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科生学业规划指导的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8-07-24王曼玲夏淑倩杨宏程金萍魏树红
王曼玲 夏淑倩 杨宏 程金萍 魏树红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要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从指导本科生做好学业规划角度出发,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与改进,对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用好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业规划指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024-02
一、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特点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服务师生的一线人员,是教学主管部门及其所在院系进行教学管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信息反馈者,对维系教学活动正常运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围绕着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秩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学院发展建设等事宜开展,例如管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学生培养方案、学生的学籍情况、排课及考务管理、教材订购、出国联合培养、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
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协调上下级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事宜,工作千头万绪,总体来看比较细琐繁杂,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大的执行力和灵活的处事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一般而言,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着非常严格的计划性,大部分是对学校的教学计划、教育相关政策、教学活动等的传达、执行、协调及反馈。而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也将对这些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培养机制的实施结果。
二、本科生学业规划的意义
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新奇与憧憬,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新的飞跃。而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需要尽快了解并自我调整。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家长们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悉心的照顾。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大家的目标也都比较一致,只需对固定的几门课程进行反复的学习,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鼓励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认识自我。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保证学生全员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应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3]。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学业上的自由度扩大了,尤其在学分制培养体系中,对于选修课程不再有固定课程的要求,学生需要逐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兴趣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有意识地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指导本科生学业规划,创新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
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细碎繁杂,工作不容易量化,工作业绩不容易体现,导致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热情不高,认为工作只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劳动,作为上下级部门的“传话筒”、“通信员”、“收发员”,墨守成规,只做一些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毫无创新[4]。但其实教学管理工作也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技巧的,并不是做好做坏一个样,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从指导本科生学业规划的角度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进行梳理,让各项政策活起来,把教学环节串起来。教学管理人员建立起宏观规划,充分了解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发展平台,并通过适当的途径向本科生进行宣传,这有利于学校的顶层设计得到很好的落实,也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
在很多高校,直接指导和管理本科生的有两支队伍——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其中辅导员大都是经过招聘选拔的毕业生,工作热情高,通常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课外活动进行指导。而学生的课业安排,通常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本科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是与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互补,实现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创新工作理念,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和举措
1.改变管理工作理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基层管理者,需要具备责任心、执行力、服务意识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在新的歷史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学管理人员要注意改变工作理念,不能简单地延续传统的“管理唯上”的做法,而要意识到现代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保障学生全员化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就是结合其兴趣对学业进行个性化的规划。因此,教学管理人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事业的趋势,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规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好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作用。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必须掌握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掌握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求及各种活动的联系。此外,还要熟悉本单位各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信息。因此,必须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依法依规实施教学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也应该注意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可能学校没有具体细化的政策、规定,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以往案例的处理总结经验,补充完善各项事务的管理办法,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严谨,有理有据。以毕业实践环节为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集中固定的一段时间完成某个课题的研究。例如对于积欠学分较多的学生,不建议其进入毕业实践环节,做延长学习年限处理,督促其将未通过的课程尽快修完,直至课程积欠较少才能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这样的政策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校、学院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给予他们的压力,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等毕业,认真规划四年的课程学习安排,按时完成学业,学生整体培养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
3.关注学业落后学生,开展特殊学业指导。虽然知名高校录取的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佼佼者,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人在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业出现了问题,成为“学困生”,甚至达到了退学的程度。“学困生”的出现都是成绩方面一点一点的小问题积累起来的,在问题苗头出现的时候,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督促与指导,能够尽早地将学生挽救回来,减少学生失学,并降低了家庭和学生的痛苦。
教学管理人员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学籍处理,他们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对课程的内容衔接、难易程度以及专业的毕业要求等较为熟悉,更适合从学业发展的角度对这些学生予以帮扶。因此,教学管理人员要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的提升,结合不同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与辅导员、班导师以及学生家长建立“多维一体”的学籍处理模式,与多部门互相配合,最大限度地挽救“学困生”。每个学期开学初,教学管理人员及时整理出预警学生名单和试读学生名单,辅导员、班导师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针对每一位“学困生”,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一对一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要有所改革与创新。而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各项政策的基层实施者,更需要花心思将管理工作细细研究,全局规划。创新工作理念,从指导本科生学业规划角度进行教学管理方法的改革,是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积极落实,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最佳育人效果的有效措施,更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树永.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幅度设计与工作实施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6,(6):12-12.
[2]赖绍聪.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