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8-07-24

福建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评论家现实主义科幻

眼下,在小说写作的中国大地上,吹来了一股科幻之风——一些科技达人写起了科幻小说,一些传统作家也写起了科幻小说,一些文学刊物专辟版面推出科幻小说,更不用说一些网站和出版社对科幻小说的一往情深。这是在厚重的现实主义文学土壤上升腾起的一股轻逸的幻想之风,它丰富着我们的文学世界,也契合着读者的想象世界。

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外太空探索等科技高度发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未来时空满怀兴趣和充满想象。我们以为,科幻小说风潮涌起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科技已经成為我们生活和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世界正在被科技主导和塑造;二是中国科幻小说在世界上获得认可,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三是科技为想象插上了翅膀,点燃了写作者的创作火焰。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人物形象的话,那么科幻小说则为我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未来世界。对未来世界想象的预测性、寓言性、可能性,当然还有娱乐性,构成了科幻小说的强大魅力。我们同意英国评论家詹姆斯·伍德的说法,他说,能够在文学上也获得成功的科幻小说着实难寻,那种将炫目的科幻叙事穿插于真实世界的肋骨缝之间的科幻小说很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确,无论科幻小说多么炫目,如果不落脚到真实的人身上,终将难以走远。

亮相本期“重点推介”的是青年作家王哲珠的中篇《月光光》,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认为王哲珠的小说“叙事结构单纯、明晰,但潜伏着多维的人生艰难与疼痛”。厦门小说家黄宁的中篇《孤城万里》写得深沉而温暖,讲述人如何面对孤独的故事。“一线诗人”推出著名诗人雷平阳的组诗《景象》,他的诗让我们看到了词语敞开事物宽阔的内在的可能性。本期散文佳作不少,沈念《假装要飞翔》、彭一田《候鸟是云朵的伴侣》、胡竹峰《气味》(外一篇)均写得饱满而深情。“文艺探索”探讨一个热门话题:发达传媒时代的文学想象,评论家有精彩的论述。

猜你喜欢

评论家现实主义科幻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著名诗人、评论家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新法律现实主义
评论家杨占平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