来减少局促感。
(五)创新舞蹈动作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不仅要学习模仿他人的动作,更要试着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舞蹈表演进步。创新的源泉是生活,所以舞蹈演员要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一些动作,经过创作加工形成舞蹈表演艺术,这样才能够使舞蹈动作常演常新。除了观察生活舞蹈演员还需要从生活中获取真实的情感,只有将这些情感真实的渗入到舞蹈动作中来,才能让角色更加真实丰满,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刘庄.浅谈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5(2)
[2]刘环.浅谈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1(6):259
[3]李泽华.情于衷,动其容——舞蹈表演中的动作与情感[J].文教资料,2008(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