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昂山素季反槟榔运动的民俗学解读

2018-07-24张卫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民俗学槟榔

张卫国

摘要:缅甸人吃槟榔的习俗历史悠久,至今仍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民俗传承主体。昂山素季发起反槟榔运动,既是革除旧习陋俗,提升民族人口素质的需要,也有益于民盟政府树立改革图新的良好形象,巩固执政地位,为推动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变革创造条件。

关键词:昂山素季;槟榔;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221-03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民俗具有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等多种社会功能,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执政者必须重视本国的民俗,并积极引导民众革除旧习陋俗,弘扬文明风尚,不失时机地推动民俗改革,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缅甸自古就盛产槟榔。从古至今,缅甸人不仅食用槟榔,更用之于诸如入药治病、人际交往、宗教祭祀等诸多方面,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槟榔民俗文化,是缅甸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这一民俗文化的传承正面临危机。2017年9月11日,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在内比都举行“槟榔与烟草制品控制——从媒体到大众宣传活动启动纪念大会”,昂山素季以国务资政的身份向大会致贺电,指出“食用槟榔和烟草是一项对人民群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挑战”[2],号召全体人民“拒绝后悔,远离槟榔。”对此,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解读,称之为“反槟榔运动”。事实上,自民盟政府执政以来,昂山素季就一直推动这一民俗改革。昂山素季为什么要反对国人继续传承吃槟榔之俗?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这对缅甸社会的发展及民盟政府有何意义?笔者将尝试从民俗学的角度给出一个粗浅的回答,以期抛砖引玉,为缅甸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昂山素季发起反槟榔运动的原因分析

1.革除不健康的生活习俗,提高国民人口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需要。民族人口素质,一般是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水准、劳动技能等[3]74。包括衣食住等方面在内的物质生活民俗能够对一个民族的人口素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医学研究证明“同时吸烟、饮酒、食用槟榔的人群的口腔癌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23倍……添加烟草与否的槟榔咀嚼块与口腔癌的发生都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4]670。根据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和国民健康基金会的调查,“2014年,缅甸15岁以上的国民中……嚼食带有烟草制品的槟榔的男性比例高达62.2%,女性比例也达到了24.1%”[5]。目前,“缅甸每天有700多万人在食用带有各类烟草制品的槟榔,而因为烟草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多达6万余人”[2]。吃槟榔习俗已严重威胁缅甸国民的身体健康,这迫切要求政府对此进行民俗改革。

2.变革不文明的生活习俗,改善缅甸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缅甸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数众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会有嚼槟榔的习惯,以出租车司机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群体嚼食槟榔的比率最高。一直以来,出租车司机不分时间、场合地嚼槟榔,并随地乱吐槟榔口水在仰光等城市随处可见,大街小巷的路面满是血红色的槟榔口水。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使外国游客、在缅工作的外籍人员对缅甸留下不文明的印象。这种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甚至扩散到了国外,2016年初,“在韩国工作的一些缅甸工人因随地吐槟榔被告诫,随后韩国也发布了关于槟榔的警告书……(此前)在泰国的一名缅甸工人,在马路上吐槟榔后,被泰国警方抓住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6]。可见,对这一陋俗进行改革,是缅甸改善国际形象,助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民俗文化的变异性特征,决定了民俗要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试,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1]18新环境下,缅甸的传统的槟榔民俗文化早已改变。用槟榔入药治疗疾病的习俗已被现代医疗手段取代,“只有用槟榔待客才算是尽了待客之道”[7]289的观念已经消失。吃槟榔习俗要继续传承,必须进行民俗文化机能的自我调适。

此外,昂山素季本人对人民的关心,是其不断推进反槟榔运动的主观因素。2015年选举获得胜利之后,昂山素季在一次与三轮车工人的会面中就表示“槟榔危害健康,使家庭的收入降低,还污染环境,所以提议大家少嚼槟榔”[6]。

二、昂山素季反槟榔运动的主要措施及初步成效

(一)推行反槟榔运动的民意调查

为顺利推进反槟榔运动,民盟政府非常重视民意。自2016年6月8日起,政府就开始通过总统府网站就“减少槟榔食用与消除随地吐槟榔汁行动”进行民意调查。该调查系统目前仍在开放,现将截止目前的相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数据显示,97%的民众对政府的反槟榔政策表示支持,其中51%的民众将吃槟榔与赌博、毒品使用、酗酒等行为等量齐观,要求政府同时有效控制,而不支持或不予置评的民众只占比约3%。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民众支持政策,但不支持关闭取缔槟榔销售店铺等具体做法,这是因为大多数有吃槟榔习惯的民众已有槟榔瘾,一时难以戒除。此外,有部分缅甸民众以槟榔相关产业为生,如种植槟榔或荖叶、销售槟榔包等,对禁食槟榔后的生计仍有担忧。

(二)推行反槟榔运动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为成功推行反槟榔运动,民盟政府参照民意,适时制定或调整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行政手段,分区域、分阶段地减少并逐步消除槟榔店。政府以行政指示或公告的形式首先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所在地和寺庙等地中不可有槟榔店”[6],其次是“禁止在行人多的地方、外国旅客多的地方摆摊”[8]。为防止地方官员借此事威胁、欺压百姓,还特别强调“政府是要减少槟榔店并不是关闭所有槟榔店,希望以此谋生的百姓寻找其他的生计”[9]。

二是尊重科学,重视科普和宣传教育。2017年3月31日,缅甸启动实施《国民健康计划(2017—2020)》;9月14日,缅甸国民健康基金会主席丹盛博士表示“基金会将出资2亿5千万缅币,用于在电影院、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及听众较多的广播节目里,针对食用槟榔的危害播放节目,进行宣传教育活动”[5]。11月24日,昂山素季向“《健康标准书》推荐会”致贺电,表示缅甸部分国民有抽烟、嚼槟榔和喝酒等会有损身体健康的饮食传统,很容易引发慢性疾病,“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健康标准书》的发行推广,将为群众健康卫生知识的提升打下牢固的根基”。[10]

三是利用示范作用和名人效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作为缅甸政治和精神的双重领袖,昂山素季本人亲力亲为地领导推进反槟榔运动,并要求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组织人员以身作则,做出表率。2016年5月民盟执政伊始,就曾发布行政指示“严禁在办公室、医院、学校以及人员来往密集的场所嚼食槟榔,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员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并做好宣传普及教育”[2]。昂山素季本人亦在不同场合积极宣传、号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行动之中。“学校的老师们、卫生部门职员、其他部门机构职员、各职员家属及各层级的相关责任人员全都参与到有关知识普及教育的行动中来,以增强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效”[2]。

对于以槟榔相关产业为谋生之道的民众,民盟政府在2016年4月中旬,就“指示省邦政府提交一份关于槟榔和买卖槟榔人民的安排的计划书”[6],并努力“替卖槟榔的人安排了另一条生计,来代替卖槟榔的生意”[8]。由于遵循了尊重作为民俗改革主体的俗民的意见,并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采取科学有序的措施来推进,反槟榔运动的成效已初步显现。笔者于2018年1月29日至2月9日在仰光进行了为期11天的实地调研。发现仰光各主要市区销售槟榔包的摊铺较以前已减少很多,在外国游客较集中的地方,如位于市中心的摩诃班杜拉公园一带,只有极少数获得营业执照的槟榔摊铺还在经营。随地乱吐槟榔口水的现象也已有所改观。通往市中心的摩诃斑梭丹路旁及周边一带,随处可见“禁吐槟榔水”的标牌。笔者随机采访了有嚼槟榔习惯的出租车司机和路人,几乎所有人均表示: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吃槟榔的危害的认识,因此已经主动控制每天吃槟榔的量,争取早日戒除槟榔瘾。对于乱吐槟榔水的行为,他们也表示:外国人,包括你们中国游客肯定很厌恶这种行为,我们也厌恶,但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纪律、讲文明。部分出租车司机已经开始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在车内备有塑料袋或者塑料瓶用来装槟榔水。可见,人们对于吃槟榔的民俗观念已经改变,并逐渐体现在实际行为上。但民俗的稳定性决定了民俗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彻底禁除吃槟榔的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昂山素季反槟榔运动的意义所在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1]2民俗改革既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对民俗提出的要求,反过来,民俗改革也将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发生作用,进而对社会发展產生影响。因此,昂山素季的反槟榔运动,除了有改善缅甸国民人口素质的直接现实意义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社会意义。

1.有利于为政治、经济等领域改革、甚至是国家和平稳定事业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民俗具有“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众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1]30的维系功能,吃槟榔习俗在缅甸有着极其广泛的民俗传承主体,反槟榔运动在改善国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使民俗主体再次意识到彼此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习俗,是缅甸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这就使得民俗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发展、稳定服务。昂山素季本人也曾指出“如果我们的人民都身体健康,创造力也会随之提升。创造力提升了,必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国家的发展,又是国家和平稳定的主要支柱。国家稳定了,和平了,发展了,自然能获得世界的尊重”。[11]

2.有利于民众文化适应心理的培养及改革意识的培养和传播。缅甸正值民主转型时期,民盟政府执政以来,也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和平进程、经济改革和民生发展等问题上取得突破。但是,面对社会转型期间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巨变,缅甸民众在心理上依然无所适从。“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与民主,需要时间来熟悉并形成遵守新规矩的习惯;缅甸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现代观念正在不断地碰撞,市场经济理念、契约意识的建立也需要时间”[12]73。此时发起禁槟榔这样一场全民性的、不对其他领域造成较大波及和影响的民俗改革,有利于民众应对社会变迁文化心理的培养,以及改革意识的传播和培养,这也有利于其他领域的发展。

3.有利于民盟政府树立良好形象,巩固执政地位。昂山素季领导推进反槟榔运动,尽管涉及人数多,但却是获得全体国民赞成的、深得民心的。民意调查充分说明,运动拥有广泛的、坚固的民意支持。加之方法科学、措施合理,即使不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短时间内也能取得一定成效。正如缅甸问题专家李晨阳教授对民盟政府上台后首推的百日计划的评判“民盟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尽快解决民众高度关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重大问题来树立新政府的良好形象”。反槟榔运动也有利于民盟政府树立良好形象。昂山素季的亲力亲为,及其对国家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心,亦使其本人及民盟政府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有利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此外,反槟榔运动在促进缅甸社会风尚更加文明的同时,也使民盟政府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改革图新的形象。

综上所述,吃槟榔习俗是缅甸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土壤的民俗文化,但随着缅甸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民族习俗已成为影响缅甸民族人口素质、阻碍社会发展的陋俗,昂山素季领导发起了一场针对槟榔习俗的民俗改革运动,利用行政手段和名人效应,科学有序推进,有助于促进国家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也是民盟政府树立良好形象、巩固执政地位,并间接团结民众推动国内各社会领域改革的有效途径,是一次民俗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昂山素季.国务资政杜昂山素季致“槟榔与烟草制品控制——从媒体到大众宣传活动启动纪念大会”的函,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务资政部网站,http://www.statecounsellor.gov.mm/node/1491,2017-9-12.

[3]杨建吾.论民俗改革的若干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9,(4).

[4]邵小钧,席庆.食用槟榔及其与口腔癌间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6).

[5]彼得漂.“食用槟榔的危害”宣传教育行动计划投入2亿5千万缅币,缅甸时报新闻网,https://myanmar.mmtimes.com/news/101763.html,2017-9-14.

[6]缅甸将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并逐步消除食用槟榔[N].缅华网,http://www.mhwmm.com/Ch/News View.asp?ID=16341,2016-5-30.

[7][缅]梭萌宁.令人珍爱的缅甸传统习俗[M].仰光:年基信文学出版社,2014.

[8]缅甸禁止在行人多的地方摆放槟榔谈[N].缅华网,http://www.mhwmm.com/Ch/NewsView.asp?ID=16592,2016-6-12.

[9]缅甸政府澄清槟榔政策,只要求减少槟榔店[EB/OL].缅华网,http://www.mhwmm.com/Ch/NewsView.asp?ID=16744,2016-6-20.

猜你喜欢

民俗学槟榔
民俗学视域下的四川康巴乡土小说
有利有害的槟榔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梦回槟榔园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抗抑郁作用
民俗学研究的多元维度——“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会议综述
槟榔芋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