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7-24李冰运新兵杨大龙
李冰 运新兵 杨大龙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结构体系、交流机制、管理体系和交流平台,可以解决单导师个人知识的专门化、有限性和研究生对知识的多学科、综合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导师团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29-03
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描述的我国现状和蓝图一样,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号召。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将来也必将成为国家科研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为创新人才的塑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高校的资源优势,在导师团队的协助配合指导下,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提升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传统单导师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集中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模式上,传统的单导师培养模式存在对学生的指导精力有限、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机会少,研究生导师往往偏重理论研究,在研究生培养中缺乏高水平生产企业的科技工作者给予研究生实践指引,这些都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研究生培养需要。
二、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对提高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1.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研究生导师团队就是为了发挥系统的优势,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完善的導师团队应由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研究特长的教师组成;在学科和专业的构成上,以本学科专业的教师为主、以相近或相关专业的教师为辅;在年龄结构上,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在教师学缘结构上,来自不同高校、研究所的毕业生;在导师来源上,既有学校教师,也有企业技术人员。这样一个由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术专长、不同年龄的导师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导师多样化的学术风格和思维模式都会对研究生形成影响,有利于研究生学术视野的开拓、研究思路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意识。针对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导师团队与研究生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和研究的兴趣点,为达成同一研究目标,成员间通力合作、共同研讨和决策,每名成员为团队的研究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在合作中共同分享资源,交流技术、思想和观念,有效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共同完成科研工作。研究生们通过与导师交流,锻炼了沟通能力和研发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证。研究生导师团队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研究生管理体系和导师团队的管理体系。把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作为团队工作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各组员的力量,为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每位导师积极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使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导上,每位导师发挥其各自独特作用。
4.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对于导师团队指导的多名研究生,易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导师团队营造的学术氛围,加强内部交流,组织讨论,互通信息,相互提高,在与多导师的交流中形成较强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使学生在学校范围甚至校际间开展交流、表达的机会,并激发创新思想。
三、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途径
1.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体系。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体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和实现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具体建立的导师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以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导师团队建立为例。在专业特长上,既有以材料和材料加工为主要学科方向的教师,也有与材料加工相关的电气专业和力学专业的教师,导师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基础。在职称层次上,以经验丰富的教授团队为主体,以副教授和讲师成员为补充,使研究生既能受到教授们的宏观指导,又能得到副教授和讲师们的具体指导,使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在教师来源上,既有本校培养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留校教师,又有由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硕士或博士毕业来我校任教教师,有利于知识交流和信息融合,可以对研究生的指导提供更好的资源结构。在年龄结构上,既有年龄较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喜欢学习不断进取的中青年教师,在年龄结构上互有补充和裨益,为研究生提供了全方位和各年龄阶层的指导意见,有利于研究生视野的拓宽和经验的总结和丰富。
2.建立导师团队交流机制。研究生导师团队交流机制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构建的导师团队交流机制如图2所示。
以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导师团队交流机制为例。在小组交流方面,本专业导师,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老师之间就专业问题进行本专业研究内容的深入讨论。针对各专业相结合的问题,各专业教师进行深入交流,研究学科的交叉和应用环境的交叉,这样使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在大组交流方面,针对某些关键研究问题,采用在特定时间在会议室或报告厅的交流地点,进行深入的大组讨论交流,交流中可以采用PPT、黑板板书和实物相结合,对交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除了导师之间的交流,大组交流可以引入研究生一起交流,在研究关键的问题同时,也将研究生提出的问题一并解决。在交流方式上,可以采用即时交流的方法,可以在导师授课时交流,在实验过程中交流,学生们可以回寝室时继续交流,这样的即时交流的方法,将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有时即时交流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平台交流的方式。例如,在微信群中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大家各自研究,经过研究后,过一段时间将解决办法提交出来,供大家再进行讨论、提高。
3.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导师团队有效运行的保证,要充分释放导师团队各组成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环境氛围,并明确团队各位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团队工作的协调。建立的导师团队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以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导师团队管理体系为例。在研究生管理体系中,鼓励研究生自行创新管理,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进行各种创新性的实验和管理,让研究生自行对课题工作的一部分工作负责,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工作和管理的能力。在导师和研究生互助式管理方面,导师指导研究生合理把握课题的导向,这样研究生们可以掌握研究的总体方向,同时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把研究结果反馈给导师,实现导师的研究目标,并为下一步研究做好调整和准备。在导师项目负责人管理方面,以做为项目负责人的导师为第一负责人,负责的导师根据课题的需要对相关导师和研究生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和管理,这样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也促进相关合作的广泛和深入。在导师团队管理方面,导师团队的老师及研究生成员之间,进行平等自由讨论式交流,促进科研问题的解决和深入研究,同时建立起导师共同研究管理体系,共同合作解决理论和实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团队合作的有效开展。
4.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新的设想,导师团队要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内部交流,互通信息,相互提高,在与多导师的交流中形成较强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使学生在学校范围甚至校际间开展交流、表达的机会,并激发创新欲望、思想,促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解决的方案,该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团队成员任何人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随时解决。建立的导师团队学术交流平台如图4所示。
以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导师团队管理体系为例。在板报学术交流平台上,研究生们可以在板报上提出问题和自己的想法,研究生和导师们也针对该问题,在板报上将解决思路和方案提供出来,实现建立起基于板报的交流平台。在讨论组交流平台上,研究生之间可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也可以建立讨论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即时讨论解决实际科研问题。在报告会交流平台上,可以让研究生对科研工作进行定期汇报,导师提供指导性建议,也可以导师进行学术报告和培训,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在微信群交流平台,研究生可以在微信群中提出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研究生或导师在微信上讨论。
四、结束语
針对传统单导师培养模式的不足等问题,提出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对提高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意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证,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途径包括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体系、建立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学术交流。通过导师团队的建设将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获得加强,为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研究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春,毛诗焙.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成才之路,2015,(14).
[2]夏士雄,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
[3]高志芳.导师团队模式下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3).
[4]黄勇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2011,(6).
[5]岳国峰.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