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体育学困生燃起自信的火花

2018-07-24张静

考试周刊 2018年64期
关键词:自信心转化学困生

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通过培养自信心来转化小学体育学困生,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困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自信心;学困生;转化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数的心理研究和大量事实证明,信心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能顺利成长并有所作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学困生中,有这么一些孩子,由于他们个子矮小、体重偏重,天生的身体素质不好,再加上他们的内向、敏感,不爱表现自己,使他们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不自信,进而消极自卑地对待体育课,造成体育成绩不佳,无法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如何转化这类学困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我能行”“我也可以”。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体育课区别于其他科目,它有一个显性特点。体育课上哪个同学跑得快、跳得远以及学动作快,哪些同学不能很好地完成动作,旁边的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往往那些体重偏胖、身体协调性不好的孩子,当不能很快地做出体育动作时,甚至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时,其他孩子就会立刻发出笑声。“笑者无意,听着有意”,这些笑声也许不一定全是嘲笑声,但却给那些学困生造成心理阴影,觉得其他同学都在笑话他。比如,三年级体育课上我们在学习技巧前滚翻時,有些同学不用教就直接翻过去了。而班上就有两三个同学始终翻不过去,教师告诉他们一定要后脑勺先着垫,他们却用额头着垫。于是就看到他们趴着用额头顶住垫子翻不过去,这时就会听到其他同学的笑声。

作为教师,我会在班里上一次思想教育课。首先,我出示了一张手指图片。接着和同学说,一手分五指,五指不但长短粗细各不同,用处也不尽相同,但每个手指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每个学生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同学这方面好,有的同学那些地方好。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身上的优势和劣势。用平常心接纳自己身上的不足,用同理心看待别人的弱点,不能因为自己的短处而郁郁寡欢丧失自信,也不能因为别人的缺陷而去嘲笑和挖苦。我们只有坦然和勇敢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找出努力的方向,心里才会储备能量变得自信。

二、 用真挚的师爱,帮助学困生提高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从心理效应来看,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学生发展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激发自信心和进取心。学困生一般对教师都是心存疑惧的,我们平时课上课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多找他们聊聊天,拉近师生的距离,让他们从内心放下心理负担,愿意和教师亲近。当学困生发现自己在教师眼里,他们并不是差生,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们未来着想时,他们就会乐意教受教育,这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在其心灵深处起作用。只要他们的内心是信任教师的,就会期待体育课,想上体育课,就会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这样学困生就会向良性方向发展。

三、 实施分层教学,帮助学困生获得信心

宋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曾对孔孟教学称赞道:“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体育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也倡导“关注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能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组织教学工作,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确定不同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例如,学习跨越式跳高时,首先我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大组。然后设置不同的分层目标,使他们都有努力的具体方向和内容。在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挑战自我,这样学困生就会专注于动作质量,而不会因为跳的不高而感到自卑,感觉没有面子。由于目标各异,最后考核也有不同的目标,考核的着力点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和提高上,这样就能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 善于发现闪光点,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

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表扬和赞美。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学困生身上优点可能很少,甚至显示不出来。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带着赏识的眼光去寻找和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并能进行公开赞美,这样才会点燃学困生内心希望的火种,使他们认识到“我也有优点,我是能进步的”。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它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性因素。有些学困生内心充满自卑,这是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转化内心自卑的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学困生不是天生的,后进并不可怕。作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这样才会让学困生充满自信,努力学习,才能使学困生在体育课上获得进步,得到成长,实现真正的转化。自信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源动力,愿每一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心,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马东光.培养自信心转化后进生[J].广西教育,2017(41):65-67.

[2]陈熙.点燃后进生的希望之火——浅谈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增刊),2002(S2):191-194.

[3]李洪英.让自信心在后进生心中飞扬[J].外语教育与研究,2012(76):97.

[4]莫建英.如何转化体育后进生[J].教育科研论坛,2009(5):91.

[5]黄大龙.浅谈体育后进生的转化[J].新课程(下),2017(11):288.

作者简介:张静,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

猜你喜欢

自信心转化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