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营销专业基于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2018-07-24梁杰
梁杰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市场理念、销售技能、策划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建设,学生在真实顾客、真实商品、真实岗位的情境中,校企共育学生的职业技能,符合市场需求,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基于假设前提,厘清概念、对象、教学模式等问题,在实用主义思想、工学交替理论、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指引下,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标本论证得出研究结论,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修正,旨在生产性实训平台中建立满足中职营销实训教学的长效实施机制。
关键词:中职营销;生产性实训平台;“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094-0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文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实践实训教学对中职教育意义重大。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市场理念、销售技能、策划思维和创新意识;理论教学枯燥抽象,仿真教学构建的想象教学缺乏真实。因此,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建设,可使学生在真实市场环境中实战经营,校企共育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一、基本问题
1.研究对象特性。研究基点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顾客、购买力、需求等问题。中职生对营销概念模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收效甚微。该专业培养具有营销职业技能,能在市场中从事基础营销活动的人才;简单营销抽象知识传输,学生意象认识对市场营销识别差之千里。
2.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单一教学模式的典型特点是使用公开出版教材或校本教材,在传统教室里,教师基于对传统理论的理解,采用案例讨论、模拟仿真等手段,对虚拟情节进行反复论证,以求知识准确。但教材知识更新滞后、教师经验主义、传递知识与市场脱节,学生技能不能满足职场需求。将教育对象融入市场,让其在真实情境中获得营销技能十分重要。
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思维。国家鼓励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冠名班、订单班、引企入校、校建企业等形式多样;“大国工匠”、“现代学徒制”、“双创精神”再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教育入企,企业工匠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学生“上学如上岗”,市场需求倒逼学校教育融入企业文化。
4.核心概念界定。(1)生产性实训平台。学校将教学场所转移到“工地”、“车间”、“超市”等生产经营场所,将真实市场、顾客、员工、商品元素融入教学,学生与职业技能岗位“零距离”,达到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养三者合一。这种学校教学与社会资源融合,满足了学生生产性实训,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2)超市学校。该学校为理论概念,即将学生置身超市经营情境,实现校企共育职业技能人才,超市“工匠”精神融合职教理念,形成“超市学校”培育职业技能。在教育角度,超市成为学校;在生产经营角度,超市为满足顾客需求平台,亦企亦校。(3)教学模式。教學模式是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及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①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包括加拿大CBE教学模式,它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模式。②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主要是受培训者在企业内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同时在学校里以学生身份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它同时解决了怎么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教学模式,意为就业技能模块教学法,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③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或成熟机制,这里不再详述,仅注解教学模式含义,汲取各教学模式精髓,奠定创建“超市学校”教学模式的基础。(4)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强调基于假设前提,通过研究者亲身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它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笔者假设基于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培育模式下,中职营销教育实现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统一。通过调查研究、文献分析,以市场营销专业三个年级学生作为试验标本开展对假设的论证,从而获得普遍的育人模式。
5.研究假设。本研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1)比较优势假设。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校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言,具有比较优势,主要观点为“超市学校”教学模式提供真实顾客、商品、岗位等元素,学生亦岗亦课,在岗位技能训练融合理论知识,具有多元优势。(2)“超市学校”建立假设。通过建立理论“超市学校”,必然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校之间达成融入市场因素的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目标、实训课程、实训师资、实训教学资源、实施方案等,学生职业技能在“超市学校”培育中形成。(3)“超市学校”教学模式长期性假设。通过实证研究,观察、验证、修正实施方案,形成培育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精神的固定模式并长期实施。在该框架下,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修订完善运行,实现育人目标。
二、思想理论与实用价值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他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如《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1913年)、《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第二回商榷书》(1914年)等文章,阐释实用主义教育的内涵、意义、紧迫性,并用实证教育教学成果来证明实用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下,“强调教育决策上注重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告诫学生注重实习实训”。
2.产学合作教育。1916年美国Cincinnati大学工程学院施奈德提出了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培养工厂技术人员,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书上没有的知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就是产学合作教育的创始阶段。产学合作教育的核心观点是主张学习和真实工作融合,学生在真实岗位锻炼中获得技能,同时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给。这种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为中职学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供了理论基础。
3.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发表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提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成本由纳税人、家长、学生及社会人士(通过捐赠)共同分担,因此在职业教育中,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获得劳动技能人才,解决劳动力供给的矛盾。职业学校通过生产实训基地育人,满足市场需求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政府通过职业人才匹配岗位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减少失业人员。
4.实用价值。建设“超市学校”的意义为:一方面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实训岗位为采购员、收货员、收银员、促销员、客户服务员,这些实训岗位技能要求与市场营销专业培育目标吻合,学生充分实践市场营销基础、商品知识等营销理论知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师上课难的问题,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实现“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时间”的目标。另一方面,“超市学校”建设促使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师资共建共融,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教材,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脱节,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具有现实意义。
三、文献研究状况
截至2017年11月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限定语丰富的“中职营销专业基于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主题,检索结果无对应的分组数据。通过检索关键词发现,“实证研究”与“教学模式”被学者多维度探究与运用,理论丰富,有成熟可援引指标借参。“生产性实训平台”和“超市学校”已有学者尝试在某些领域进行建设运用,说明职业教育内涵倒逼职业学校尝试实践性教学,但有研究空间。在中职营销专业中,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生产性实训平台的“超市学校”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属首次尝试。
四、“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建设思路
基于上述假设建设“超市学校”教学模式,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以广西物资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并以15/16/17营销1—4班约每届200人作为实证标本,生产性实训平台为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人人乐超市、大润发超市等大型连锁企业。技术路径如下图。
1.准备阶段。主要解决研究团队问题。涵盖团队成员结构,如学历学位、职称、年龄、职务、研究方向等,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工匠互助,专业带头人与企业经理引领,涉及职业教育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多个学科。
2.调研工作。主要调查符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岗位,并对岗位进行描述分析研判。通过文献研究厘清概念、对象、范围问题,组织相关培训。
3.实训工作岗位设定。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超市学校”设实训岗位:(1)营业员岗位实训。主要训练学生在商业服务业、店面等候和接待主动上门顾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素质、熟悉专业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对应商务礼仪、营业员岗位技能训练、消费心理学、商品知识等专业知识。(2)采购员岗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谈判技巧、保守商业秘密,在商品采购过程中了解经营规则。主要对应课程经济法、沟通与洽谈等专业知识。(3)收货员岗位实训。主要训练学生核查、验收、防损等商品储存能力,对应商品经营、仓库保管等知识。(4)促销员岗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根据市场变化设计促销方案,营造促销氛围,制作POP广告、推销商品等。对应市场营销基础、推销实务、活动策划等知识。(5)收银员岗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熟悉POS收银机操作系统、识别真假币、熟悉支付结算工具使用等。对应市场营销财务基础、收银员操作技能等知识。(6)客服岗位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应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知识。
4.“超市学校”建设。包括组织架构、师资、课程、生源、场地、教学实施标准等。校企人员共建组织结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工匠共组师资队伍,课程围绕生产实训项目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力求还原场景的真实内容,制定教学标准、教学资源、评分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主体为历届营销专业的学生。每一轮实训独立建模拟班,营销教师制定实训方案、安全协议承诺书、实训日记和总结、实训前动员、优秀实习生评选方案;企业负责实习岗位、企业师傅、职业技能指导、岗前培训、优秀实习学生推荐、实习鉴定评价。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包括: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针对学生效果评价来源三个指标:学生自评自述实训内容,体现在实习日记、实习总结等材料上;企业师傅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纪律、技能、适岗能力、个性差异及不同岗位性质等展开多维度思考和讨论评定;学校教师针对学生实训期间在校纪律、对实训岗位认知、实训成果呈现等进行评价,最后授权学生小组长开展“弹劾”,剔除“东郭先生”。以此形成学生实训成绩,并入学生学籍成绩单。同时,参照该指标,由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和学生团体共同推选评定“优秀实习生”。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呈现在实训学生考勤、实训学生返校安置、学生宿舍考勤数据、与企业师傅沟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引导、教师反馈情况及时性等来考核教师的适岗性问题。
五、对假设前提的论证
第一阶段选择标本:15营销1—4班,约200人。安排在2016年秋学期,即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一年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对市场营销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理解职业技能标准,对养成教育有认知,对抽象知识反感乏味,缺乏信心。按照“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培养思路,选择北京华联超市大学店、江南店、五一路店、民族宫店、人人乐超市华成都市店、大润发超市陈东店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每店约30人,分早晚班(人人乐和大润发店全部行政班),所有班级同时开展,实训周期为2周。在实训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实训基地广,学校教师参与指导实训难度增大,无法顾及,存在安全隐患;(2)200人同时开展实训,实训基地饱和,“东郭先生”不少;(3)企业师傅带“徒弟”多,精力有限,言传身教营销职业技能效果欠佳。
第二阶段选择标本:16营销1—4班,约200人。安排在2017年春学期,即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一学期市场营销基础理论,认识营销概念,对养成教育有所了解,但对抽象知识反感乏味,缺乏信心。按“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培养思路,选择北京华联超市大学店和人人乐超市华成都市店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每店约20人,分早晚班(人人乐全部行政班),分班级逐步开展轮训,实训周期为2周。在实训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实训时间跨度长,学生自行前往实训基地,存在安全隐患高;(2)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产生指导疲惫、懈怠感;(3)后轮训班级学生容易受前班级学生信息错误的引导,产生怠工现象,影响实训效果。综上所述,开展“超市学校”教学模式,在真实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养成教育,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职业思维,对理解市场营销知识意义重大。虽然两个试验标本呈现一定的负面效果,但积极作用更大。
第三阶段选择标本:17营销1—4班约200人。安排在2018年秋学期,即二年级第一学期。按照“超市学校”教学模式的培养思路,选择北京华联超市大学店、五一路店、人人乐超市华成都市店、大润发陈东店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每店约25人,分早晚班(人人乐和大润发店全部行政班),每2个班作为一批,开展2周的实训。这样安排是否可以减少上述标本存在的问题,有待实践检验。
六、基本结论和修订
1.黄炎培实用主义思想、施奈德“工学交替”理论和约翰斯通职业教育成本分析理论作为研究精神实质,剖析职业教育面向实用、校企共育、校企共贏,才能实现“超市学习”教学模式的长效运行。
2.生产性实训基地选择:北京华联超市、人人乐超市和大润发超市。主要是企业规范和管理科学、安全、规模大,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经营范围涉及品种繁多的生活类商品,学生认知商品知识,实现多种类营销角色实战,符合营销专业的育人目标。
3.教学模式典型包括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教学模式等,对“舶来品”只汲取精神实质。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育人模式,寻求校企合作共赢点,培植创新机制模式。基于生产性实训平台“超市学校”建设,有利于发挥真实市场环境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克服教材的滞后。
4.通过调查、观察、实践、数据分析等实证研究技术,发现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合理性及问题,不断修正完善。
5.基于假设论证反馈,我们仍然需要考虑实训安全问题、校内管理制度与实训开展时间冲突的问题、实训人数过多与企业师傅指导不兼容的问题、学生实训考核考勤规范性的问题、学生成绩评定客观性的问题、学生实训激励措施效能性的问题、实训课程及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可在第三阶段论证中克服。
参考文献:
[1]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5.
[2]Amundsen N E,Poehnell G R.Career Pathways[M].Richmond:Egon Communications,1995:98.
[3]肖化移.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9,(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