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职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2018-07-24杨帆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促进中职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奋进、刻苦努力的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其心理压力,让其身心均得到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作用
一、 前言
随着教学观念的深入改革,中职体育教学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由于中职学生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受到家庭教育偏颇思想的影响,利己思想严重,意志力与自控力相对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薄弱,而且在当前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背景下,其心理压力会大大增加,容易受到诸多社会思想的冲击,从而对其价值观、心理健康等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中职院校就需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作用,在促进其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发挥心理疏导、心理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对于很多事物没有正确、成熟的判断,且较为叛逆,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 中职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其生活重心多是学习。所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来源,便是因学习所引发的。很多学生在较大的升学、择业等压力下,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积极性差、焦虑、厌学等情绪,尤其在面对学习挫折时,自我调适能力缺乏,容易放任自流,无法更好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2.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的自我倾向较为严重,在与同学、教师、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过强,有意识上的偏颇,不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关系紧张,从而形成孤独、偏执、专横的性格,不利于未来发展。
3. 青春期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中职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其思想波动较大,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不懂得调节自我情绪,也不愿意自我表达,长期以来,难以与人有效沟通,容易自我封闭,并产生敌意、逃避等负面情绪。
三、 体育教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有利于发挥个体最大潜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让身心健康与当前社会性保持协调统一,将心境维持在最佳状态,以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自我价值。而体育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并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在增强其体质的同时,让其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得到提升。从体育教学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教学较为直观、生动,且灵活性强、参与度强,不仅有健身、娱乐的功能,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排除不良情绪。况且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专注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参加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平和、进取的心态,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体育运动还是一项涉及文化、智力的活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并集中注意力,促使其体质状况的提升和智力的开发。
2. 有利于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体育活动中通常伴随着群体运动,要求学生在参加相关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与他人通力协作,有集体荣誉感,并与他人构建和谐、互助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培养乐群与合群的个性。同时,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较大的区别,其人际交往的频率相对较高,范围较广,能够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进而增加师生、生生关系,让其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升,培养团结奋进的精神。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中职体育教学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刚毅、勇敢、不畏困难的精神。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通常要克服生理负荷,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适应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生保持一致。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其耐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其坚韧不拔、勇于奋进、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另外,体育永远伴随着竞技,有竞技必有成败,而在竞技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严格的竞赛规则,并在失利后调整自己,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让其在面对挫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自制力,有纪律意识、创新意识,能够开拓进取。
四、 基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
为了提升中职体育教学质量,发挥其育人功能,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其心理健康问题为着眼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其身心健康稳定发展。
1. 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授与学、学与练统一起来,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2. 尊重个体差异。中职学生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并结合其实际情况,予以正面、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更好地投入到体育锻炼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
3. 创新教学模式。体育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而教学活动容易受到教学环境的干扰。所以,中职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大纲,明确体育教学精神,还需要切合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避免追求形式上的运动负荷,而是将小组合作、竞技运动等融入其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体合作意识,让其保持自身独立性,并与他人构建良好的关系,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五、 结语
体育教学具有连贯统一的特征,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中职、大学,都需要开设体育教育。从这点不难看出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其心理调适的作用,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推进,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讓其身心发展保持统一。同时,中职体育教师还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升教学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飞.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10):126.
[2]吴清.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举措探析[J].报刊荟萃,2018(1):72.
[3]胡小芳.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6(4):13.
作者简介:杨帆,江西省南昌市,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