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模式的问题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
2018-07-24于卫红
于卫红
摘要: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首要任务应该着眼于深化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供应侧改革,大力培养“外语+各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逐步深入,各产业领域应用型日语人才需求逐渐加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等院校;日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235-02
一、绪论
2013年,国家确定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内蒙古大学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其日语系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量的日语人才,尤其是精通蒙、汉、英、日语的多语种人才培养,彰显了内蒙古大学日语系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地域特色。随着市场经济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增大以及新课标的陆续出台,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逐步提上了日程。
二、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问题点
按照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本科四年制日语专业教学的第一、二学年为基础教学阶段,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豐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围绕其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日语》、《日语视听》和《日语会话》。以内蒙古大学日语专业为例,在2015级学生入学以前,在基础阶段开设的课程除了全校通选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外,贯穿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专业课程有《综合日语(1-4)》、《日语会话(1-4)》、《日语视听(1-4)》;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日语语音》,第三个学期开设《日本文化(概况)》,第四个学期开设《日本文化(历史)》、《日汉翻译》、《阅读与写作》。作为贯穿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三门课程之间是什么样的存在关系呢?三门课程中《综合日语》涵盖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是基础阶段日语学习的重点。《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听解能力。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口语表达和听解能力的形成必定是建立在对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之上的。因此,《综合日语》课程的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其他两门课程是否能顺利实现其培养目标。《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也非常重视这三门课程在内容、训练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和互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基础”与“交际能力”的协同提高。但遗憾的是,以往的教学和研究中并没有将三门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思考,并没有以一个整体的思路探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完善。《综合日语》是《日语会话》、《日语视听》的基础,《日语会话》、《日语视听》也是《综合日语》知识的再应用和再巩固。另外,《日语会话》和《日语视听》间也有内容和训练上的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通过初步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更多沿袭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单词、语法解析(含例句解析)、课文阅读及讲解(含课文翻译)、完成课后习题任务。同样,在听力课程和会话课程的课堂上,基本上和综合日语课堂大同小异,依然会进行词汇、语法、课后练习题讲解等步骤。三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延续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方式,而且重复的单词、语法知识的讲解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类似的教学模式会让学习者感到厌倦和视觉疲劳,丧失日语学习的兴趣。在这样刻板的专业课程设置、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下培养的只是会讲日语的刻板、单一型日语人才,这样的人才很难满足新时代社会各领域对于日语人才的能力需求。
三、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本科日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
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已经制定出“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笔者参加过几次相关主题的会议,参与国标制定的修刚教授对新国标中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进行了如下阐释。
1.素质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精神。
2.知识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日本及相关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3.能力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能力要求较以往的国家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外语能力,还要具备日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日语应用能力与日本社会文化能力的提高并重;日语综合能力与国情、世情的扩展并重;综合知识能力与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并重;日语教育传统的继承与教学改革并重。为此,各高校要充分整合本专业的师资力量,结合“新国标”,因地制宜地修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日语专业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各高校外语专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困难就是学分压缩问题。
目前,各高校积极倡导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眼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必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冲突。压缩授课时间、减少教学科目,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习者自主支配。以内蒙古大学为例,日语系的毕业学分变化可以说是激减:2003年教学计划为195学分,2009年为169学分,到2015年教学计划毕业学分仅为156学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大学零起点的外语学习者,课堂时间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给学习者和讲授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学内容要调整,教学模式要革新,唯独不变的或者说要求更高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有提升。这就要求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会有竞争力。
既然国标对于目标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各个院校就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情况以及学科特点制订明确的日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新国标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能力,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能够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基础阶段开设了专业类基础课48学分;高级阶段开设了专业核心课18学分;在学期间开设了专业方向选修课26学分;另外还开设了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在基础阶段开设的必修课程有三门,即《基础日语(1-4)》(原综合日语),合计24学分;《日语视听(1-4)》,合计12学分;《日语会话(1-4)》,合计12学分。《基础日语》由原来的8学分降为6学分,每学期减少32课时,基础阶段合计减少128课时的授课时间。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变、课时减少的状况下,为保证零起点学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改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把原来课堂上的部分教学任务调整到课下时间进行,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通过网络辅导、小组学习等方式完成该部分的教学内容。
四、结论
基于以上问题,各高校应该积极尝试通过教师资源调配、教学内容整合的形式,打通外语学习基础阶段《基础日语》、《日语视听》、《日语会话》三门主课之间的壁垒,推行课程资源相互协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克服并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人才培养瓶颈问题,着力培养符合新国标所要求的具备日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
[3]郑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在综合日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3).
[4]内蒙古大学日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