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重重阻碍 共推实现“足球梦”

2018-07-24周钰卿三吉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经费校园足球师资

周钰 卿三吉

[摘 要]足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孩子们的“足球梦”迫在眉睫。对于足球发展来说,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意义重大。截至2017年7月,全国已认定了2万余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一批成熟试点县,但部分地区仍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场地不足、经费短缺、家长支持度低等问题。通过对H县在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研究,提出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创新足球游戏、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家校共建等解决建议。

[关键词]校园足球;足球特色学校;师资;场地;经费

《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由此,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运动进课堂应运而生[1],并且已经取得卓越成绩,广受好评。然而受经济、文化氛围、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各省、市甚至同区域之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差距都较大[2]。笔者通过对地处足球不发达地区的H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个立下凌云壮志的“新手”在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与实现孩子们“足球梦”的矛盾依然严峻。

一、“足球梦”的实现阻碍重重

2015年第一次申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H县,首次通过了1所初中,2017年再次成功申报了2所小学,下一步计划再申报2所小学。虽初见成效,但距国家要求相差甚远,道阻且长。

1.师资力量薄弱成最大“拦路虎”。足球运动不同于其他科目,对足球教师的训练能力与竞赛组织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3],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着学生在训练及比赛中的安全问题。调查发現,H县的三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只配有1名专职足球教师。为了促进校园足球工作有效开展,A初中外聘了两位大学足球教师,B小学与C小学分别外聘了一位足协教练。外聘教师方案因费用过高而并非长久之计,而专职体育教师通常足球专业技能不高,科研水平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储备与技能,这些都制约了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

2.足球场地不足“掣肘”开展速度。出于对安全性、专业化等因素的考虑,足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建设标准化足球场。H县学校的操场多为硬化操场,加之建校时间早,规划面积有限,没有多余的场地修建新操场,而建设地下场馆耗资较大、技术要求高,结合当地实际较为困难。A初中有一块7人制标准化足球场,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及常规比赛的需要;B小学和C小学均为硬化操场,没有自主的足球场。B小学距离A初中约500米,与A初中达成了足球场无偿使用协议,可以组织学生在A初中足球场上进行训练及比赛;C小学距离拥有11人制标准化足球场的一所高中800多米,被允许使用其足球场进行足球训练及比赛。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开展速度,一方面,学生在路上的安全问题需要格外注意,教师可能会因此减少训练次数;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学校间课程安排冲突等问题,造成极大不便。

3.经费短缺是阻碍足球发展的“一座大山”。组织足球常规比赛,购买足球队员意外保险,日常训练中的足球器材购置、场地设施维护、足球队服装装备采购等,以及外出比赛时参赛队员、候补队员、教练员、带队领导、医护人员的饮食、住宿、出行,还有外聘教练随队指导等费用,是一笔不容小觑且必不可少的费用。H县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到:“曾有一次A初中外出参加比赛时,由于资金短缺,只派出了教练与足球队员,在管理上造成了很大隐患,虽不赞成,却又无可奈何。”

4.家长支持度低形成一股“逆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并予以支持,否则学校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家长不予配合也是无济于事。笔者在H县3所足球特色学校中随机抽取部分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认为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中,有近7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超过10%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而在被问及是否同意孩子参加足球队时,2所小学有45.3%的家长表示“同意”,A初中仅有13.8%的家长有此意向,其中女学生家长有此意向的竟不到5%。H县没有女子足球队,H县所处市也仅有一支女子足球队。

二、“足球梦”受阻的原因

对以上师资、场地、经费、家长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足球梦”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专业外出培训名额较少。国家对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带动各方都普遍重视起来,使专业外出培训名额逐年增加,然而仍不能满足各校教师的学习需要。各校积极派足球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国家培训,而在面临去英国、德国等足球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时,虽有名额,但由于当地教师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所以很难争取到这样的机会。

二是地方缺乏足球专业人才。有些体育类高校对外来生源有所限制,如某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招收本地学生。H县处于足球不发达地区,在国家对足球项目大力支持的大环境下,即使有本地生源足球专业毕业生,其也不愿回到生源地服务。种种原因,不利于学校引进高水准的足球专业人才。

三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费的供给。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充足的经费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H县过去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特指不可再生资源),而随着资源的短缺,资源的保护被提上日程,这使资源产业受限,加上H县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目前经济低迷,财政收支困难,经费不够充足。

四是安全风险。足球运动对抗性强,难免强烈碰撞、摔倒甚至受伤,即使能够保证安全,但由于足球运动量大,家长也会心疼孩子。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更不愿支持足球运动。如A初中的一次校园足球训练中,一名守门员热身运动没有做到位且注意力不集中,扑球时不慎胳膊外翻,虽然学校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医治,有购买意外保险并进行了赔偿,而且学校也给予了合理补偿,但仍没有获得家长的谅解。家长认为孩子在受伤期间落下的功课,以及受伤是否会对孩子以后的身体情况有所影响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五是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当今教育模式下,升学考试仍占主导地位,家长虽然希望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但面对升学压力又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H县义务教育阶段内是免试就近入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问卷调查中出现小学家长要比初中家长的支持度高一些的现象。目前,H县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仅通过1所初中、2所小学,其中1所小学对口直升的初中学校并不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且H县具有招收足球特长生资格的高中学校特招生降分力度较低。这会导致学生学习足球几年之后,在正要出成绩时戛然而止,只能将足球运动作为业余兴趣爱好。这种阶段之间的衔接不利于缓解学生的升学压力,也不利于学生长期习练足球,所以家长有顾虑也是理所当然的。

六是观点有误。家长中流传着一种说法:长期踢足球会改变学生腿形,变为O型腿。所以很多家长,尤其是女学生的家长更多愿意孩子学习一些如古筝、钢琴等修身养性的艺术项目。事实上,腿部受力不均匀与O型腿关系密切,走路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O型腿。

三、“足球梦”实现的策略

一是因地制宜,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要摸清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专职专业足球教师培养方案,借鉴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与各体育类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签订足球教师定向培养协议,委托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二是创新足球游戏。将足球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分解成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足球游戏,渗透到体育教学内容中[4],让学生在娱乐中健身,在健身中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和技巧。游戏要具有挑战性,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提升学生足球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同时也可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三是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一方面,在线进行足球教师培训,录播优秀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及精彩比赛,尝试采用对口帮扶策略,由成熟试点县带动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直播校园足球比赛,这既能促进宣传、校企联谊、引资入校,又能调动师生习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组织班级现场观看,并在赛后组织相关主题的作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使人人参与其中,并能有所收获。

四是家校共建。学校可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制定学校足球代表队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期间的具体文化课学习计划和要求,完善课程辅导机制,使运动员达到同年级相应水平。《教育部辦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特色学校遴选要统筹城乡、区域和学校类型,按高中、初中和小学1:3:6的基本比例合理匹配,适当向寄宿制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倾斜。因此,可以加大高中特长生招生力度,由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协调推荐优秀足球生毕业后到上一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继续学习。家长委员会监督学校严格把关活动计划的安排、文体设施的检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控制等各个方面,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家长委员会也可以组织部分家长进行观摩,在家长之间普及常识,消除偏见,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雪颖.足球特色校让更多孩子参与[N].中国体育报,2017-06-07.

[2]杨志鹏. 2016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3]李皓. 北京市首批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孟小军.让兴趣点燃校园足球[N].发展导报(太原),2017-01-20.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经费校园足球师资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