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学到夫妻 我们在知青岁月中建立爱情
2018-07-24唐鸿建
唐鸿建
看到昔日的照片,我不禁想起在北大荒那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1969年9月8日上午,开往黑龙江方向的知青专列由北京永定门火车站(今北京南站)徐徐启动,顿时车厢内哭声一片。我性格内向,始终保持沉默,心想,户口已经迁出,这辈子也就扎根边疆了——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在那列火车上,还有我同一学校的同学、今日的结发妻子武素珍,只是我们那时还不相识。到了地方知青首先分配去处,兵团分师、团、营、连四个级别,我很幸运被分在团部,其他同学分哪我不清楚,武素珍去的连队我后来才知道。团部的生活条件稍好一些,由于自身的努力和领导的信任,我当了会计,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1975年7月知青报考大学,我因体检不合格未被录取,其实我是因为紧张血压高了一点。如果血压正常,人生之路就不一样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考虑走与留的问题,客观讲只能顺其自然。在工作接触中我认识了连队采购员杨师傅,他说他们连队的出纳员也是北京知青,和他爱人亲如姐妹,年龄、性格、外貌、工作与我合适——正是这位大哥牵线搭桥成人之美,我认识了武素珍。
第一次見面眼缘很重要,武素珍给我的感觉是美丽大方、聪明贤惠、思维敏捷,我在多次选择后有了追求的目标;而她是第一次交友并一见钟性。一方有情一方有意,同学之情逐渐升温。除了电话联系外,一般每月我都利用星期日到连队看望她并带去有趣的书籍。我不愿此事张扬,所以到连队后就直接去杨师傅家,他的爱人朱姐待人热情,直爽亲切,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心肠的大嫂。等我稍坐片刻,她就让自己6岁的孩子到武素珍的宿舍或办公室通风报信。过了一段时间,连队的人才发现武素珍在和我交往。每次武素珍拿到书后都微笑地对我说:“麻烦你,谢谢!”而我总是一句话“不客气,应当的”。彼此言语虽不多,却充满了激性。我离开连队,她都送到村口,目送我骑出很远。
1977年知青上学、参军、转插、困退、病退,留下的大部分也结婚了。当年9月,我开始办病退事宣,整整8个月后我回到北京。之后在我的协调帮助下,1978年8月武素珍的返城手续也办妥了,她很感动。我们俩在团部拍了张合影,随后一同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1980年2月2日,我们二人登记结婚。岁月无情,人间有爱。上世纪90年代,我俩先后调到区级机关,同是党员干部,同一会计专业,共同学习进行业务交流,茶余饭后一起到公园散步。我要感谢杨哥、朱姐,是他们的帮忙成全了我们的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