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理论思考

2018-07-24王英明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师生关系阅读教学

王英明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前准备;师生关系;设计问

题;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47—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理念。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改善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呢?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以下理论思考。

一、做好阅读教学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1. 明确教学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立科学的、简洁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 努力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吃透了教材就是吃透了教书育人的方向。一方面,教师要把握整本教材,在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挖掘教材,明确整本教材的重点、难点所在;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本節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掌握本节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阅读教学的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教和学的完善。

3. 掌握学生情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教学。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个人喜好等。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成长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愈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愈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因此,我们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它要求我们:一是平等对待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将自己放到与学生同等的位置,放下师道权威的架子,走进学生,以真诚的心、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另一方面,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因其学习的好坏而差别对待,应公平、公正,为他们创造同样的学习机会。二是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应尊重学生,既做先生又做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他们的心情,尊重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师生之间才可能互相信任、相互尊重,教育才会从“必然”走向“自由”。三是时刻关爱学生。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和学习中非常容易犯错,对此,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而应多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分析犯错的原因,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从而让他们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精心设计阅读教学问题,有效提问

个别学生对所提问题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多半是教师自己没有熟练掌握提问技能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做法来打破课堂提问的僵局。

1. 降低问题的难度。问题过于有难度,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提问时应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一些让学生经过思考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

2. 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后,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适当的准备时间、思考时间,然后开展学习小组讨论,最后让学习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

3. 要鼓励学生回答。在学生独立思考、写书面作业或讨论时,教师注意不能随意打断、插话。学生提问时,教师应面带微笑,用亲切、期待、信任的目光和学生交流,用无声的语言鼓励他们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较差,教师单靠语言文字来讲解新知识,学生不易理解,课堂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多媒体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化静为动,从而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人”字形线路是难点,但教师直接讲解不容易说清楚,此时教师就可利用幻灯片来演示,从而使学生对“人”字形线路有了具体的形象,更加了解了火车行驶的原理,进一步体会到了詹天佑的了不起。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要多多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多尝试一些教学方法,多研究教学对象的需求,学会调控应变,善于总结、反思,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师生关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