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和实践
2018-07-24刘巨文
刘巨文
摘要:外国文学史是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核心课程。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主张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改革必须实事求是,真正服务于学生,把握常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100-02
《外国文学史》是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核心课程。首先,这门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文明视野,赋予学生反思的能力,从而在不同文明的辩驳中保持平衡,获得坚定的文化信心。其次,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多样化的文学乐趣。这种乐趣来源于对不同生存经验被赋予的文学形式的经典文本的深入理解,有益于学生精神深度和广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即如何从根本上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真正具体有效的理解,以完成上述目标。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目前我国高校中文系普遍使用的《外国文学史》是2015年出版的高教版马工程教材。这部教材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以时间为轴,几乎包括了世界范围内所有重要的文学传统。聂珍钊指出,这套教材“从结构体系上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合为一体……既能保持外国文学史的完整性,又能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确立东方文学的世界地位”[1]。这一诉求是合理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此众多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一般安排68个学时,分一到两个学期)是无法把纷繁复杂的知识成体系的讲授完毕的,学生也很难清晰具体的把握。
2.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理解难度大。《外国文学史》所讲述的大部分内容与中国文学传统差异巨大,比如,欧美文学传统主要是以两希文明传统为基石构建起来的,而中国文学传统主要是以儒道传统为基石构建起来的(近现代文学受到欧美文学传统的影响)。这种精神内涵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3.“教与学”往往陷入抽象的教条。《外国文学史》,或者說所有文学史的“教与学”,都需要面对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在相对确定的文学史框架中,学生获得问题意识和发展线索;其二,在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流派中,学生获得具体材料的支撑。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只有在辩证统一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效的构建出坚实的知识体系。但是,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成为抽象教条的受害者,无法真正有效统一上述两个核心问题。
4.“教与学”过度依赖形式因素。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与学”越来越依赖形式因素。不仅如此,“教与学”的评估也是如此,评估标准倾向于形式因素。这些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当然有益于教学,让学生更为立体和开放的接触所学知识。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度强调这些形式因素反而稀释了课堂应有的学术性和严肃性,导致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评估部门无法把握“教与学”真正的核心,只是流于表面。
5.考核过于教条。由于教学评估要求,目前高校对考核方式的要求极为苛细。比如,规定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题型不得少于几种等。这类要求的本质是向上负责,而不是向下,无法对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能力产生有效的评估。教师在教学和评估过程中只是疲于应对诸种要求,导致缺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育需求调整教学和评估方式的自由空间。
二、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以“欧洲文学史”,为主帮助学生确立相对清晰的知识框架
外国文学是一个过于抽象和模糊的定义。因此,以中国为参照定义外国文学,构建统一的外国文学体系很难确立清晰的架构,毕竟,纷繁复杂的“外国”是不是属于同一传统,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也很难简单说明。架构不清晰导致学生无法对“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获得真正有效的理解,难以落实上述一些教育诉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做出取舍,选择相对确定的传统来展开教学。欧洲文明的两大支柱是“希伯来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而欧洲文明又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影响力可以说当今世界最大的,因此,以此为起点,以《欧洲文学史》为核心教学内容就相对清晰确定。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意味着文化歧视或者欧洲中心主义,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出相对确定的知识框架,再以此为基础去观察其他文学传统,就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参照。
(二)借助比较文学视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开放视野
确立以《欧洲文学史》为核心的讲解内容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文学传统。随着全球化的展开,不同文学传统所处的国家和地区话语权力得到增强,欧洲文学传统与其他文学传统之间互相映照的平等关系愈发凸显。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观念,在对比中凸显双方的本质特征。施秀娟认为“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借鉴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无疑可以深化教学内容”[2]。比如,在讲授但丁时,为了阐释但丁梦幻手法的运用与一神教观念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描写手法与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关系做对照,让学生理解到不同宗教观念对文学观念和技巧的影响。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深化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三)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构建认识框架
文学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线索,随着语境的演变,不同时间地点作家的不同问题串联起来的认识框架。另一方面是发展线索上不同作家具体作品的解读。这些具体的解读是有效认识框架确立的基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这一点无法落实,所谓的认识框架就是一个教条,即便是正确的认识也是有害的。文学史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的阅读作为核心工作。尤其在课堂上,要形成对文本进行具体解读和探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如此才能真正构建出清晰有效的认识框架。
(四)以“教与学”的学术性为核心
从根本上来讲,大学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要对本学科有常识性了解;第二,学生要形成反思能力;第三,学生要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些目标的完成依赖于“教与学”过程中严肃的学术性。严肃的“教与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常识性知识,也能培养学生严谨有效科研态度,在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上获得刷新,为未来有志于学术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便不从事学术的学生也可以磨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在“教与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形式因素,不利于学术的严肃性,必须要保证形式因素服务于教育的主要目标,不能喧宾夺主。
(五)以主观表达为主的评估方式
大学教育考试评估的主要方式应该服务于主要教育目标。诚然,对本学科常识性的了解是考核的重要方面,但是,大学教育考试评估应该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表达。这种主观表达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对常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学生,更有助于学生本身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面对社会竞争。比如,在平时作业或期末考试中,考察应以主观的简答或论述为主,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重要作家作品流派展开比较具体的概述和论证。这样的考察要求以及日常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和具体地理解本学科的重要知识,也有益于自我教育及表达能力的提升。僵化教条对客观题和主观题占比及题型苛细要求严格来说已经不属于大学教育考察应该使用的标准了,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反而起消极作用。
三、结语
当前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改革需要正本清源,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理解到“教与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有效性為衡量标准,展开相关工作。新的技术和新的观念当然需要引入,但不能喧宾夺主,让“教与学”偏离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根本任务就是构建出清晰的知识架构,填充好知识细节,让学生能够具体有效的把握这门学科,触类旁通,真正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这看似保守,实质上把握住了问题的核心,有益于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聂珍钊.建构外国文学新体系[N].光明日报,2016-08-18:第16版.
[2]施秀娟,席占强.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N].河池学院学报,2015,(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