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018-07-24闫清波陈章政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政治

闫清波 陈章政

摘要:高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未来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尤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思想层次、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等路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04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丰富的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高校本就承担着为祖国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现今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寻找适合的路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受一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事实: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化现象较严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各个高校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进行相关校园文化的建设,如相关理论的宣传、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然而大多数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质量并不高,有的还偏向娱乐性;一些学生参与活动的功利性也较强,例如为了加综合测评分、为了班级量化等。这样不仅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还达不到真正的实效。

2.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思想政治课来进行,而许多教师将心思放在了自身的科研工作上,对于思想政治课缺乏精心准备,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的方法,仅仅将一些较为关键的政治思想与理念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另外,社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传达给学生和做出指导,然而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建设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的脱节是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不足。

3.价值观教育内容不深刻,学生价值观呈现多重化标准。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重化标准。例如,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要求他人应以集体利益为重,而对自己的要求较低,甚至崇尚利己主义;希望他人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准,而对自己却要求松懈,甚至放纵自己;希望他人具有奉献精神,而自己能够有所得益;要求他人能够轻易原谅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而面对他人的错误却斤斤计较、冷酷苛责。这些都表明了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多重化的价值标准,导致进行价值评价和道德选择时,极易出现两面性,不利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促进其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表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精炼却又全面,其中第三个层面更是明确提出了我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品质和道德规范,为大学生评价自身行为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时,首先要深刻理解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从教学入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①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开放的视野。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全面正确的认识,也要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即做到言传身教。其次要具有开放的思想,西方思想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坚定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自己的精神成长,学会辨别主流文化、优秀思想以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并带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②教师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部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只要考试能写出来就行,忽视了其对于自身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运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认同。例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日常生活接轨,为践行正确的思想知识提供平台和机会,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结合。另外,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应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性作用。③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例如,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来说,它是在我国现实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或思想文化,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这种稳定的价值观念,不仅要重视其理论层面的学习和提高,更要从感性层面引起他们的共鸣,也就是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激发,让学生从心里对核心价值观产生信服,才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最终达到内化的目的。

3.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①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除思想政治课之外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平日里组织带领大家共同进行政治思想的学习,就有关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论文写作、或者辩论比赛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浓厚氛围的创造。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如校广播室播放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动态、实践新闻,宣传栏精选较好的文章、社论,使整个学校都充满积极的正能量的舆论。②帮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发掘自身潜能,还能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并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从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例如。组织大学生到红色圣地感受革命情怀,进行红色旅游、带领学生走进贫困地区进行支教、围绕三农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变化、探究社会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建议或解决措施等。③防止网络对学生价值思想的冲击。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还拓宽了学生信息接收的渠道,但同时也使得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面临不小的挑战。例如,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低,一些不良信息轻易地就能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再加上现今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另外,网络的发展,也使得西方许多与我国不同的价值理念与思想传播进来,导致价值取向多元化,原本一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再被学生所接受等,这都加大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学校应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如,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帮助学生净化网络环境等,以降低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探析[J].教育观察,2015,(10).

[2]张新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7).

[3]陈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创新[J].科技风,2016,(09).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政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