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省级优质课程建设促研究生《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

2018-07-24李继福吴启侠熊勤学蒋舜尧朱建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李继福 吴启侠 熊勤学 蒋舜尧 朱建强

摘要:《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是长江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与地质学交叉学科——农业地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为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中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程以湖北省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重构教学内容,融入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方法,重点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研究生在分析、表达和操作三方面的技能,同时也为其他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32-02

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课程教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教育部等《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也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3]。长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以本科生培养为主,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尤其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发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较大的冲击。为此,本文以省级优质课程《农业地质研究法》建设为契机,强化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4],增强教学资源网络化,以便研究生自我学习。

一、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要求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5]。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加强课程建设。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6]。

二、农业地质专业发展经历

农业地质一词于19世纪中叶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法鲁和李希霍芬提出,主要工作涉及岩石和矿物的农用研发、土壤改良。随后环境地质、生态地质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形成了生态农业地质学。2001年,我国制订了《全国农业地质发展规划要点》,启动了“覆盖中部农业主产区,重点安排东部经济区,优选西部农牧区”的全国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把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延拓、扩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长江大学农业地质是一级学科作物学下属的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11年申报、2012年获批,并从201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因此,农业地质专业作为新申报硕士点,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地质研究法》这门课是农业地质的核心课程,为硕士生学位课。

三、《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

农业地质研究法原来2学分,30学时,未设置实践教学。2016年按照长江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学分修订为3学分,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并根据教学大纲采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方法进行授课。

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农业地质研究法》是农业地质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比较系统的课堂学习并结合课外自学,使研究生了解常見的农业地质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本领域相关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农业地质研究方法。熟悉农业地质调查工作的内容和主要方法。会运用植物元素图谱法和土壤化学元素图谱法解决研究和生产实际问题;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业地质问题。

3.教学内容优化。理论教学32学时,内容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农业地质概述(2学时):农业地质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地质的研究的本质与目的、农业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任务和农业地质背景与作物产量和品质。第二章,常见的主要农业地质研究方法(6学时):野外调查、室内测试化验分析、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和当今农业地质调查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农业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8学时):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评价依据、地球化学环境评价方法和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方法探讨。第四章,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方法(6学时):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植物元素图谱法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图谱法。第五章,农业地质与土壤调查(6学时):农业地质学及其发展趋势、农业地质调查的对象与任务、农业土壤学调查。第六章,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地质中的应用(4学时):GIS和RS技术在农业地质调查与管理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16学时,课时分配分别为:实验一,农业地质野外调查(4学时);实验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计算机模拟(4学时);实验三,水稻植物体元素图谱分析与模型构建(4学时);实验四,给予ArcGIS的土壤养分分布与制图(4学时)。

4.课程建设重点和创新点。本团队成员建设课程中,在内容上重点体现农业地质方法研究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逻辑性,力求展示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趋势。注重广泛搜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反应农业地质研究的开创性领域、发展过程和现状,注重科研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展现前景和发展趋势,具有足够的深度和信息量。

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中,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集中讨论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和研究生专业背景基础,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农业地质研究法》研究生精品课程网站。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和部分教学视频上网公布,不断引入农业地质最新研究成果,丰富精品课程网站内容,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杜莹,董葆莉.谈研究生教学中的教与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83-184.

[2]袁贵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报告——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8.

[3]刘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凝视——从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谈起[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1):27-31.

[4]王力,余苏珍.以优质课程建设促进研究生《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7,(9):21-23.

[5]佚名.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9):71-74.

[6]李瑞敏.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评价与方法研究探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